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推拿法联合神阙和中脘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观察

2021-07-28张蓉吴凡陈叶梅

当代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脘菌群穴位

张蓉,吴凡,陈叶梅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儿科,江西 宜春 330800)

泄泻即腹泻,6个月至2岁小儿为主要发病群体,临床表现为粪质稀薄、粪质水样,可于任何季节发病,夏季和秋季最为多见,该病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限的重要因素之一[1]。小儿推拿是治疗泄泻的特色疗法,舒适、安全,易被患儿家属接受,可有效缩短病程。穴位敷贴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中医经络理论和透皮吸引技术完美结合,有助于激发全身经气,调和营卫,健脾益肾[2]。临床研究[3]发现,中医疗法疗效优于西药。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儿推拿法联合神阙、中脘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5.5岁,平均年龄(3.0±0.3)岁;平均体质量(16.8±2.3)kg;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5例,中度1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0.5~5岁,平均年龄(2.8±0.2)岁;平均体质量(16.6±2.5)kg;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7例,中度13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病程≤7 d;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脱水、电解质失衡;过敏体质;推拿、贴敷处皮肤疣损伤;合并伤寒等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小儿推拿法,实验组实施小儿推拿法联合神阙、中脘穴位贴敷治疗。推拿:采用滑石粉为润滑剂,推补脾经、补大肠经各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揉按神阙、天枢、足三里各100次,揉龟尾、推七节骨至局部发热,捏脊。肾阳虚患儿可加补肾经100次,呕吐患儿加揉板门150次,每天1次。神阙、中脘穴位贴敷:采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洁贴敷位置,将肉桂、白术和吴茱萸各5 g,甘草、党参各4 g,艾叶、丁香各3 g,研磨成粉末状,加麻油调制成糊状,将药糊放置于穴位处,无菌纱布盖住穴位,胶布固定,并填满患儿脐部,8 h后拆下,每天1次。两组均接受连续7 d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治疗后患儿泄泻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患儿每天大便次数<2次,大便基本成形;有效:患儿每天大便次数<2次,大便偶有成形,黏液状减轻[4];无效:症状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大便次数、粪便性状、腹痛、面色,按无、轻度、中度、重度4个程度分别计0~3分[5]。③治疗前后菌群含量。采用16SrRNA荧光PCR方法检测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组别 大便次数 粪便性状 腹痛 面色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0)2.54±0.210.55±0.122.60±0.230.49±0.112.01±0.340.32±0.192.05±0.260.55±0.14对照组(n=30)2.52±0.251.46±0.232.66±0.211.36±0.292.05±0.381.23±0.172.09±0.221.33±0.24 t值0.3419.211.0615.360.4319.550.6415.38 P值 >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菌群含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均高于治疗前,肠杆菌含量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肠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菌群含量比较(±s,CFU/g)Table 3 Comparison of flora cont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FU/g)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菌群含量比较(±s,CFU/g)Table 3 Comparison of flora conte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FU/g)

组别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肠杆菌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0)7.05±1.287.89±1.246.04±1.238.75±1.207.88±1.056.10±1.27对照组(n=30)7.08±1.237.23±1.226.08±1.257.33±1.227.85±1.106.85±1.30 t值0.092.080.124.540.112.26 P值 >0.05<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泄泻病位在肠,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未健,加之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虚湿盛则生泄泻。对婴幼儿而言,肠道菌群建设尚未完善,肠黏膜损伤后需较长时间恢复,因此,若未实施有效治疗则可能发生迁延性腹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推拿是通过中医辨证调节患儿脏腑、气血,通过揉按疏通经络,以改善机体阴阳平衡,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推拿可调节肠胃蠕动,促进消化酶分泌,改善炎性症状[6]。穴位贴敷治疗原理是中医经络学,将多种药物混合研磨成粉制成药膏,于穴位及脐部敷贴,可达驱寒利湿、健脾消食的功效[7]。此外,推拿和贴敷联合治疗,与单一中医治疗比较,更有利于改善患儿症状,提高疗效。观察组大便性质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穴位敷贴使用肉桂、白术和吴茱萸等,均含有多种挥发油成分,具体良好的透皮吸收效果及皮肤刺激作用,选穴神阙、中脘,神阙可温中、助运健脾,中脘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药物与穴位相配合,达健脾助运、化湿止泻之功效[8]。临床上小儿泄泻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但具备共同临床特点,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尤其对小儿更明显,正常微生物菌群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正常菌群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加,表现为肠杆菌含量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下降,菌群失衡导致泄泻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9]。张银娇[10]指出,穴位贴敷可影响肠道菌群定植内环境,从而提高肠道定植抗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肠杆菌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推拿治疗基础上实施穴位敷贴更有助于泄泻患儿肠道菌群恢复平衡,促进症状消退,对患儿在短时间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法联合神阙、中脘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可提高临床有效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中脘菌群穴位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