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德育之手,与科学同行

2021-07-29陈红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有效渗透科学教学初中

陈红辉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基本属性,需要渗透于各个学科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初中科学也不例外。科学教师要深入教材,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科学的人文价值,践行素质教育对科学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 科学教学 德育 有效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58

初中生正处于道德认知模糊的阶段,很容易被一些不良思潮所迷惑,因此,科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初中科学是一门涵盖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为教师实施德育渗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需要教师结合三维目标将科学教学和德育渗透有效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落实德育目标。

一、明确德育目标,做到有效渗透

初中科学在德育目标的设计上既符合科学教学的特点,又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德育的总目标,为德育渗透指明方向。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周恩来总理正是因为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目标,才发奋学习,创立了丰功伟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勤劳的炎黄子孙在科学领域有着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科学教师要从科学的历史长河中采撷德育浪花,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教材七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月球》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是最早想登上月球的国家”,证据为《嫦娥奔月图》,我国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降水的关系》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汉书·五行志》中关于太阳黑子的知识……

此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适时介绍科学家们的爱国事迹,以激发学生的报国之情,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比如在学习《核能》时,介绍我国两院院士钱学森想方设法回国的赤子之心,在其回国后投身到我国科学事业建设中,为我国“两弹”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人的健康与环境》一课时,可以将“钟南山在我国医学领域特别是抗击疫情、防控空疫情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受到感染,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用心、精心挖掘,每一册科学教材中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但这些内容并没有直接显露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深入挖掘其内涵,使爱国的种子在每个初中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2.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属于道德哲学的范畴,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科学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哲学有关。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父。”正是基于这一认知,他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物理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物理学的巨人。他的这一思想理论在初中科学中也有渗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哲学的思维对物理现象、规律进行分析、阐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深刻地理解近代物理知识,从而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在教学浙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现象提出问题,如“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能够使水温升高?”再进行探究,进而得出结论、总结规律,即太阳能热水器的加热原理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学生树立变中有恒、能量守恒、物质不灭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初中科学中的每一个概念、定理、公式的获得都源于实践,是由科学家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归纳总结出来的。在学习中,要遵循科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验证问题,进而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树立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思想。

3.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结构严谨、科学性较强。通过科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升其科学素养。

如在浙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装片》的实验教学中,在实验探究环节,教师为学生演示“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介绍了“擦—滴—取—展—盖—染—吸”等实验详细步骤,并提出每一步骤都要按照要求认真细致完成,否则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如“用镊子架起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边缘,慢慢地放下盖玻片”,切不可是直接将盖玻片压在水滴上,因为这样就会产生气泡,进而影响观察效果。

有了这些实验操作要求和步骤,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严谨性,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否则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从而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针对学生实际,实现有机渗透

初中生喜欢幻想,但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所以在喧嚣浮躁的社会生活中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所侵蚀。若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简单地扔下一句“我们要学习谁谁的精神”这一轻飘飘的话,很难在学生的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内化为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如果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德育知识,则很容易激起他们的排斥心理,同样不利于对德育知识的内化。为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集中渗透。

例如,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还唤醒学生潜在的科学探索意识。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代代相传的生命》一课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生命是什么》这本书,在加深对教材知识理解的同时,还使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变得更为透彻,有效地扩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如科技模型、智能机器人、无线电、发明制作等,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进取、实现自我。

三、以“史”为引,灵活渗透

德育在科学教学中的渗透,仅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会淡化学生的情感和学习体验,使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流于表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科学史,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科学知识,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实现潜移默化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科学《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穿插奥斯特、法拉第、科拉顿研究电和磁现象的科学史,一方面使学生明白探究科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要学会勇敢面对,在事实和理由的反复比较中不断前进。另一方面还为学生研究电磁感性現象提供了理论支撑,使学生运用导体在两磁间的左右水平运动来实施实验探究,从而掌握电生磁的实验原理。

总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教师紧紧把握科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了解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途径、以渗透为形式,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最终使德育渗透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行为,从而落实德育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德莲《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科学教学中》,《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第4期。

[2] 张浩《巧设情境  渗透德育—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德育渗透的实例评析》,《科学教育》2012年第1期。

[3] 黄维《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读写算》2018年第31期。

猜你喜欢

有效渗透科学教学初中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让“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