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芯栽培杏鲍菇培养料配方比较试验

2021-07-29张瑞华王承香田洪霞丁美丽于囡囡王思萍

食用菌 2021年4期
关键词:玉米粉玉米芯培养料

张瑞华 王承香 田洪霞 丁美丽 于囡囡 王思萍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41)

杏鲍菇营养丰富,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为恒温结实、喜高氮菇类,对环境变化敏感,抗逆抗杂能力差[1]。目前杏鲍菇以工厂化栽培为主,其产量过剩导致近几年市场价格走低,生产企业利润下降,为此,寻求低生产成本、高产出、低污染率的杏鲍菇培养料配方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为杏韩,由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提供。

1.2 供试配方

试验配方有4个。配方①(对照):玉米芯28%,木屑22%,麸皮20%,玉米粉10%,豆粕10%,棉籽壳6%,石灰2%,轻质碳酸钙2%;配方②:玉米芯32%,木屑22%,麸皮20%,玉米粉8%,豆粕8%,棉籽壳6%,石灰2%,轻质碳酸钙2%;配方③:玉米芯36%,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8%,豆粕6%,棉籽壳6%,石灰2%,轻质碳酸钙2%;配方④:玉米芯38%,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8%,豆粕4%,棉籽壳6%,石灰2%,轻质碳酸钙2%。

每个配方500袋,重复3次。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山东保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级搅拌培养料,含水量为63%~66%,pH为8.5~9.0,采用冲压式装袋机装袋。栽培袋为规格17 cm×35 cm×0.005 cm高压聚丙烯,每袋装湿料1 150~1 200 g,料高度为18~18.5 cm。料袋123℃高压灭菌,保压时间为150 min。灭菌结束温度降至80℃后打开灭菌柜,将料袋移至冷却室中冷却至25℃后,百级净化接种室接种。21~23℃发菌,发菌完毕后进入菇房出菇。

1.4 试验调查内容及方法

各配方约95%料袋菌丝满袋时,记录发菌天数,调查污染料袋,计算污染率,采菇后计算袋产量及生物转化率。

计算方法:

杂菌污染率/%=(污染袋数/500)×100

生物转化率/%=(平均袋产量/培养料干重)×100

1.5 数据处理

应用Excel软件,计算各配方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用DPS软件LSD法进行P<0.05水平的多重比较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配方栽培杏鲍菇菌丝满袋天数及污染率

由表1可以看出,配方②、配方③、配方④菌丝满袋天数较对照少,并且三个配方与对照差异显著。配方③和④污染率最低,且与其他两个配方差异显著。

2.2 供试配方栽培杏鲍菇袋产量及生物转化率

由表1可以看出,配方②、配方③袋平均产量、生物转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配方④袋平均产量较对照低。可见,适当减少玉米粉、豆粉用量,不会影响杏鲍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

2.3 供试配方原料成本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配方②、配方③、配方④原料成本为0.599元/袋、0.574元/袋、0.555元/袋,较对照分别降低0.029元/袋、0.054元/袋、0.073元/袋。

表1 供试配方菌丝满袋天数、污染率、袋产量、生物转化率和袋原料成本

2.4 供试配方栽培杏鲍菇细菌性病害情况

供试配方栽培杏鲍菇,配方②、配方③、配方④发菌期和出菇期均未发现细菌性感染,对照发菌期有细菌性感染(发菌25 d后菌丝生长速度慢,袋下部发粘);出菇期对照有1.5%栽培袋在原基形成期、催蕾10~12 d料面形成瘤状物,掰开料后发现细菌感染。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配方③较对照玉米芯用量提高8%,木屑用量降低2%,玉米粉用量降低2%,豆粕用量降低4%,但袋平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菌丝满袋天数、污染率、原料成本显著降低。可见,培养料中添加过量的含氮物不仅超出杏鲍菇生长发育所需,且易引起细菌繁殖[2],导致污染率上升。配方③提高玉米芯的用量,培养料的透气性好;此外,配方③降低了木屑的用量,既环保又降低原料成本。综合试验结果,比较理想且节本增效的配方为配方③。

猜你喜欢

玉米粉玉米芯培养料
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粉加工特性及淀粉粒结构的影响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瑞士健身房边蹬车边磨玉米粉
玉米芯发酵巧作牛饲料
宇航员到火星3年吃什么?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