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消防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7-29贾新磊许兰娟胡莹莹

绿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消防工程课程目标考核

贾新磊,许兰娟,胡莹莹,李 超,曹 青

(滨州学院 化工与安全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1 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高校工科专业实现国际互认的必要条件[1~3]。自2006年我国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来,专业认证已逐渐成为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4,5]。消防工程作为化学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紧密围绕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来进行设计。

2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案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OBE)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必须将其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6~8]。

(1)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目标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侧重“学生需要学什么”而不是“教师能够教什么”;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基础。

(2)课程评价以产出为导向。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改“评教”为“评学”,通过教师评学、督导评学、用人单位评学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并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

(3)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持续改进。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不断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课程目标以及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

3 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

3.1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即学生的预期学习产出,应来源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而专业培养目标则来源于“学生需求”,即学生需要学什么。根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结合学校定位、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期望,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12条毕业要求共35个具体指标点。根据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支撑关系,消防工程课程目标及其支撑的指标点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消防工程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3.2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明确对应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将大量理论知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阐释,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每节课的最后以课堂练习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题型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为主,充分提高课堂利用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根据OBE理念,课程目标的达成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作为主要依据,改传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为工程教育认证所要求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在以往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将期末考试作为考核评价的唯一途径,其评价指标不全,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难以作为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的依据。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课程考核方式,持续增加了过程性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30%逐渐增加到50%),丰富了过程性考核方式,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评价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考核评价细则

除将学生综合成绩作为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依据外,还利用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获取学生、同行和用人单位对课程学习效果的反馈,并将其作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优化的主要依据,促进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

5 结语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到最终的考核评价,均以教师为主体,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考核结果主观性强,无法有效衡量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本文以消防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新模式。其中,以OBE理念为核心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可以为相关工科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猜你喜欢

消防工程课程目标考核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探索
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