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钟琴引入小学艺术社团的实践探索

2021-07-28秦琴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0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

秦琴

摘 要:小钟琴引入小学艺术社团,在于通过小钟琴这一乐器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艺术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艺術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开阔音乐文化视野,增长音乐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演奏小钟琴的基本演奏技能。

关键词:小钟琴;小学艺术社团;实践;探索

一、魅力钟琴,激活学生兴趣

小钟琴指的是一种有音高的打击乐器,具有音色优美、携带方便、简单易学、演奏方式丰富灵巧的特点。学习演奏小钟琴不是为了一定要培养孩子成为演奏家,而是通过演奏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使他们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如音准、节奏等。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助力他们增长记忆力、开发智力。在小钟琴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开朗性格,提高他们的合作与创作能力。

二、制订小钟琴引入社团计划

小学艺术社团其定位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针对当前将小钟琴引入小学艺术社团之中,任课教师首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合作与创新能力。小学生年龄小、身心活泼,结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特点以及小钟琴教学特点,开展系统化的小钟琴音乐教学。重点以小钟琴的技能培训为主,同时融入舞蹈、儿歌、礼仪、游戏等,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节奏感。开展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小钟琴的情趣,提高其鉴赏表现、创造能力以及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注重围绕学生这一主体选择音乐教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同时也能够做出相应的一种体态反应。鼓励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小钟琴技能之后,将一些诗歌、短剧以及歌词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力度进行体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抑或是通过视频、广播等传媒听赏音乐,用简明的表演动作不断表现音乐情绪。而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切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实践与创造、综合与渗透,从而激发学生练习小钟琴的兴趣。音乐教材的选择上则包括聆听演奏编创以及活动,选择新教材曲目时,考虑作品的思想性、民族性、艺术性,而对于歌曲则注重其可唱性以及欣赏性,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建自主合作平台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学关系,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声响一体、视听结合的教学服务,充分激发起学生演奏小钟琴的热情。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小钟琴演奏以及音乐创造的分量,启发学生在音乐体验中不断展开想象,发挥个性独特的作用。鼓励学生以自由组合、选择伙伴的方式提高参与演奏的积极性。搭建自主讨论的平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学习的方法,鼓励社团学生自主参与整个实践活动,并且从演奏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及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让学生可自由发挥,抑或即兴发挥,展开探究与创造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励性正向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信心和成就感,在教师的适当鼓励下,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多元实践活动,激发创造力

将小钟琴引入艺术社团,教师采取新颖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小钟琴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展示小钟琴艺术魅力,展示艺术社团成员的成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社团成员的艺术修养,提高团队凝聚力。参加学校的校园文化节活动,或者是校外小钟琴比赛、志愿服务活动等,社团成员经过技能的提升和艺术表现力的张扬,展现出良好的艺术修养,并且全情投入,通过演奏传递对小钟琴的喜爱之情。增强社团队员们热爱小钟琴的情感,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学习成果,在特定的节日中演奏,或者进行专场演奏,让学生进行表演,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喜爱。

通过开展小学艺术社团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使得作为音乐启蒙乐器的小钟琴,在小学校艺术的肥沃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陈娟.小学艺术社团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8(4).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