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7-30冯庆丰
冯庆丰
(广州新市医院妇产科 广东 广州 510410)
人工流产是指在在妊娠3 个月内通过药物或人工终止妊娠的一种手段,常作为意外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但是由于进行人工流产会对孕妇的机体造成一定损伤,容易导致其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而在这些并发症中人工流产不全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类病症[1]。人工流产不全通常是指进行负压吸引术后仍有妊娠反应,宫腔内仍有组织物残留。这通常是因为子宫有过度前倾或后屈、子宫畸形等不良现象,而这类现象极易导致组织物残留。人工流产不全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术后2 周内依旧有出血现象,并且有时候出血量较大。就当前现状而言,现阶段治疗人工流产不全常常会用到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采用清官术治疗能让患者尽快摆脱人工流产不全的困扰。但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反复刮宫手术会给患者心理和生理都带来较大的伤害,因为在进行手术后,容易出现子宫出血、感染、宫颈粘连等不良现象,导致患者出现月经量过少、闭经、慢性盆腔炎等并发症。另外术后还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感,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收到一定损伤,由于需要采用其他方案抑制并发症,并且治疗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会带来影响,长期的治疗还会提高患者的患病成本,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2]。因此,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切实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就成为了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难题。若采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所起到的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因此,本次研究将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患有人工流产不全疾病的患者展开治疗,通过术后观察,分析其有效性,现将结果予以公布,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单数)和对照组(双数),每组50 例。研究组年龄24 ~38 岁,平均年龄(29.3±2.2)岁,平均妊娠周期为(3.25±1.3)周,平均体重为(53.6±4.8)kg。未婚患者18 例,已产患者12 例,未产患者20 例。观察组年龄25 ~41 岁,平均年龄(28.3±3.1)岁,平均妊娠周期为(4.12±2.2)周,平均体重为(55.3±3.5)kg。未婚患者22 例,已产患者18 例,未产患者10 例。纳入标准:(1)均已确诊为人工流产不全。(2)两组人员均签写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患者。(2)患有其他妇科疾病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药种类及用药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除此之外不再采用其他治疗措施进行辅助治疗。研究组除去上述常规治疗方案,还在此基础上实施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具体措施为:口服甲羟孕酮,每次4 mg,2次/d,以及口服戊酸雌二醇,每次2 mg, 2 次/d,待患者接受治疗2 周后,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子宫出血的次数,并统计平均治愈时间。
1.3 观察指标
经过2 周治疗后,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子宫出血的次数和治愈时间,且出血次数越少,治愈时间越短,疗效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2 周内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出血的次数、治愈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子宫出血的次数、治愈时间比较(± s)
组名 例数 2 周内出血次数/次 治愈时间/d研究组 50 3.51±2.31 8.31±3.25对照组 50 5.62±4.12 12.44±4.13 t 3.1587 5.5568 P 0.0021 <0.001
3.讨论
本次研究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的治疗方案对人工流产不全患者实施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理想。由于使用了大量雌激素,它能起到修复子宫内膜的作用,因此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起到抑制子宫出血的目的[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它还能将残留在子宫的胎盘或其他残留组织进行清理促进残留物与子宫壁的分离作用,对患者的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雌激素可以使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显著增强,使机化的胎盘残留组织进一步软化,并且可以使子宫口完全松弛,使胎盘的残留组织排出体外更为顺利[4]。孕激素可以对增生修复的子宫内膜进行分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停药以后,由于雌一孕激素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减少,子宫内膜可以完全脱落,在脱落过程中可以将存在于宫腔内的少量胎盘残留组织一起带出患者体外,起到药物刮宫的治疗效果[5]。因此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并且患者也不用再面对清宫术等手术副作用。
本次实验用到的两种激素药物为甲羟孕酮以及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为作用一种效力较强的孕激素,其本身不具备无雌激素活性。因此,常常作为受精卵植入的备用药物。一般会采用口服或注射的方法,使其进入人体内,使人体在体内产生适量内源性雌激素,并且在此基础上吗,它还能将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的子宫内膜,切实提升受孕的可能性。在通常情况下其孕激素活性于皮下注射时为黄体酮的20 ~30 倍,口服时为炔孕酮的10 ~15 倍[6]。主要作用为促进子宫内膜增殖分泌,完成受孕准备,保护胎儿安全生长,当然对患者人工流产不足的症状也能起到缓解作用,最为明显的就是子宫出血的概率大幅度降低。同时还有改变月经周期、增强宫颈黏液稠度和抑制排卵等作用。若采用大剂量的甲羟孕酮,甚至能产生预防和抵抗癌症的作用,也具有显著的增进患者食欲、缓解疼痛。甲羟孕酮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但不对抗雌激素对脂蛋白的良性作用,亦无明显雄激素效应,最接近天然的孕酮。主要能增加宫颈黏液黏稠度,大剂量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而抑制排卵,有长效抗生育作用[7]。戊酸雌二醇则是一种天然雌二醇的戊酸盐,具有雌激素的药理作用,它能促进和调节女性生殖器管和副性征的正常发育,并且还会对卵巢轴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戊酸雌二醇在人体发挥作用的速度非常迅速,并且吸收也较为简单[8]。另外,雌二醇进一步代谢为雌酮,雌三醇和硫酸雌酮,口服戊酸雌二醇后,只有约3%的雌二醇得到生物利用,因此也是一种较为稀缺的激素。该药通常在服用后4 ~9 h 内达到最高血清浓度,约为15 pg/mL。24 h 内血清雌二醇的浓度则会下降至约8 pg/mL。将其与甲羟孕酮联用,对治疗人工流产不全将会产生积极效用[1]。
综上所述,将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应用于人工流产不全的治疗当中,能切实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整个治疗进程的帮助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另外,由于雌—孕激素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容易引起患者的过敏反应,对于患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将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应用到人工流产不全的治疗当中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本次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个观点,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