纽曼自护理论模式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2021-08-02徐晓曼
徐晓曼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呼吸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 在临床呼吸内科中较为常见,呼吸道感染、环境等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且该病常合并呼吸衰竭(RF),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1]。因疾病发病率、复发率较高,需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预后的目的。相比常规护理模式而言,纽曼自护理论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自护理念,在疾病治疗的不同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2]。本文通过对9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在肺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接收的COPD 合并RF 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47 ~77 岁,平均年龄(65.81±4.32)岁;肺功能分级:Ⅰ级28例,Ⅱ级11例,Ⅲ级6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6 ~78 岁,平均年龄(65.93±4.25)岁;肺功能分级:Ⅰ级26例,Ⅱ级12例,Ⅲ级7例。两组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出现呼吸衰竭;③意识清晰,无精神疾病。
排除标准:①存在器官衰竭;②临床资料缺失;③合并哮喘、过敏性鼻炎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对其进行饮食、环境等方面的护理。
观察组应用纽曼自护理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操作如下:①组建纽曼自护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资深护士为小组成员,对小组成员定期进行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培训,在患者入院后对病情与背景进行结合,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②完全补偿护理。患者因呼吸衰竭,正常呼吸受到影响,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氧气支持,对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叮嘱患者必要时可卧床静养,抬高床头,增加巡视次数,以防发生意外。夜间护理时应放慢脚步,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对患者睡眠质量造成不利影响。③部分补偿护理。随着病情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这一阶段护理人员可在保障患者呼吸畅通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训练强度,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增加训练量。④支持—教育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将出院前,为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疾病指导,通过知识宣讲与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与自护方法的了解,树立正确生活理念,使其认识到康复锻炼与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肺功能。对两组干预前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进行比较。②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EA)[4]对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采用0 ~4分值进行评分,包括自我概念(0 ~32 分)、自我责任(0 ~24 分)、自护技能(0 ~48 分)、健康知识(0 ~68分)4 个维度,总分为0 ~172 分,分值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PEF、MMEF、FEV1/FVC 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PEF、MMEF、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s )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s )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数 PEF/% MMEF/(L·min-1) FEV1/FVC/%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0.28±0.03 0.47±0.09① 0.19±0.02 0.42±0.08① 52.26±4.17 67.25±5.28①对照组 45 0.27±0.04 0.31±0.05① 0.18±0.03 0.23±0.04① 51.87±4.26 58.64±4.73①t 1.342 10.425 1.861 14.250 0.439 8.148 P 0.183 <0.001 0.066 <0.001 0.662 <0.001
2.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我责任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我责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s )单位:分
表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s )单位: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 自我概念 自护技能 自我责任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35.21±4.26 46.15±7.25① 12.41±2.23 21.33±3.84① 19.34±3.15 28.43±4.13① 11.16±1.83 17.36±3.35①对照组 45 34.95±4.32 40.39±6.13① 12.26±1.97 16.75±3.51① 19.26±3.08 24.34±3.52① 11.21±2.01 13.17±2.74①t 0.287 4.070 0.338 5.906 0.122 5.056 0.123 6.495 P 0.774 <0.001 0.736 <0.001 0.903 <0.001 0.902 <0.001
3 讨 论
COPD 主要由空气污染、粉尘吸入、吸烟等原因所引起的肺部过度膨胀、弹性减退所造成,以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容易导致RF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5]。现阶段对疾病以对症治疗缓解临床症状为主,但因病程与治疗周期较长,为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需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
纽曼自护理论起源于20 世纪,与常规护理模式不同,纽曼自护理论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护理小组的形式在患者疾病治疗不同阶段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康复[6]。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PEF、MMEF、FEV1/FVC 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EF、MMEF、FEV1/FVC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陈利等[7]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应用纽曼自护理论模式进行干预能够促进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在临床应用中可取得较好效果。其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干预方案,在治疗初始阶段进行完全补偿护理,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氧气支持、调节床头高度等改善患者呼吸,在夜间通过专业技能保障患者睡眠质量,以促进疾病康复;在病情好转后进行部分补偿护理,指导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通过腹式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可有效提高肺功能耐受性,改善肺功能指标,促进疾病康复[8]。
COPD 合并RF 患者自护能力与疾病进展存在密切联系,相关研究表明,不良生活习惯与疾病认知严重影响病情进展[9]。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我责任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我责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经纽曼自护理论模式干预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这与程敏10]研究结果相符。其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治疗后期对患者进行支持—教育护理,通过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改正不良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提高疾病治疗信心,对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有效调动,促进肺功能改善,有利于疾病治疗。
综上所述,将纽曼自护理论模式应用于COPD 合并RF 患者护理中,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