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眩颗粒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

2021-07-29毕梦非张荣珍王亚君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基底节天麻供血

毕梦非 张荣珍 王亚君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安徽芜湖 2410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椎基底动脉属于大脑后循环的供血系统,可为大脑、脑干、枕叶等部位提供血液,若其供血不足,可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平衡障碍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严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2]。目前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但总体效果仍有待提高[3-4]。天麻素主要是发挥镇静、镇痛效果,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其在改善脑血流量方面也有一定作用[5-6]。中医在该病中的治疗作用也备受学者重视,中医指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生与“风、痰、瘀”三因相关,治疗应以“健脾燥湿、化痰熄风”等为主[7-8]。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定眩颗粒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所接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共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观察组年龄38~79 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1 d;对照组年龄27~81 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13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感觉障碍等症状,并通过CT 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②发病时间<2 周;③年龄27~81 岁;④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出血、脑梗死等;②耳源性眩晕,或是由低血压、脑部肿瘤、脑外伤、代谢障碍等所致的眩晕;③合并造血系统疾病、神经系统严重疾病、重要器质功能障碍等;④近半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⑤对研究药物有应用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基础疾病进行降压、降糖、调脂等对症处理,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规格:5 mL∶0.5g,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118)治疗,生理盐水100 mL 或250 mL+天麻素10 mL/次,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眩颗粒治疗,该药物由我院制剂室完成,生药均使用道地药材,质量标准遵循中药行业标准[10],具体制备工艺如下:①生牡蛎300 g,姜半夏、紫苏、姜竹茹、焦山栀、焦白术、淡豆豉、茯苓各100 g,厚朴60 g,黄连、干姜各40 g,上述十一味药进行加水煎煮,第1 次8 倍水煎煮2 h,第2 次加6 倍水煎煮1.5 h;②合并煎液后进行滤过,静置24 h;滤液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1.26(80℃)的清膏;③取清膏1 份、糖粉3 份、糊精1 份及乙醇适量,制作成软材,12 目筛制成湿颗粒,70℃干燥至水分<3%,整粒,制成总重120 g,完成,复合膜包装,每袋10 g,相当于生药20.8 g。使用方法为温水冲服,1 袋/次,3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脑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①临床疗效,标准参照文献[11]。痊愈: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感觉障碍等症状完全消失,经过超声检查椎基底血流情况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感觉障碍等症状大部分消失,经过超声检查椎基底血流情况接近正常;有效: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感觉障碍等症状部分缓解,经过超声检查椎基底血流情况有所改善;无效:上述内容中,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经过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流动力学:采用美国维迪公司生产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仪companionⅢ型检测,探头选择2.0 MHz,检测指标包括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③脑血流灌注量,采用Philips Bril liance64 排螺旋CT 扫描仪进行检测,指标含有基底节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④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A、RVA、BA 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LVA、RVA、BA 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c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c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 <0.05。LVA:左侧椎动脉;RVA:右侧椎动脉;BA:基底动脉

2.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量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基底节区CBF、CBV、MT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基底节区CBF、CBV 均高于治疗前,MTT 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基底节区CBF、CBV 结果均高于对照组,MTT 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量结果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量结果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 <0.05。CBF:脑血流量;CBV:脑血容量;MTT:MTT:平均通过时间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在椎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下所导致的管腔狭窄、血流量降低、颈椎退行性改变等,并造成局部发生缺氧、缺血,从而诱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2]。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疗,极易引发小脑、脑干、枕叶等部位发生梗死,产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威胁[13-14]。

天麻素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为4-羟甲基苯-β-D-葡萄吡喃糖苷,近年来的报道也显示,其有助于促进血管扩张、降低中央和外周组织的阻力,达到改善脑供血的目的[15-18]。中医治疗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的治疗也具有关键作用[19-20]。中医将该病纳入“眩晕”范畴,病位在脑部,并和机体各脏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21-22]。发病病机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致使风痰内阻、瘀血内聚,治疗应遵循“健脾燥湿、化痰熄风”等原则[23-24]。定眩颗粒的主要成分中,姜半夏燥湿化痰,可治风痰眩晕之症,白术燥湿化痰利水,茯苓健脾渗湿,三者合用可治生痰之本;加上紫苏、厚朴可宽胸理气、降逆止呕;黄连可清中焦湿热,淡干姜可温中散寒,可帮助脾气建运,为胃行其津液;生牡蛎潜阳补阴,焦山栀、淡豆豉疏风泻火清热,姜竹茹清热凉血、化痰。全方符合“眩晕”证的治疗原则。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脑部血流动力学及基底节区血流灌注情况改善程度更明显,临床疗效高达92.00%,效果更加显著。现代药理学中指出,半夏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有助于调节局部微循环,且其具有抗血栓效果[25]。白术具有扩张血管的效果,可促进血液流动,加强患者的造血功能,并在改善血脂方面也有一定效果,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常用中药药物之一[26]。牡蛎中的牡蛎多糖具有改善凝血功能、预防血栓、调节血脂的效果,且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达到调节局部血流动力学的作用[27]。且紫苏、厚朴等药物的有效成分中也具有一定的抗凝效果。各药物有效成分可发挥相互协同的作用,进一步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脑部血流,促进疾病恢复。同时本研究也显示,联合定眩颗粒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现象也并未增加,这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但本研究未能持续观察该方案对于远期复发率方面的影响,今后也将对此部分不足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定眩颗粒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流,且安全性好,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基底节天麻供血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辣语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