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预成冠与树脂填充在小儿乳磨牙根管治疗后的修复效果比较
2021-08-02常旭辉
常旭辉
(南阳市口腔医院 儿童口腔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小儿乳磨牙牙髓根尖周病为临床常见牙科疾病,临床常在根管治疗后采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填充修复,但针对牙体缺损面积较大者,上述两种修复方式均难以恢复乳磨牙正常邻接关系及正常牙冠外形,且难以恢复正常咀嚼能力[1-2]。此外,上述两种修复材料固位效果不佳,极易发生填充物脱落,影响治疗效果[3]。相关研究表明,金属预成冠有助于维持牙冠外形,避免填充物反复脱落[4]。基于此,本研究将金属预成冠应用于小儿乳磨牙根管治疗患儿,获得良好修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南阳市口腔医院接受树脂填充修复的42例小儿乳磨牙根管治疗患儿研究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收集同期于本院接受金属预成冠修复的43例小儿乳磨牙根管治疗患儿研究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5 ~10 岁,平均年龄(6.19±1.06) 岁;体重18 ~34 kg,平均体重(26.16±3.78) kg。观察组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4 ~9 岁,平均年龄(6.12±1.02)岁;体重18 ~33 kg,平均体重(25.52±3.81) 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X 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患牙已穿髓或深龋近髓,髓室底部完整,根分叉区无病变;②全身状况良好,可配合治疗;③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牙龈萎缩;②合并牙周组织病变;③患牙存在明显松动。
1.2 方法
所有入选者在牙体修复前均接受根管治疗及牙周洁治,无不适感及自发性疼痛,瘘管完全消失,叩击无疼痛感,针对患牙上方存在牙龈息肉覆盖者,先行息肉切除。
对照组进行树脂填充修复。根管治疗完成后,采用树脂直接于口内分层填充,并对各层进行光照固化,调合抛光。
观察组进行金属预成冠修复。牙体预备完成后,均匀磨除1 mm 合面及近远中邻面,使所有线角圆钝。取合适规格预成冠,对冠边缘进行修剪磨光,试戴合适后,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并对颈缘多余材料进行清除。
1.3 评价指标
修复六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正常:经处理后,获得满意颈缘封闭效果,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不良:经处理后,颈缘封闭效果一般,预成冠咬合面出现明显磨耗;失败:经处理后,未获得预期颈缘封闭效果,预成冠脱落或穿孔。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两组牙周组织指标,包括局部龈沟液(GCF)、碱性磷酸酶(ALP)。
通过沉重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咀嚼功能。取2 g 花生指导患者两边各咀嚼20 次,而后收集所有咀嚼物,采用200 目的筛子过滤,称取过滤残渣的重量,并计算咀嚼前后花生重量变化比例。咀嚼功能= 咀嚼后过滤残渣重量/ 咀嚼前花生重量×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修复6 个月后,观察组修复正常率(95.35%) 较对照组(73.81%)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牙周组织指标比较
治疗4 周后,观察组GCF、ALP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GCF、AL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牙周组织指标比较(± s )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牙周组织指标比较(± s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 <0.05。
组别 GCF/mg ALP/μIU治疗前观察组(n=43) 3.29±0.57 419.52±22.87对照组(n=42) 3.31±0.52 422.63±21.89 t 0.169 0.640 P 0.866 0.524治疗4 周后观察组(n=43) 3.35±0.62 431.42±24.15对照组(n=42) 3.98±0.69① 513.26±28.76①t 4.430 14.221 P<0.001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咀嚼功能比较
治疗1年后,两组咀嚼功能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咀嚼功能比较(± s )单位:%
表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咀嚼功能比较(± s )单位:%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年后 t P观察组(n=43) 68.12±7.85 92.13±6.14 15.798 <0.001对照组(n=42) 67.93±7.96 84.21±8.63 8.987 <0.001 t 0.111 4.884 P 0.912 <0.001
3 讨 论
树脂填充在小儿乳磨牙根管治疗后修复中应用较为广泛,该修复方式对隔湿要求相对较高,由于乳磨牙萌出高度不足,而远中牙冠高度较低,且儿童唾液分泌旺盛,极易渗出龈沟液,难以进行有效隔湿,填充体周围易出现微渗漏情况[5]。由于年轻乳磨牙残冠剩余牙体较少,单纯填充难以对残余牙体形成有效保护,一旦受到较大咬合力,则易出现崩裂现象,致使填充物脱落。此外,针对牙体缺损面积较大者,树脂填充修复需分层固化,时间较长,患儿配合度较低,难以恢复理想咬合面高度及形态,邻面抛光时,树脂与邻牙间易出现较大间隙,难以恢复理想邻接关系[6]。
近年来,金属预成冠被逐渐应用于乳磨牙治疗中,该修复方式简单易操作,且可恢复良好咬合功能。陈宇等[7]研究结果指出,金属预成冠在牙体缺损严重的乳磨牙修复中应用效果优于树脂填充修复,利于恢复患者咬合功能。本研究将金属预成冠应用于小儿乳磨牙根管治疗修复中,结果显示,观察组修复正常率(95.35%) 较对照组(73.81%) 高,且GCF、ALP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金属预成冠修复方式效果更佳,对牙周组织影响更小。其原因在于,金属预成冠的抗力原理及固位与普通全冠相似,边缘收窄,卡抱力较紧,邻接关系更为紧密,与牙体边缘几乎没有缝隙[8]。与树脂填充修复不同,金属预成冠修复对咬合准确性要求不高,无需进行调合,有助于减轻牙周组织损伤,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治疗依从性。在替牙列阶段,颞颌关节正处于发育期,对咬合高度改变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一到两周即可缓解咬合高度改变带来的不适。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年后,观察组咀嚼功能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在于,树脂修复主要依靠粘接固位,当咬合力不均时,侧向力则可能导致修复体脱位或折裂,因此需进行适度调合。而金属预成冠具有良好弹性,且固位力较强,有助于恢复咀嚼 功能[9-10]。
综上所述,与树脂填充相比,小儿乳磨牙根管治疗后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效果更佳,对牙周组织影响更小,利于恢复咀嚼功能,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