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丙戊酸盐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7-28李侃虔蒲利斌
李侃虔,蒲利斌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在18岁前儿童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并伴有行为障碍的一种由多原因导致的综合征[1]。其症状与中医“痴呆”及“语迟”等症相似。随着个体发育,患儿在语言表达、记忆力及理解能力等方面低于正常儿童发育水平,并出现一系列心理障碍及行为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带来重大负担。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精神发育,但目前关于MR的治疗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针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进行疾病治疗,关于其疗法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通过针灸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不但可治疗疾病,还可在疾病预防及慢性病康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评估针刺疗法联合丙戊酸盐药物治疗MR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MR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15岁,平均(10.54±1.7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14岁,平均(9.12±3.1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符合2005年《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疾病的诊断标准:智商(IQ)≤70分,适应功能缺陷或损害,且18岁前发病。
1.2 方法 观察组取主穴智三针、颞三针、四神聪,语言障碍加舌三针;嘴角流口水者加舌三针;运动功能减退加手三针、足三针,并同时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3059),初始剂量为每天0.2 g,分3次服用。对照组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用法用量同观察组。两组均持续进行3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发育、社会适应和IQ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该量表分为粗大运动商(GMQ)和精细运动商(FMQ),总运动商TMQ=GMQ+FMQ,FMQ量表可评价0~6岁小儿精细运动功能,包括抓握能区(26项)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区(72项),每个项目0~2分,2分:儿童在项目中的表现达到掌握标准;1分:儿童在项目中的表现与掌握标准相似,但未完全符合标准;0分:儿童不能尝试或未尝试做某项目,或尝试未能显示出相应的技能正在形成。评定结果以抓握能力指数(Gr)、视觉感知能力指数(VI)和FMQ表示;FMQ依据上述2个能区的原始分计算得出。
IQ测定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手册,包括常识、数字广度、词汇、算术、领悟、相似性;五个操作量表: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所有11个分测验分数合并成全量表分数,并分别求得3个智力商数: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每例患者的各项分测验成绩(精分)最后可换算成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的量表分,再根据各分测验的量表分计算出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总量表分,并根据患者年龄在相应智商表中查出等值的智商,即VIQ、PIQ和FIQ。
ADQ评定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操作手册:该量表为8个分量表、59个项目、200种行为条目,量表中将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分量表归为独立功能因子;语言发展和时空定向分量表归为认知功能因子;个人取向和社会责任分量表归为社会,自制功能因子,3个因子测验粗分按年龄组查粗分转换因子T分表便得到相应的因子T分。将3个因子T分相加,查量表分转换适应离差商表可得到被评定儿童的ADQ。
根据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评价治疗前后疗效:以分数为准,分数越低症状减退效果越好,①显效,PANSS量表评分>75%;②有效,PANSS量表评分>50%;③无效,PANSS量表评分与规定标准间存在明显差异。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发育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Gr、VI及FMQ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fine moto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1 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fine moto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s,scores)
注:FMQ,精细运动商;Gr,抓握能力指数;VI,视觉感知能力指数
组别 例数FMQGrVI对照组4077.78±14.9830.62±11.4555.59±32.97观察组4080.51±16.1335.52±8.6967.42±29.85 t值3.0266.1908.324 P值 <0.05<0.05<0.05
2.2 两组治疗后社会适应及IQ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适应及IQ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社会适应及智商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ocial adaptation and I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2 两组治疗后社会适应及智商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ocial adaptation and I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s,scores)
组别 例数 社会适应 语言智商 操作智商 全智商对照组4071.84±17.2840.62±13.1457.54±13.5747.24±10.11观察组4082.01±14.1055.52±10.5268.24±15.3258.05±14.01 t值3.1454.7215.0244.630 P值 <0.05<0.05<0.05<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3例(7.5%)出现便秘、恶心、口干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15.0%)出现上述现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诊断标准说明,MR患者大多6岁前起病,其智商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能力差,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及学习能力差[3],轻度MR患者常在儿童上学时出现成绩差,逻辑思维及理解能力靠后;中度MR患者则突出在语言交流、行为动作及生活自理等方面全面落后,重度MR患者还存在神经系统疾病。MR的发生影响因素较多,幼儿大脑从胚胎发育至出生后的各个阶段,任何形式及因素的干扰均可导致该病,出生前感染因素、遗传代谢性疾病、宫内感染及出生时的产伤,出生后的心理创伤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均可成为诱因[4]。目前有>50%MR患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MR发生极大阻碍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带来重大负担。
目前,针对MR的诊断及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价主要依赖各种相关测评表,通过对患者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及对患者各项行为评分的统计分析,结合患者临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患者的具体状态[5]。常规MRI检查尽管在解剖形态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神经系统的疾病较复杂,MRI无法完全诊断清楚,进而造成诊断困难延误病情。因此,MR早期病情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MR病因复杂,因此,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十分重要,早期患儿有惊厥和行为问题时,可进行EEG检查,同时,结合早期脑电图分析检查可早期诊断MR患者[6]。儿童时期幼儿神经功能发育迅速,脑胶质细胞发育快,可塑性强,早期教育及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MR发生。除传统康复治疗及早期干预外,对重度MR患儿常用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营养神经类抗精神治疗药物利培酮、丙戊酸盐[7]、氟哌啶醇及有机锌等西药治疗。有研究表明,一些传统中医治疗方式效果也较好[8]。中药治疗主要以口服中成药为主,以补肝肾,强筋骨,及益智补脑为主要治疗原则。中成药如增智胶囊、醒脑益智冲剂、健脑益智液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传统针灸配合中成药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药物[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适应能力、行动力、智商、语言及临床疗效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刺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疗法与西医治疗结合可有效改善MR患者的智力水平,提高其社会行为能力,未来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有望在MR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更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