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传承保护路径

2021-07-29张广玲

参花(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传承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其根本立足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本文试从文化娱乐、经济、延续和创新等方面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从而找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遗 传承 保护 价值 路径

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过去某个时间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而产生的,其蕴含的深层价值理念,不仅在当时的社会有很深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价值。

(一)文化娱乐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活化石,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审美资源。其中的表演艺术、服饰礼仪、传统工艺和口头文学等,代表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价值和文化创造。例如,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杨柳青,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既有宋、元绘画的传统,又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其画面笔法细腻、色彩明显、柔丽多姿,具有獨特的艺术风格。这在现代绘画艺术领域依然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另外,每一个非遗项目都经历了长久的历史积淀,有着一个地方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它们当中有些是生存、生产技艺,有些是人们劳作之余的精神娱乐,有些已经从原来的生产技艺转变为现代的娱乐节目。如河南确山的打铁花,由原来的铁匠开炉生产技艺演变为融信仰、民间舞蹈、音乐等内容为一体的民俗,具有极高的娱乐表演价值。

(二)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有很多非遗项目需要依托市场实现其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有些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经济价值,衍生出新的市场价值。如手工艺作品,随着机器工业化的到来,原生态的手工艺作品有些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手工艺传承的乐趣,使一些手工艺培训制造行业发展起来。还有像刺绣类项目,原来作为服饰配饰存在,而现在已经成为地域符号,具有了很高的收藏价值,产生了经济效益。

非遗项目还存在很多潜在的经济价值。一些带有地方性标志的非遗项目,可以利用文化资源亮点,挖掘旅游观赏价值,开发旅游服务业。还有一些非遗项目开展了相关培训,如武术学校,开发了教育市场,获得了经济价值。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是多元化的,它对人们的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鲜活的传统文化内涵,其传承与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代的再利用和再创新。如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凝聚着人们对团圆的期盼,以及对先辈亲人的怀念和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保护与利用,是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延续,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与创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有效路径

(一)依靠政府扶持,加大保护力度

“非遗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传承性,它的传承离不开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创造力、认知力和群体认同力的集中体现……”[1]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全社会问题,政府作为国家管理的职能部门,在非遗保护中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从立法的角度给予非遗工作强有力的保障。但有些地方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随着社会环境变化,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也在面临新的问题,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其次,加大资金支持,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保障工作。有很多非遗项目因缺乏现代市场的竞争力,经济价值不能直接显现而被遗忘和代替,以致消失。还有一些非遗传承人生活清苦,无法专注于非遗的发展和传承。所以政府可通过财政、税收和投资等为非遗传承和保护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拓展渠道,为非遗项目寻求市场,推动非遗项目的发展。

最后,设置非遗特色场馆,加大非遗宣传力度。非遗特色场馆包括博物馆和展示馆等,是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宣传的重要场所。政府应根据非遗项目的性质,将既具有代表性、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又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非遗作品集中起来,建立特色场馆,向人们展示非遗成果。同时,还可以邀约非遗继承人定期在场馆向人们展示非遗制作技艺。这样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起到很好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效果,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

(二)重视非遗传承人,扩大非遗传承队伍

非遗项目传承人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遗的传承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文化传递活动,项目传承人作为非遗发展主力军,承载着非遗薪火相传的重任。”[2]但是,非遗项目一般是手工制作,高投入、低产出,很多是基层劳动人民创造的,缺乏文字材料记录,只能手手相授、口口相传,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而且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挖掘和保护。

第一,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有许多非遗传承人生活在民间,不了解非遗项目的认定机制,无法使自己所掌握的非遗资源被社会认可和利用。健全非遗认定机制,可以及时将非遗资源进行认定和保护,合理地对非遗传承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和社会地位,引导他们积极地将手中的技艺进行传教,使非遗项目不断地传承下去。

第二,加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培养。对于年龄偏大、文化素养不高的非遗传承人,政府应对他们进行定期文化培训,便于非遗技艺的传播和文字资料的留存。另外,还可以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历史、艺术、民俗、管理和销售等学科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将非遗技艺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把非遗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发挥出来,使非遗项目更专业。还应鼓励更多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又对非遗项目有兴趣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成为非遗传承人,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三)发挥学校作用,拓展非遗保护阵地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全国各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做出指导和部署。因此,学校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也要发挥相应的作用。

在中小学,学校应结合当地非遗特色,将非遗项目融入教学中,普及非遗知识,树立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例如,在音乐课中,可将非遗民歌、民谣或地方特色音乐融入其中;在美术课中,可将面塑、泥人、雕刻等融入其中;还可以把武术等体育类的非遗项目融入体育教学中……这样,既丰富了学校的课堂模式,对非遗项目也起到了宣传和弘扬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中,首先,学校要和非遗保护部门建立长效的联系合作机制。在校内,成立非遗保护的社团或者兴趣班,定期组织学生到非遗制作场所、场馆进行观摩和学习,让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制作中。建立高校非遗大师工作室,培养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高知、高技能人才。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所以在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院校中,开设非遗大师工作室是将大师的高技能水平和高校的高理论水平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次,结合学科和专业建设,将非遗项目引进专业教学中,实现产教结合。如,开封艺术文化职业学院将河南装裱非遗大师吴天放和官瓷制作专家陈连义聘请为教师,把装裱和官瓷制作技术作为工藝美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并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让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更加专业化。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非遗保护渠道

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利用新媒体可以把文字、画面和音频融合在一起,来传播非遗文化,让人们直观、真实地了解非遗项目,这对于非遗的传承也是一种新的渠道。首先,新媒体技术易于资料的保存,可以把非遗资料进行收纳归档,创建非遗数字档案,然后利用网络媒体向人们展示非遗资料。目前,我国艺术研究院推出的中国非遗网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结合中国非遗数字博物馆,来传播非遗资源。其次,新媒体技术形象生动,能把非遗通过镜头传播出去,如央视拍摄的非遗文化纪录片《中国记忆》。另外,在这个“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3]的自媒体时代,各种网络视频App和社交平台也都在迅猛发展,这给非遗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传播渠道和更大的传播范围,所以,非遗传承人和非遗爱好者也可以利用这些,制作非遗短视频或进行直播,把非遗的创作过程和文化内涵传播给大众,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精神引导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所在,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身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找到适合的方法和路径,为我国的非遗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石淑敏.试论新媒体时代下非遗推广中的新契机[J].汉字文化,2020(22):155-156+171.

[2]袁军.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探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5,34(04):138-141.

[3]王淑一.后真相时代中反转新闻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26):212-2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项目编号:豫农职院〔2019〕78号)。

(作者简介:张广玲,女,硕士研究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文学教育)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