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效果分析

2021-08-02李海峰

医药与保健 2021年8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脑梗死

李海峰

(安阳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急性脑梗死(ACI) 是脑组织由于多种因素引发供血障碍,从而引起部分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的病变,临床上对应的表现是神经功能有所缺失[1]。ACI 刚发病时并没有显著的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耳鸣、眩晕、饮食困难、头痛、半身不遂和口齿不清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的脑内血栓,促使血管再次通顺,缩小患者的脑梗塞面积,抢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可以较好改善患者的预后[2]。本文主要探讨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安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7 ~77 岁,平均年龄(64.2±3.1)岁。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6 ~79 岁,平均年龄(63.4±1.6)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且没有颅内出血症状;②发病时间<5 小时,且初次发病;③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④身体其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

排除标准:①有免疫系统疾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且没有家属和监护人;③有血液系统疾病;④有精神病史;⑤身体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⑥入院2 周内应用过抗凝药物;⑦妊娠期妇女。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90351) 和20% 的甘露醇( 台山市新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299) 进行常规治疗,阻止血小板凝结,改善脑循环,平衡患者的水电解质。同时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降低颅内压,血糖和血脂。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95) 治疗。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2 次/d,每次100 IU/KG,连续用药1 周。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的尿激酶(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225)溶栓治疗。在250 mL 的生理盐水中充分融入150 万U 的尿激酶,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在30 min 内滴注完成,1 次/d,连续用药1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DS) 情况评分。观察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 情况,其内容包含8 个方面,即最佳反应、步行能力、水平凝视功能、手肌力、面瘫、下肢肌力、言语以及上肢肌力,分值0 ~50分,经功能缺损越轻。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 主要是通过量表检测患者的NDS 情况,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低,治愈效果越好。治愈:NDS 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分数≥90%,代表患者治愈情况较好,没有视觉、语言、感觉等障碍。显效:NDS 评分较治疗前下降47% ~89%,障碍显著缓解。有效:NDS 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9% ~46%,障碍有所缓解。无效:NDS 评分较治疗前下降≤18%,障碍没有改善。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总数×100%。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化情况。通过BR检测仪对血液流变化进行检测,其中包含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WBLV),全血高切黏度(WBHSV)。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D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 义(P>0.05); 治 疗 后2 d、5 d、10 d、20 d,研究组N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DS 评分对比(± s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DS 评分对比(± s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 d 治疗后5 d 治疗后10 d 治疗后20 d对照组 34 27.6±4.5 24.1±3.7 19.7±4.5 15.4±3.2 12.2±2.0研究组 34 26.4±3.9 18.6±3.2 11.4±2.5 8.9±1.7 6.1±1.3 t 4.213 14.311 15.267 14.632 16.287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PV、WBLV、WBHS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V、WBLV、WBHSV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化情况对比(± s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化情况对比(± s )

组别 例数 PV WBLV WBHS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4 3.5±0.8 1.7±0.2 13.4±1.1 9.8±0.6 6.9±1.3 5.4±0.4研究组 34 3.6±0.9 1.4±0.1 14.1±1.2 8.2±0.3 6.8±1.4 3.9±0.2 t 4.321 14.332 4.306 15.594 4.295 16.47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通常是由于生理或者病理发生病变,导致动脉出现炎症及粥样硬化的病症[3]。动脉的粥样硬化是由于血管内膜有所损伤或者痉挛,以及血小板的凝聚,促使血管变窄或者出现闭塞,从而因血供不足导致患者脑部的神经系统出现损伤[4]。脑梗死患者在早期发病的时候,症状不显著,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患者会出现耳鸣、头痛、眩晕、饮食困难、口齿不清及半身不遂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5]。急性脑梗死的致死率及发病率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进步,ACI 抢救成功率逐步增高。目前,临床通过药物溶栓的方式达到治疗ACI 的效果[6]。药物溶栓通过改变患者血管的狭窄及闭塞情况,减少脑组织的坏死,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梗死面积,增加缺血处的供血量[7]。有研究显示,对于急性的脑梗死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因为药物溶栓的治疗效果最佳的阶段就是3 ~6 h 内[8]。

尿激酶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是药物溶栓的重要方法[9]。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患者血液内的纤溶酶原,把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达到加快血液流动的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尿激酶治疗ACI,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NDS 情况,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化情况,见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理想,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化。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脑梗死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