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28卜丽文
卜丽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中儿童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趣味性,认知性,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小学有个美好的童年,但儿童文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这需要教师对儿童文学足够理解,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力也有正确的认知,这样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而儿童文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深入,对小学语文的探索有着重要的輔助作用。那么就需要对儿童文学有更多的理解,明白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样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我国已有许多文学家对儿童文学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多多参考这些文学家的意见,将儿童文学逐渐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中。
一、精读儿童文学,明确儿童文学含义
儿童文学从字面意义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对儿童吸引力较大、可以满足儿童好奇心的一种文学。在小学阶段,孩子正处于对世界懵懵懂懂的时期,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对大千世界的未知有着极强的探索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儿童文学,对以后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童文学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少年儿童的精神境界。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这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对小学生来说,要一点点地引导他们了解这个故事,更要了解这个故事所表达出来的哲理性内容,教师可以课前提问,如果乌龟和兔子赛跑,谁会赢?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兔子赢,这时候引导他们诵读课文,他们会有惊奇的发现,而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乌龟和兔子比赛,兔子以先天性的优势可以赢,为什么会输掉比赛?从而引出哲理性的认识,做事要不骄不躁。可见儿童文学可以推动小学语文的发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感悟儿童文学,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教师要对儿童文学有充分理解,感悟儿童文学的作用与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水平和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儿童文学,将儿童文学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所想所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教师在博览群书中,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又可以将文学中的精华摘抄下来,为以后的授课做准备。感悟儿童文学的魅力,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
例如,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文中有一篇《蝉和狐狸》的经典范文,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是阴险狡诈的狐狸想吃掉蝉,便各种诱惑蝉下树,但蝉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自己。这篇课文是设计蝉和狐狸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斗争。最后蝉因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而自保。这样小学教师通过自己鲜明生动的讲解,既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哲理,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
三、重视儿童文学,推动小学语文发展
在家长和教师的知识误区中,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他们认为儿童文学富含的知识性不强,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一种娱乐性的工具。随着我国语文新课标的改革,我们会发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已经渗透了儿童文学,正是因为这种趣味性的儿童文学,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他们对学习的好奇心,才进一步推动了小学语文的发展。而儿童文学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儿童文学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学生也通过儿童文学体会到了自然的奥秘和生活的乐趣。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地位,推动我国文学长远发展。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牧童和狼》的伊索寓言,这篇寓言大概讲的就是牧童在放羊时骗村民狼来了,欺骗了几次,最后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村民不再相信,在这种情况下牧童既丧失了生命,又失去了信任。这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既教会了学生要诚实,又推动了小学语文的发展,因为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对语文学习有了更多的乐趣,对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了解儿童文学的含义,我们看到了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帮助小学生在玩中成长,也可以拓展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面,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精神境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儿童文学,既可以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又可以推动我国小学文学的发展,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生涯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敏.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9(33):122.
[2]冯广.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9(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