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主城区重要地段人行道建设现状分析

2021-07-29杨翠霞张振霞

绿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花岗岩人行道灰色

都 一,杨翠霞,田 涛,张振霞

(1.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北京 100835)

1 研究背景

道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行道路建设方面中的铺装材质、设计等都直接决定了人们的出行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残障人群逐步融入社会,老、弱、 病、残、孕等弱势人群对无障碍道路的通行亦有需求,对无障碍人行道路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1]。

当前,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以无障碍设施建设为主,缺少从人行道路铺装建设视角探讨如何改善弱势人群的出行环境[2]。而我国对道路相关的技术规范主要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其侧重于城市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无障碍技术标准,其中道路方面主要是针对其尺度的规范要求,对于人行道铺装材料选择等方面没有过多涉及,使其人行道建设适用性有一定的局限,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要求[3]。而人行道铺装材质的防滑性、色彩性等方面对弱势人群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随着新型铺装材料、工艺的发展,城市人行道路景观铺装已成为缓解当下无障碍环境问题的主要切入点[4]。将铺装材质特性引入城市人行道设计,并提出“人行道建设现状分析”,对无障碍人行环境道路铺装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大连主城区重要地段人行道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在对此路段人行道路铺装建设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人行道的各铺装材质的铺装形式、材质以及防滑性能进行分析,了解人行步道铺装是否满足弱势人群的需求,从而改善城区街区人行道铺装环境建设,提高弱势人群在内人们出行的安全度、舒适度。这为大连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及宜居城市提供参考与借鉴。

2 大连主城区重要街区人行道铺装建设现状分析

根据大连城市建设规划,选取大连人流量聚集较大的6个地点为研究对象,即人民广场、青泥洼桥、中山广场、东港商务区、西安路以及星海广场(图1),对其上述人行环境铺装材质、颜色及图案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

图1 大连主城区重要街区区位

2.1 人民广场人行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大连市人民广场属于市政型广场,广场的铺装形式简单统一,无过多花纹样式变化,主要为方形花岗岩,辅以条纹灰色花岗岩盲道铺就而成。如图2所示,广场西侧A3类型路面采用灰色花岗岩拼接条纹式将军红花岗岩,将此路面变得生动起来。颜色方面主要为灰色,给人一种可敬的、平衡的氛围感;其次周边部分路面为姜黄色、暗红色,皆为暗沉色系,与主色灰色相融合统一,无跳脱之感。所以无论是铺装形式、颜色,还是材质地选择上,广场皆彰显出庄严肃穆之感,与环境功能属性相适配。此环境的道路铺面防滑性能,根据相关文献查找,以摆式摩擦仪测得的铺装材质的摆置(BPN)为依据[5],干、湿两种综合情况下各材质的防滑性能的主要表现为:水泥压力砖(A1、A4)>防滑花岗岩(A1-A3)>抛光花岗岩(A1-A4)。从图1可以看出,防滑性能最低的抛光花岗岩主要被采用在路缘石上,所用量较小,所以整体铺装防滑效果相对安全,但湿润天气情况下,其防滑性还是较低,需注意防滑。

2.2 青泥洼桥步行街人行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青泥洼桥步行街属于生活型人行环境,其铺装建设情况如图3所示,主要是服务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外出,如:交往、休闲、购物, 主要以步行交通为主,所以其铺装形式、材质、颜色等符合于此环境属性。街区内绝大多数铺装为红褐色的防滑花岗岩石铺面,并辅以同材质同颜色,且带有条纹样式的防滑花岗岩作为盲道砖铺面,为无障碍环境提供了条件。因其是商业街区,所选取的铺砖颜色较为艳丽,除上述红褐色铺装外,图3中A6类型处道路选用的蓝、白、黄三色拼接瓷砖铺装,并以曲线形式进行拼接,在行进过程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6]。

图3 青泥洼桥人行道路面铺面

根据相关文献数据[5],干、湿两种综合情况下各铺装材质的防滑性能由高到底为:水泥压力砖(B1)>防滑花岗岩(B2-B5)>抛光花岗岩(B2-B3)>瓷质面砖(B6),可以看出,铺装形式就较为统一,主要材质为防滑花岗岩铺面,所以整体防滑效果相对较好,使步行者在行走的过程中感觉很舒适。

2.3 中山广场人行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大连中山广场属于音乐集会型广场,其铺装建设情况如图4所示,呈圆形辐射状,选用向心的图案布局排列,且中心区域的铺装样式统一,将人们的视线引导向中心,更加着重体现其环境的统一性与发散性[7]。外圈建筑层的铺砖样式就较为有设计感,黑色与红褐色的材质相交替、分割,路面更具多样性,人们身临其境时,不会觉得铺装与周围环境相冲突,甚至人们会觉得舒适、宜人。整体设计铺装形式简约,材质单一,图形为对称放射状,突出自然、庄严的感觉[8]。从广场铺装防滑性能来看,干、湿两种综合情况下各铺装材质的防滑性能由高到底为[5]:水泥压力砖(C6)> 防滑花岗岩(C1-C5、C7)>抛光花岗岩)(C2-C3、C6-C8)>喷砂真石漆(C8),主要材质为粗糙花岗岩铺面,整体防滑效应相对可以,但雨雪等天气,仍需注意防滑。

图4 中山广场人行道路面铺面

2.4 东港商务区人行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大连东港商务区是大连一个新兴区域,该区域包括了大连的主要CBD,其铺装建设情况如图5所示,主路两边人行道的铺装样式皆为D1、D2类型,与道路直线这种形式相结合,使其整体简单明了,烘托出简约大气的氛围。而D3-D7这五种较为复杂样式的铺面主要是位于店铺、居住区前的人行环境路面,与其旁边的建筑属性相结合,有一定的设计感,让其路面变得生动美观。

图5 东港商务区人行道路面铺面

主人行道路面铺面颜色主要为灰色花岗岩,给人以沉稳、大气的视觉感受,与周边环境氛围相辅相成。D3—D7类型地面大部分采用暖色调石材铺设,局部拼接同色调的井藻花纹形式的地雕,烘托整个环境气氛,使之相互融合[9]。此区域的铺装材质全部采用花岗岩,所以其整体铺装防滑性相对相近,差异处则在于材质尺寸与铺装形式的不同,根据现场实地调查,此环境D3-D7路面铺装形式主要为凸出式铺面,有一定的棱面,且多为小块石材凸出铺装,所以此路面防滑效果更为明显,安全性也更高。

2.5 西安路商业街人行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大连西安路是大连主要商业街之一,其路面铺装样式如图6所示,主路左侧人行环境的铺面样式主要是以长条粗糙大理石为铺面为主,颜色在商场入口处其铺装石材的尺寸及颜色会有一定变化,增强视觉感官性。西安路的右侧路面形式就较为多变,而二者形式不同,与其自身周边建筑相关联,前者周边建筑为后期建造的灰色系高楼,营造简约大气之氛围;后者为老式暖色调中矮楼,营造平易近人之氛围。

图6 西安路商业街人行道路面铺面

铺装颜色的选择上,西安路左侧路面为灰色调铺装,其颜色包容性强,但个性特色较弱,可以很好地起到空间不停留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受众流动来增强商业运作效果[10]。而主路东侧路面颜色虽亦有灰色调的铺装,但在商场门口等关键部位会出现艳丽的颜色,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且同行不同色彩的交替,可以让人适当缓解疲劳。

2.6 星海广场人行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大连星海广场是一个对称性、音乐集会型广场,广场F1与F3类型路面共选用999块四川红色大理石铺就而成,其铺装建设情况如图7所示,相对于上述五处环境的人行路面铺装形式更具有设计感,增加了环境的美感,这种单色配色方案可以塑造出宁静的氛围,满足它的使用功能[10]。广场内部是主要为灰色花岗岩铺面,如F5类型铺面详图,异于周边暗红色的灰色铺面,从而将此区域与周边区域分割开来,以便更清晰地区分此区域异于周边区域的功能属性。中轴线的铺装形式就更为复杂些、更具有设计性,相对于此,周边路面铺装形式就较为简单,整体而言呈现复杂与简约相结合之布局,使得整个广场统一庄严而又不失美感。铺装材料方面,整个广场采用花岗岩石材,铺装材料种类单一,满足了城市广场包容性强的特点。铺装材质的防滑性方面,主要是抛光花岗岩与粗糙花岗岩,且以粗糙黄岗岩为主,装饰性抛光花岗岩为辅,所以整体广场的铺装防滑性较高,但在抛光石材处的路面其防滑性较弱,仍需注意安全。

图7 星海广场人行道路面铺面

3 结语

调研中发现,在构形设计上,大连主城区街区路面铺装大多采用单元段形式或重复形式,从而产生一种节奏感,进而让整个人行环境更加具有韵律感,但整体都较为缺少细节处理,路面铺装形式较为单一。 在色彩选择上,大多都采用灰色与浅灰色相搭配的铺装,某些特定环境采用暗色系搭配,如:暗红色、土黄色等,与主色调灰色系相适配、融合。在铺装材料选择方面上,基本采用然石材与天透水性铺装搭配,在大连主城区人行道路建设中材质主要选择的为花岗岩,其颜色庄重质朴、质感古朴自然,更易于与使周边环境建筑颜色相统一。在铺装材料防滑性上,多采用透水性和天然石材,前者铺装安全性、环保性、吸水性都较强,防滑效果也较强,后者性质坚硬、但吸水性小,防滑性较低于透水性铺装。所以,城市人行道路建设的规划与设计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因素,综合性考虑。

猜你喜欢

花岗岩人行道灰色
强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双护盾TBM掘进参数和控制要点分析
跟踪导练(一)
草店-小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浅灰色的小猪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新疆花岗岩地貌地质遗迹分布及其特征概述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感觉
五个小段落组成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