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柚木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关键技术探讨

2021-07-29谢育俊

绿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材积蓄积量立地条件

谢育俊

(广东省江门市西坑林场,广东 江门 529444)

1 引言

柚木(TectonagrandisL.F.),又称为胭脂树、血树,是一种落叶或半落叶大型乔木,干形通直。柚木为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缅甸、老挝和泰国等热带地区[1]。柚木是世界上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之一,其心材呈黄褐色或暗褐色,色泽诱人,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性、持久性、易于加工及用途广等特点,是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木材之一[2]。据记载,我国引种柚木已有190年的历史,我国最早于1820年对柚木进行引种,当时主要是作为庭院观赏和路旁绿化树种,主要栽植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边境地区[3]。1900年,我国台湾省高雄等地区开始引种柚木,经过多年的引种和栽培种植,在1965年柚木人工林已达到5700 hm2。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海南地区开始种植柚木人工林,面积达300 hm2[4]。

目前我国柚木人工林规模种植较少,人工林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且拥有大径材柚木的数量又极为短缺,而国内外对柚木木材的需求量却与日俱增。因此,定向培育优质、高产以及稳定的柚木大径材日益受到关注。刘金凤等[5]对柚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日晒夜浸法处理种子并配套先进育苗造林技术,可使育苗期缩短100 d以上,造林成活率高达90%以上。杜健等[6]对柚木人工林生长状况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柚木在透气性较好的偏酸性的且含有较高含量N、K、Zn2+、Mg2+等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多数学者对柚木生长研究主要集中在与育苗、土壤肥力等的相关关系,而对柚木人工林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方面研究较少,更鲜见柚木种源、立地条件以及密度控制等与营林措施对大径材培育效果的研究,为此,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种源和种植密度对柚木大径材培育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促进柚木人工林生长,培育大径材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广东省,为我国柚木中心产区,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348 mm,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5%。年日照时数2000 h,日照充足,终年无雪少霜。林地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以黄壤土为主,赤红壤为辅,非常适合柚木人工林的生长。

2.2 试验材料

在西坑林场柚木良种种子示范园选用22~28 a生柚木进行取种育苗,对照为西坑当地柚木普通种,苗期各管理措施相同,在苗木高度长到25 cm以上,地经0.30 cm以上进行移植造林。在移植前,先进性整地打塘,地方式为带状整地,按照一定规格打塘,打塘规格为60 cm×60 cm×60 cm。初植造林密度约为1500株/hm2,即株行距为1.8 m× 2.0 m。造林时间为2月上中旬进行,一般于雨后抢墒移植。

按照柚木营造林的管理办法,分别于年5~6月和8~9月各除草松土1次,然后每2年施肥1次,每株施用N、P、K复合肥逐年为200 g、300 g、400 g,并根据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适量增施含锌、锰、硼等微量元素的肥料。造林连续抚育4年后,对林分展开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间伐2~3次,使保留密度控制在800~1200株/hm2。其它管理同一般人工林的管理。

2.3 试验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个地段柚木大径材试验示范林展开抽样调查,每个地段调查6块,每块样地面积约为500 m2,共调查样地30块。样地立地指数为16~20。对样地中每株柚木进行调查,测定柚木的树高、胸径、土壤特征以及营林技术措施等情况。分别计算每块样地林分的平均株高、平均胸径及平均单株材积。

柚木人工林径材标准按以下划分:大径材:胸径35 cm以上;中径材:胸径在25~35 cm之间;小径材:胸径在25 cm以下。

2.4 数据统计

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的汇总与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中Duncan's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柚木种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表1为立地指数为18的26年生良种示范林与相应林龄的对照普通种林,林分保留密度为800~1000株/hm2。从中可看出,良种示范园林分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p<0.05),良种示范园林分年均树高增长量、年均胸径增长量以及年均单株材积增长量较对照分别增长了35.7%、11.8%和75.7%。

从表2中可看出不同种质来源的柚木林分生长量存在差异,良种示范园柚木林分平均树高为19.3 m,平均胸径为25.5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462 m3,蓄积量为392.7 m3/hm2,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生长量(p<0.05),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2.2%、36.0%、46.7%和35.5%。因此可知,不同种质来源对柚木林分生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影响。

表2 不同种质来源的26年生柚木林分生长量比较

3.2 立地条件对大径材柚木人工林培育效果的影响

3.2.1 对柚木年均生长量的影响

从表3中可看出,不同立地条件对柚木林分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的年均生长量存在差异。立地指数为20时,林分株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的年均生长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立地指数为16和18的林分(p<0.05)。其次为立地指数为18,林分株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的年均生长量均显著高于立地指数为16(p<0.05)。

表3 不同立地条件下柚木林分年均生长量比较

3.2.2 对柚木林分生长量的影响

从表4可知,不同立地条件下柚木林分生长量存在较大差异。以26年生林分来看,林分立地指数为20时,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单株材积均为最高,显著高其它立地条件,其中比立地指数18的林分分别高15.0%、12.1%、36.4%,比立地指数16的林分分别高22.7%、20.4%、76.4%。立地指数为18的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单株材积均较立地指数16的林分要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不同立地条件对26年生柚木林分生长量比较

3.2.3 对柚木林分径级的影响

从表5中可知,以林龄26年生的柚木林分来看,随着立地指数的增加,林分的蓄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各立地指数间差异显著(p<0.05),当立地指数为20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达584.1 m3/hm2,其中大径材蓄积量为474.3 m3/hm2,占总蓄积量的81.2%。立地指数为18的林分大径材蓄积量为216.1 m3/hm2,占总蓄积量的46.2%,显著高于立地指数为16林分的大径材蓄积量(p<0.05)。而立地指数为16的林分大径材蓄积量最低,仅占总蓄积量的23.1%。因此,通过以上结果分析表明,立地指数为16的立地条件,以培育中径材为主,立地指数为18的立地条件,可用来培育大、中径材,而立地指数为20的立地条件,可用来培育大径材柚木。

表5 不同立地对26年生柚木林分径级比较

3.3 不同保留密度对柚木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效果的影响

从表6可知,不同保留密度对柚木林分年均生长量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立地指数为16时,800~900株/hm2胸径年均生长量显著高于1100~1200株/hm2(p<0.05),而与900~1000株/hm2差异不显著(p>0.05),各保留密度的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差异不显著(p>0.05)。立地指数为18时,保留密度为900~1000株/hm2的胸径年均生长量显著高于1000~1100株/hm2(p<0.05),但与800~900株/hm2下的胸径年均生长量差异不显著(p>0.05)。保留密度为1000~1100株/hm2林分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显著低于保留密度为1000株/hm2(p<0.05)。立地指数为20时,保留密度800~1000株/hm2的胸径、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立地条件(p<0.05),保留密度为800~900株/hm2和900~1000株/hm2的胸径年均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但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800~900株/hm2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较900~1000株/hm2提高了10.3%。

表6 不同保留密度对柚木林分年均生长量的影响

从表7可看出,当立地指数为16、保留密度为800~1000株/hm2时,柚木大、中径材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总蓄积量和大径材蓄积量比率存在显著差异,保留密度800~900株/hm2显著高于900~1000株/hm2(p<0.05)。保留密度为1100~1200株/hm2时,林分总蓄积量、大径材蓄积量以及大径材蓄积量比率均显著低于800~900株/hm2(p<0.05)。立地指数为18时,保留密度800~1100株/hm2总蓄积量、大径材蓄积量大径材蓄积量比率无著差异(p>0.05);立地指数为20时、保留密度为800~900株/hm2,林分总蓄积量、大径材单位面积蓄积量和蓄积比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立地条件(p<0.05),大径材单位面积蓄积量为417.1m3/hm2,比率高达72.5%。

表7 不同保留密度对26年生柚木林分径级的影响

由此可见,立地指数为16和立地指数为20的立地条件,留密度为800~900株/hm2,适宜培育以中径材为主的柚木,而立地指数为18的立地条件,保留密度为800~1100株/hm2,对柚木大径材林的效果更佳。

4 结论与讨论

开展柚木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工作,优良的种质是基础,立地条件是核心,林分密度控制是保障,加强重视此三方面的工作,对促进柚木人工林大径材的高效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条件下,与普通柚木种苗相比,柚木良种示范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5.7%、11.8%和75.7%;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以及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提高了22.2%、36.0%、46.7%和35.5%,从中可看出,利用良种进行大径材培育具有非常明显的良种优势,可获得较高的生长量。这与贾宏炎[7]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立地条件是大径材形成的关键,在立地指数较高时,各保留密度的大径材比率均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立地条件可实现培育柚木大径材的目标。保留密度对柚木大径材的培育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指数为16和立地指数为20的立地条件下,留密度为800~900株/hm2,适宜培育以中径材为主的柚木,而立地指数为18的立地条件,保留密度为800~1100株/hm2,对柚木大径材林的效果更佳。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柚木大径材的培育与良种、立地条件以及保留密度等密切相关,因此为实现柚木人工林大径材的培育,应选择适宜本区域的优良种质、立地条件以及保留密度,在日常管理中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从而将实现柚木人工林大径材培育的目的,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材积蓄积量立地条件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木材材积计算方法探讨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接穗品种等因素对核桃嫁接改良主要影响
辽西地区杨树沙棘混交林内杨树树高、材积与胸径数量化关系的探讨
浅谈木材材积的几种测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