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言语惩戒的失范表现及改进策略

2021-07-29张先义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惩戒

摘要:教育惩戒是一项必要且理性的教育管理活动,言语惩戒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惩戒方式。但当前教师言语惩戒使用状况欠佳,主要表现为对言语惩戒理解不深、使用轻重不当、惩戒对象泛化。究其原因,与师生关系缺乏平等性、教师缺乏爱与责任和教师难以应对教育变革等有关。以创新师德教育途径、试点积极语言实验和改进言语惩戒流程等途径修炼教师“爱”的艺术、增强教师“说”的能力、提升教师“做”的技巧,积累增进师生有效沟通、科学实施教育惩戒的有效经验。

关键词:教育惩戒;惩戒言语;失范表现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6A-0042-05

近日,《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出台,为科学实施教育惩戒奠定了基础。当前的教育惩戒研究主要聚焦以下问题:一是教育惩戒的必要性研究,主张教育惩戒权很重要也很有必要,认为教育惩戒必不可少[1],建立系统化的教育惩戒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2],它是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风气赋予的[3],通过教育惩戒能获得个人和社会的双赢[4]。二是教育惩戒的逻辑起点研究,认为实施教育惩戒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道德发展规律,需要各方协同配合[5]、需要理性的土壤[6]和遵循因人而异和刚柔并济的原则[7]。三是教育惩戒立法规制研究,认为应建立立法制度,要构建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保障体系[8],视管理规制为破解教育惩戒权困局的有效抓手[9]。四是教育惩戒合理限度研究,认为要兼顾力度和温度[10],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绿色惩戒[11],要把握好度[12][13],需要极其高超的教学专长[14]。五是教育惩戒思想实践研究,从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他国教育惩戒的实践经验出发,分别系统研究了孔子、洛克以及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惩戒思想和教育惩戒体系[15],但对惩戒言语的深入研究较为鲜见。从师德教育、美育课程、积极语言等实践角度,深构惩戒语言的有效对策,对于科学有效实施教育惩戒,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师言语惩戒的失范表现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它是个体进行的活动,即个体借助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来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理解语言和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过程”[16]。在社会活动中,言语必须遵从语言的规范。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中,还存在对言语惩戒理解不深、使用轻重不当和惩戒对象泛化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教育惩戒的效果,甚至会给学生身心造成严重影响。

(一)言语惩戒使用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佳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指出:“100%沟通=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这个公式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除了使用有声的口头语言、无声的书面语言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体态、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进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惩戒教育效果。但是,在言语惩戒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简单易行的口头言语,而容易忽略或者极少使用肢体语言。即便有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实施言语惩戒,也会因其缺乏对肢体语言的精准理解和把控,出现忽视、倦怠甚至冷漠等非言语惩戒的元素,错失了教育契机,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二)言语惩戒使用轻重不当,教育尺度失衡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指出,中小学的实质是孩子进入社会之前的社会,目的是让他们“先活一遍”,让这些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们安全地犯错误。但多数教师希望学生做到遵规守纪、张弛有度、听话乖巧、成绩优异等,一旦犯了错误,便从言语入手进行批评教育。不少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情境的客观分析能力,导致教育过程中出现惩戒语言言过其实的现象。犀利的惩戒语言、激烈的惩戒语调和严厉的惩戒眼神,不仅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而且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言语惩戒对象泛化,教育目标失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教育策略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使其感受痛苦与愉悦、正确与错误、光荣与耻辱等体验,从而实现价值澄清和行为矫正的目的。言语惩戒要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出发,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师教学经验予以使用或调整。但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实施言语惩戒,导致惩戒效果泛化,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惩戒言语失范的原因分析

言语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多变性与个体差异性。不仅个体有其独特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体因场合不同,其言语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惩戒言语的缺失和失当都会失去惩戒教育的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一)师生关系缺乏平等性

师生关系不平等是言语惩戒失范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在研究学生方面有所欠缺。研究学生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会研究学生,给予学生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要会理解学生,从学生的性格禀赋和能力差异性出发,耐心引导,精准施策;要会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自主选择,还给孩子主动权。二是教师在理解学生方面有所欠缺。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教师因缺乏对学生的真正理解,无法深刻掌握学生个性特点、行为方式、思维方法、兴趣爱好等,也难以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思维碰撞和观点争鸣。三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方面有所欠缺。有些教师会产生一种敌对冲突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师凭借刚性强硬、权威“霸道”的语言,使学生变得软弱怯懦、惟命是从,师生关系被异化为一种非对称性的服从与被服从、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师生间缺失了互动成长、平等对话,真正的教育难以发生。

(二)教师缺乏爱与责任

爱和责任是师德的核心与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职业认同感,也缺乏职业成就感。一是缺少职业认同。笔者曾对2020年新入职的298位新教师开展过职业认同调查,對“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职业的话,你还会选择教师吗?”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高达78.24%的教师回答“不会”,12.17%的选择“可能会”,由此可见,有不少教师仅把教师当作谋生手段或者重新选择工作的跳板。同时,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职业信念不坚定,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日益盛行,教师更加关注自我价值实现,忽略学生的发展需求,缺乏教育耐心。二是人格与性格缺陷。正如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所言:“一个真正的教师,不仅是要造就成的,而且还要是天生成的。”如果教师患有人格或性格缺陷,就会表现出脾气暴躁、情感冷漠、敏感多疑、嫉妒偏执,面对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问题学生”就会因缺乏耐心而草率处理,乃至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三是缺乏爱的体验。爱是一门艺术,是需要个体努力积极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才能获得的。教师“没有真诚的谦恭、勇气、忠诚、自制,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个人的爱”[17],难以获得爱的体验,更难以去爱他人。

(三)教师难以应对教育变革

当前,教育正处在全球一体和价值多元的时代,也是“充满了变幻莫测、颠覆性丛生的‘乌卡时代(VUCA),即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18]。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教育情境时,教师无所适从,感到恐慌,进而怀疑自我的教学技能,回避瞬息万变的变革挑战,难以主动探寻言语惩戒的有效路径。其原因为:一是缺乏言语惩戒的技能。教师常因循传统经验,难以应对复杂的教育情境,面对具体教育情境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手足无措,因而表现出惩戒教育的无助无奈、困惑困苦。二是僵化教条。教师在实施言语惩戒时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具体的教育时机出发,娴熟地把握刚性的制度约束与柔性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认识错误、理解错误和改正错误。但有的教师只会教条式地执行惩戒文件,照抄照搬已有的言语惩戒经验,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方法引导和心理疏导。三是自我满足。有部分教师自我感觉良好,在言语惩戒中取得点滴成绩和进步后就孤芳自赏、自命不凡。还有教师因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既无暇学习教育新理念、新技术,又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看不到自己短板。长此以往,终将陷入尴尬境地。

三、教师言语惩戒的改进策略

面对教师教育惩戒言语中的种种失范表现,我们亟须寻求有效的改进策略。笔者仅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介绍该区域的教育惩戒言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经验,为增进师生有效沟通,科学实施教育惩戒提供借鉴。

(一)创新师德教育途径,修炼教师“爱”的艺术

爱是一种责任和理解,也是一种情怀和品德。教师只有拥有爱的能力,才会在教育过程中保持理性平和,实现心灵对话,科学合理使用言语惩戒。无锡市教育局以创新师德教育为目标,以修炼教师“爱”的实践为抓手,创新教育课程、丰富教育形式和增强教育实践,让教师拥有爱的能力。一是开展“向冠而领”爱心从教活动。围绕“师道、师能、师问、师行”等内容,以“学、思、悟、践”为形式,引导教师从自我规范走向专心致志,真正让教师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二是举办“我为良师”爱心乐教活动。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组织教师研究“理想、道德、学识、仁爱”等核心要义,并在自我探索和主题教育中引导教师善学乐教,启智润心。三是发挥“最美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张桂梅、叶连平、支月英、张丽莉等师德典型事迹,通过演讲、论坛、看视频和短剧等途径,修炼教师爱的艺术,发展教师爱的能力。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全市已涌现出36个省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81个省市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一批教师荣获“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的称号。

(二)试点积极语言实验,增强教师“说”的能力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所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适切的言语惩戒不仅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还能通过师生对话“促进人的精神健康成长,使人更积极、更健康、更幸福”[19]。因此,教师要掌握积极语言策略,正确使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提高教育言语惩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例如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已开展了五多年的积极语言实验,探索出教师积极语言操作策略:一是设计语言。向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征集“学生最喜欢的积极语言”,通过网络投票评选确定“你真的很出色!”“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到的!”“成才不怕起点低!”“别急,再想一想,你会答得很好!”等20条积极语言,将其张贴在教室内,营造师生使用积极语言的良好氛围。二是期望语言(意指教师使用良好的期待和预想的语言)。引导教师说任何话之前,在内心树立一个明确的期望,期望自己具有或可以达到某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目标,并能真正理解自己的需求,从而学会做到通过表情、动作、肢体语言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三是行动语言(意指教师在实践中使用“想做并做起来”的语言)。教师从激发学生做事动机入手,促进学生通过表达兴趣(如“我很喜欢做某事”)和表达信念的言语(如“我会想出办法的”),引发新行为,增强可持续,真正实现了“共同思考、共同成长、共同幸福”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学校通过积极语言实验锻炼了教师“说”的技能,改变了惩戒教育的视角,渗透了同理心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改进言语惩戒流程,提升教师“做”的技巧

教育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益化。在实施言语惩戒时,再造言语惩戒的流程有利于提升言语惩戒的艺术,提升言语惩戒的效果。无锡市江南中学以“尊重学生发展”为主题,研制出台了校园言语惩戒的实施细则。一是营造言语惩戒的良好氛围。学校在组织全校师生、家长认真学习领悟教育惩戒文件的基础上,邀请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参与制定言语惩戒实施细则,明确言语惩戒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并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宣传、解读实施细则,力求人人知晓、精准施策、科学见效。二是稳定教师言语惩戒时的情绪。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除了从变革评价方式,减轻教师过重负担,营造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等举措,还应引导教师在实施言语惩戒时要保持语气平和、言辞恳切、态度真诚,力避责备埋怨、挖苦讽刺、拷问恐吓等言辞与语调,让学生在倾听和倾诉中学会面对问题、反思悔过、改正错误,使教育惩戒效果良好且持久。三是创新教师言语惩戒的方式方法。如学校对违规在新铺草坪上踢球的学生自主选择惩戒方式,即从“担当式惩戒——反思检讨个人行为,向全班学生宣读检讨书或倡议书;体验式惩戒——以‘生命的呼唤为主题,用故事、绘画等表达小草难以承受之重的故事;内省式惩戒——搜寻绿茵场上的足球明星的成长故事,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在班级内诵读”中选择一种方式接受惩戒。自主选择惩戒方式既能尊重学生个性,又能发展学生特长,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教育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鹏炜.学校教育惩戒的制度构建[J].中小学管理,2016(8):19.

[2]余雅风.论教育惩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人民教育,2019(23):18.

[3]吴宾.教育惩戒权一直就在教师的手中[J].人民教育,2019(18):45.

[4]吕伟.论教育惩戒的道德困境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5(5):62.

[5]李汉学,刘宇佳.中小学教育惩戒及其有效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9(21):66.

[6]杨启锋.理想的教育惩戒要有三重境界[J].教学与管理,2020(23):9.

[7]王振宇,谷亚.教育惩戒的意蕴、价值及实施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9(31):25.

[8]刘雨.为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构建保障体系[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99.

[9]周勇.管理规制是破解教育惩戒权困局的有效抓手[J].中国教育学刊,2020(1):39.

[10]谭志鸿.教育惩戒,要兼顾力度和温度[J].人民教育,2020(Z1):12.

[11]何金明,高新梅.“绿色惩戒”:让教育惩戒“有理有据”[J].中小学管理,2017(6):50.

[12]宋兵.教育惩戒之我见[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0):100.

[13]李爱爱,张海鸿.教育惩戒的“度”[J].人民教育,2012(5):63.

[14]赵萍.“教师教育惩戒权”应以教学专长为本[J].人民教育,2019(Z3):29.

[15]谭洁,王飞.英国学校教育惩戒体系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20(20):73.

[16]叶弈乾,何存遒,梁宁建,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256.

[17]刘福堂,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1):1.

[18]王彦明.走出“乌卡时代”的“林中路”[J].江苏教育,2020(58):35-36.

[19]张先义,施帮达.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名著阅读——以《西游记》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9):60.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教育惩戒
运用惩戒方法,转化问题学生
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教育惩戒
“教育惩戒”不能永远是“空白页”
浅谈教育惩戒权及教师素质
学校教育惩戒的法理分析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关怀是教育惩戒者必备的伦理品质
关于教育惩戒的几点思考
论司法伦理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