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文化回归视域下的学校劳动课程建设

2021-07-29帅宁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6期

摘要:学校文化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对当下劳动教育弱化现象的一种深入探索与积极应答。学校劳动教育绝不是孤立与外生的,而是融入学校文化的,是基于学校全面发展的育人文化、唤醒学生内生自觉的教育实践。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大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正是体现了学校大生文化的追求,在多个角度、不同类型的课程实践中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劳动文化;大生文化;劳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6A-0009-05

劳动是人类脱离蒙昧并获得延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就个体而言,劳动与生存、生活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做出了一系列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目的是要全社会形成共识,让劳动教育回归到应有的地位。

一、学校劳动教育弱化的背后是文化缺失

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是因为劳动教育边缘化甚至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实中,学生体力劳动实践的缺失导致他们劳动意识淡薄、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出现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是缺乏对中华民族勤劳美德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文化缺失体现在:

一是漠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许多家长内心深处受功利主义驱使,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文化课程,不愿意让劳动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同时,社会中的不良价值取向也影响劳动教育,削弱学校劳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

二是忽视营造劳动教育的家庭氛围。目前,在校学生的父母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独享宠爱,缺乏劳动的意识和经验,觉得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带小孩、做家务是理所应当的,没有觉察到自己也应该承担家务劳动。这样不利于在家庭中营造劳动氛围,学生父母起到了反向的示范作用。

三是劳动教育实践简单乏味。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打扫卫生、做菜、参加社区公益等体力劳动上。劳动教育的方法单一,路径窄化,枯燥乏味。更有甚者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异化了孩子们对劳动的认识。

四是劳动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劳动教育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逐渐式微。有的地方要求每两周开设一课时,真实的状况是课时无法保证。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劳动教育纸面化、表面化。

劳动文化的缺失使得学校劳动教育失去方向,脱离了劳动教育赖以生发的土壤,削弱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影响了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学校劳动文化复兴与价值彰显

“所谓劳动文化,是文化的劳动化或向劳动的回归,是劳动的‘文化化或向文化的提升,是一种提升劳动的价值和地位、劳动者的尊严和权利的文化,是一种弘扬劳动者的经济政治主体、精神文化主体和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文化。一句话,是一种属于劳动者(劳有)、依靠劳动者(劳治)、为了劳动者(劳享)的文化。”[1]学校劳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勤劳美德,弘扬劳动精神,以实践为主要特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学校劳动文化只有扎根于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的背景脉络中,从学校文化的主干上生长出来枝叶,才能成为学校内生的教育力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周易·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大德曰生,生生劳作不息,传承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以“大生”作为缔造近代中国第一城的思想原点与行动指南,作为“父教育,母实业”伟大实践的根本宗旨、强大动力和高远境界。这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实业家对劳动意义的体认和对劳动价值的推崇,也是他艰辛创业的不竭动力。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通高师附小”)是依托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而设立的附属小学。学校以张謇先生的“大生”思想为劳动文化建设的核心,挖掘、梳理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其实业教育思想,结合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推动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富有蓬勃生命力的大生劳动文化的建设。大生劳动文化是“大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主旨,传承中华民族勤劳美德,弘扬张謇的创业劳动精神,实践张謇的劳动教育思想,根植地域劳动教育资源,融入学生生活的劳动教育文化。

一是全面发展的劳动文化核心。张謇先生说:“负责任,知实践,务合群,练能力,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业之竞争也。农工商业之竞争,学问之竞争,实践责任合群能力之竞争也。”[2]157张謇看到世界的竞争是以劳动为特征的农工商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是人全面发展的能力的竞争。而今,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的育人方向,也决定了学校全面发展的文化核心。此外,学校劳动教育本身不能仅仅视作劳动技能的培养,更要指向劳动态度、劳动精神的培养,指向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要求,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根植于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建设要把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实到学校日常的教书育人的行动中,要用强有力的学校劳动文化影响家庭文化,辐射社会文化。

二是生活本源的劳动文化路径。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也离不开生活。劳动是生活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也是生活的一种状态,与生活水乳相融。学校劳动文化建设更是与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劳动文化中的技能方法、劳动素养、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等来自于生活的需要,又影响着生活的态度、状态与品质。“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知识”[2]123张謇认为教育是伴随着生活而进行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获得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他还说“整洁教室内之污垢,启闭教室内之门窗,排列食堂之食器,日本学校皆学生为之。中国贫儒或礼法家之子弟,犹执其事。非此列也,以惰为教而已。”[3]他认为劳动教育是在生活的日常细节中进行的,如果忽视生活细节里的劳动教育那是教育的懒惰。

三是内生驱动的劳动文化视角。“诸生知若何而承此幸福乎?相劝以勤学,相规以饬行,相爱以合群,如是则私德修而公德进,如是则能承。”[2]29张謇认为只有在为百姓服务的劳动交往中才能获得崇高的幸福感。学校劳动教育不能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更要关心学生的内心体验,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从感知自身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要求处发力。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享受到劳动的收获,激发他们对劳动的认同与热爱,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是学生现实生活应有的样态,是面向未来生存的需要,也是让生命更好地成长的需要。所以劳动教育又是一种价值教育,是内心体验的幸福和乐此不疲的态度,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是自主自立的劳动文化主张。张謇说:“人言自立,当能自谋生活,而不专赖乎人。”[2]484在他看来这种自立要从劳动实践中培养,“凡能做者,须自己做,切勿习懒”[2]87,他所创办的学校安排学生开展自助式劳动,让学生去食堂从事担水淘米、拣菜洗菜、生火烧饭等劳动。张謇还欣然鼓励说:“余甚望诸生等学彼勤俭之德,并甚愿以后得食诸生等自制之菜焉。”[2]197人的成长本身就是不断摆脱依赖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思想不断获得独立自主的过程。“须是人人成一种有人格人。”[2]90劳动教育是知行合一的躬身修行,是创造人独立存在价值的方式。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不断拓宽对世界的认识,尝试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认识到与世界和谐共生的意义。同时,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也是不断走向深入的,不仅知道劳动与生存的关系,而且认识到劳动是自身获得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重要路径,劳动是最伟大的。在传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被部分机器取代之后,社会正在不断产生新的劳动形式,劳动的功能逐渐转向自我价值的实现。尤其是随着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的快速发展,新的智慧型的劳动方式代替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已经在许多领域出现。只有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实现精神与智慧的自我超越。

五是自然融入的劳动文化样态。学校劳动文化是流淌在校内外的有意蕴的教育氛围,是通过有形的塑造与无形的濡染共同发挥教育作用的。学校通过物态的劳动文化建设给师生以有形的影响。当然,更重要的劳动文化是学校的劳动课程、劳动课堂,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到学生评价的各个环节都充溢着劳动文化的氛围。“学问兼理论与阅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2]111从课堂、学校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领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劳动文化融入学生的生活,自然、妥帖地发挥育人的功能,成为学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基于学校劳动文化的课程建设

学校劳动课程以劳动文化的传承、提炼、发展为目的,汲取学校文化的营养,体现国家意志和地域特色,彰显学校劳动教育的文化追求,成为学校内生的教育自觉。

通高师附小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出发,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将劳动教育列入课程实施方案,推动文化育人的具象化构建。从课程的内容上来看,包括这样四个方面:一是基于张謇“大生”劳动教育主张的劳动探究课程;二是基于张謇实业救国人格魅力的劳模精神课程;三是基于张謇大生劳动项目的特色劳动课程;四是基于张謇慈善情怀的公益劳动课程。学校让劳动教育回归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内在需要,促进自主自立,优化学习方式,搭建保障系统,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了意义诠释和整体架构(如图1)。

着眼于儿童素养的全面发展,依据学校文化特色优势,通高师附小基于学校的地域环境特点建设了自理类课程、帮手类课程、创意类课程和公益类课程四类课程群。

(一)自理类劳动课程

自理类劳动,是在大人的带领下,学生学习基本的生存能力的劳动。学校通过新生家长会明晰课程目标、实施要求以及家校配合的任务。课程内容从整理书包、整理书房、穿衣、叠被、系鞋带等生活小事开始。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指导与课外实践两个方面,方法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同时,建立“每日自理十项劳动”的学生自我评价以及表彰“自理小能手”的他评体系。小事情大教育,自理类劳动教育课程在学生生活中发生,学生深深体会到劳动改善了自己的生活,领悟到“物品摆放有序则使用方便”“使用后的物品要放回原处”等生活常识,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不妨碍别人”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与自身的密切关系,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主体价值,享受人格独立、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二)帮手类劳动课程

帮手类劳动课程,是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在以协助他人为主要方式的劳动过程中学习、体验劳动幸福与价值的劳动教育课程。帮手类劳动课程开发学校、班级的资源,让学生做教育教学的小助理;在社会生活中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让学生担任实业的小助工。家庭是帮手类劳动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基地,有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家长不仅要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导师,还要成为监督员。学生劳动的本领与体验多是在帮手类劳动中获得的。学校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家庭指导,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转变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营造家庭劳动教育的文化氛围。学校明确家庭帮手类劳动课程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系统建构帮手类课程的内容。如“家务助手”課程要求低年级学生协助摆餐具、中年级学生协助拣菜、高年级学生协助做饭;根据年龄特点逐步学会使用家庭电器设备等。学校注重提高家长实施课程育人的能力,增强家长榜样示范、身教育人的意识,以自己的劳动态度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劳动热情感染孩子,使孩子知道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三)创意类劳动课程

创新始于劳动,劳动可以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成就未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变成了真正的创造。每过一周,每过一月,劳动中就会增加某种新的东西。孩子们不断提出新的幻想,向往新的前景。”[4]521学校创意类劳动课程是以学生产生新问题为导向,基于知识积累,运用创造性思维,推动劳动实践的课程。

学校是创意类劳动课程的建设主体,要建设创意劳动教育的精神载体,搭建宣传典型人物和社会劳动模范的媒体平台,开展文化活动,完善创意劳动教育的制度。通过创意类劳动课程的探究活动,学校把其他教育内容联结在实践之中,点燃艺术思维,激发创新思想,传承工匠精神,弘扬奉献美德。通高师附小建设了“能工巧匠”特色创意课程,开设“女工传习”“大生城市”等特色劳动项目,传承张謇的创业、敬业精神。学校为创意类劳动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建设创意厨房、室内创意装饰、新型创意农业等创意类课程教学基地。学校通过招聘与委培的方式配备专兼职劳动课教师,也聘请社区非遗传人、能工巧匠以及家长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等走进校园,担任兼职教师。如“智慧城市”课程中涉及诸如“盒马生鲜”的送货到家需要汇集多少人的劳动、扫地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水电燃气费的自动扣款缴纳、智慧家庭的远程预约操作等内容,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善于批判、富于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四)公益类劳动课程

公益类劳动是指服务公共利益事业、无需回报的劳动,此类劳动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类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公益的良好思想品德为旨归,以推动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为路径,鼓励个体或团队以劳动的方式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其范畴包括校园服务性公益劳动和校外服务性公益劳动。

校园服务性公益劳动课程建设可为学生设立各种各样校级公益劳动岗位,比如“爱心服务”课程包括红领巾礼仪岗、文明就餐岗、图书管理岗、食堂分餐岗等。班级也同样可以设立多种多样的公益劳动岗位,如作业收发岗、桌椅整理岗、墙报宣传岗等,尽可能释放更多的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加入公益劳动的行列。教师要精心设计这些劳动体验课程,让学生在劳动中记录、交流、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收获。如在“大生果园”收获节期间,学生通过合作完成采果、清理、销售、理财等工作,收入存入“慈善基金”,用于帮助校内外困难的学生或是资助西部结对学校的学生。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充分感受到“让别人因我的劳动而幸福”,感悟到劳动创造一切、财富源于劳动的价值观,养成“劳动从我开始”的自觉。

校外服务性公益劳动课程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劳动的场地,激发了其劳动兴趣和热情,更让他们亲身体会了劳动者的辛劳和不易,懂得劳动成果的珍贵,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去校园附近的街道、社区进行卫生清洁、植树、帮助残疾人、宣传垃圾分类等公益劳动,让学生感受到用自己的劳动可以创造美丽乡村,体验劳动的社会价值与意义。通高师附小的“寻迹大生”“导游南通”课程组织学生去南通博物馆、大生码头等地学习知识、访问专家,当一天小导游,在游客的啧啧称赞中体会公益劳动架构的友谊桥梁和个人劳动的社会价值。

总之,学校劳动教育要重视劳动文化,并推进劳动课程建设,从学生内生的劳动需要出发,聚合多方力量与教育价值,扎根并服务于学生的文化生活,体现学校的育人主张和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江松.劳动文化的复兴和劳动教育的回归[N].中国教育报,2018-11-22(8).

[2]曹丛坡,杨桐.张謇全集:4卷[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3]沈行恬.张謇教育文论选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4.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521.

责任编辑:赵赟

*本文系江蘇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2019年度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大生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03-31

作者简介:帅宁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南通,226010)校长,正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