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静态水域救援技能竞赛考核体系研究

2021-07-28李炳涛尹柏翔

中国应急救援 2021年4期
关键词:拖带静水水域

李炳涛 尹柏翔

0 引言

随着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消防救援队伍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正不断发生变化,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正不断被探索实践于消防队伍人才培养上。本文所讨论的静态水域救援(简称静水救援)是当前消防队伍承担的重要救援任务类别之一,通常指在静态或水流速度小于0.51m/s的水域中实施的救生作业,涉及到基本泳技、救援泳技、直接救援技能、间接救援技能、岸上救援技能等,属于专业救援技能类别。是消防救援人员从事水域救援工作必须掌握的技能类别之一。新的培养内容模式需要相对应的竞赛考核体系与之相适应,本文从考核静态水域专业救援人员角度出发,探讨了一套适应基层、与国际救生联合会标准体系接轨的消防静态水域救援技能竞赛考核体系,供水域救援人员参考。

1 水域救援竞赛考核问题及特点

区别于竞技类游泳,静水救援现场情况复杂多变,需要救援人员在掌握多种基本游泳技能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对救援人员素质要求高、对时间要求短,最终实现救人的目的[1]。因此,静水救援实战化考核是要在考核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核救援人员的技能运用能力和应急能力。目前,静水救援的竞赛考核体系正逐步与新型训练内容相匹配,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场景模拟单一,考评内容片面

当前静水救援考核的游泳技能仅仅局限于不同泳姿的竞速上已无法满足实际救援工作的需要,模拟场景单一、场地受限,终将使训练及考核落后于实战,使救援人员固执于片面的科目学习及训练,对技能综合运用缺乏思考和锻炼,无形中淡化了救援人员对静水救援的系统性学习和运用,做不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最终使通过这种考核获得的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宏观性,无法客观综合地反映救援人员的能力素质。

1.2 突出个人,缺乏团队指挥

水域救援任何工作的实施都需要团队协作,这是保证自身安全、提高救援效率的必要条件。扎实的个人技术水平是基础,但只考察个人的技术水平无法真正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所以,静水救援的竞赛考核更应当考察救援团队的整体能力,特别是团队指挥和分工协作。一个好的团队不仅需要每个人过硬的能力素质,更需要相互配合发挥所长,以达到最终救人的目的。

1.3 成绩评定标准缺乏科学性

科学的成绩评定标准应当具备全面性、持续性和一定的评价反馈机制。静水救援并不只涉及到自由泳、蛙泳等基本技能,更涉及到入水、游近、解脱、拖带、上岸、医疗救助等多种全面的技能,竞赛考核不能只瞄准游泳技能这单一方面。同时,持续的跟踪考评记录档案是救援人员持续工作的必然要求,对于这种高危工作更应建立持续性的竞赛考核记录,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以满足对救援人员状态的掌握,达到避免意外伤亡的目的。而且,在考核过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将考核情况和结果反馈给救援人员,并与其进行沟通,指出存在的问题、听取考核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将竞赛考核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 竞赛考核方案

消防静态水域救援技能竞赛考核体系应具备考查救援人员体能技能、综合素养、团队协作等功能[2]。通过竞赛考核,能准确检验救援团队是否具备静水救援资格,能有效促进风险应对能力的提高。除越障游泳、假人拖带、救援用实用技术应用、抛绳救援等基础性项目外,还需要综合性科目以满足静水救援的实际需要。

2.1 两百米越障游泳

障碍游泳主要考核救援人员基础体能及水中避障能力,通常在水面和水中设置拦截网、横杆等障碍物,如图1。选手在听到起跳信号后,立刻入水,需要完成200m的游泳全程,并八次通过水中相距25m的障碍物,最后触壁结束。一般要求:选手起跳入水后需在第一个障碍物前浮出水面,通过每一个障碍物后也必须浮出水面;在转身后的第一个障碍物前也需浮出水面;选手在水中游泳时碰撞到障碍物不记为犯规。

图1 两百米越障游泳

2.2 五十米假人拖带

假人拖带主要考核救援人员将溺水人员带到安全区域的基本能力,通常设置重量不少于60kg的模拟假人,位于水下1.8m至3m之间,如图2。使用3m以上深度的泳池时,假人应固定放置在所需深度的一个平台上或其他支撑物上。选手在听到起跳信号后,立刻入水,并以自由泳泳姿游至25m处后潜入水下将假人拖带至5m拖带区内并浮出水面。之后,选手拖带假人直至触摸终点池壁完成比赛。一般要求:使用正确的拖带技术,拖带过程中要保证假人口鼻露出水面。

图2 五十米假人拖带

2.3 两百米救援实用技术

综合考核救援人员反蛙泳、抬头自由泳、潜泳等救援实用游泳技术。选手在听到起跳信号后,立刻入水,并以抬头自由泳泳姿游完50m后,潜泳25m打捞假人。选手在5m拖带区拖带假人并拖带假人至起跳台/终点,触壁后释放假人。再次反身,以反蛙泳泳姿游完50m后,触摸转向壁。在10m拖带区内,将救援漂浮装备固定在转向壁处的假人上,并将其拖带至终点完成比赛,如图3。一般要求:使用正确的反蛙泳、抬头自由泳、潜泳技术,拖带过程中要保证假人口鼻露出水面。

图3 两百米救援实用技术

2.4 抛绳救援

抛绳救援考核救援人员间接救援能力,特别是使用水域救援用绳包的熟练程度,通常设置被救人员一名,位于距抛绳选手12.5m的横杆处,如图4。在这45秒的比赛中,岸上选手向水中的被救人员第一次抛出绳包,快速收绳后再次抛绳,以考验快速多次抛绳的能力,水中被救人员接住第二次抛出的绳子后,岸上选手把被救者拉回终点壁。一般要求:抛绳时,绳包或绳头越过被救人员,绳子应落在被救人员不需游泳即可抓到的范围内。

图4 抛绳救援

2.5 接力赛

接力赛包括假人拖带接力、越障游泳接力、救援实用技术接力。重点考核团队配合、培养团队精神。通常采用4x 50m的规格,将各项科目距离设置成单边50m的距离即可,4名选手分别完成50m后最终回到起点。实施方案和要求同单项单人竞赛考核方式。

2.6 综合性救援考核

综合性救援考核科目需要考核人员根据场地、辖区案例等实际情况,结合现实静水救援需求制定。通过综合性救援竞赛考核,实现规范救援程序、锻炼技能灵活应用、锤炼团队配合等目标。科目设置通常包括场景想定、主要任务、场地设置、队伍组成、装备要求、操作要求和评分方法七个方面[3]。以无意识人员综合救援为例:

2.6.1 场景想定

某人工湖中,1名游客过桥时,不慎落水,沉入水下,亟需救援。

2.6.2 主要任务

将遇险人员救回地面安全区域,如有需要,进行岸上紧急医疗急救。

2.6.3 场地设置

在天然静态水域选择长50m、宽5m、平均水深大于2m的区域,在岸边设置起点线,距起点线40m处设置遇险人员1名。15m至25m处设置若干障碍物。救援人员只能从起点线出发并回到起点线,所划区域外均为水面,不可超过划定区域。

2.6.4 队伍组成

每支队伍由4名成员组成,其中指挥员1名,队员3名。溺水者(假人)要求至少60kg。

2.6.5 装备要求

竞赛考核开始前,救援人员仅能穿着不具任何浮力的泳衣裤或水母衣,竞赛考核开始后,对于救援人员的着装和其他可携带的装备没有限制。

所有的救援器材都必须功能完善、状态良好,任何器材若被认定为不安全或存在安全隐患、缺乏保养、没有认证等情况,则会在竞赛考核全程禁止使用。考核人员可随时检视参赛队伍所有的装备器材,对有疑问的器材装备,考核人员有权令参赛队出示产品的相关认证证书。如有特殊量产器材为某种使用目的而设计,但没有相应的标准规定,请提前告知,可经由考核人员讨论是否可以接受。比赛一旦开始,就不得离开赛场或通知他人拿取任何器材。

2.6.6 操作要求

每支考核队伍可使用任何想用且有效的技术方式,同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救援过程中出现救援人员受伤或“被救人员溺水”等安全事故,判定为救援失败并立即终止救援。

救援限时5min,限定时间内未能将溺水者顺利救至指定区域,判定为救援失败并立即终止救援。

竞赛考核中若出现意外情况且队伍无法应对的,则判定为救援失败并立即终止救援。

每支考核队伍必须自行携带足够的救援器材并自行搬运,以便执行竞赛考核规定的救援任务。

比赛过程中,不允许破坏任何竞赛考核中设置的设施(水中障碍物等)。

2.6.7 评分方法

评分办法以表1为例,具体评分细则由专家评委确定。通常按照“总分=技术得分×50%+时间得分×50%”计算得分,满分50分,进行排名。

表1 评分细则

3 结束语

通过分析当前静水救援竞赛考核特点及问题,丰富消防水域救援培训考核体系,探索与基层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相匹配,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的实战化竞赛考核方案,结合消防队伍实际,探讨了包括障碍游泳、假人拖带、救援实用技能、抛绳救援以及综合性救援等六个方面的竞赛考核,为消防队伍及其他救援队伍更好地培育考核救援人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拖带静水水域
防城港港口水域半潜驳拖带运输风险防控
一种基于浅水静水环境的浮筒构架式水上钻探平台
党建引领,铸就“长江‘金’拖带”品牌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静水深深流
静水称重法测坦桑石密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船模静水横摇试验的不确定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