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1-07-28刘晓曼
刘晓曼
摘 要:项目化学习主要是通过项目设立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促使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对相关联知识进行记忆。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对学生阅读积极性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基于项目化学习,阐述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學习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项目化学习;小学语文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结合学生特点,科学设计阅读项目
项目化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科学地设计阅读项目,为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要与小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相结合,尽量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接受程度、兴趣、爱好特点,确保设计项目的趣味性。教师除了保证项目的多样性、趣味性之外,还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实际生活,跟自身的教学进度相契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籍完成项目任务。实施过程:将要讲解的阅读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具有特色的项目任务,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或者与同学之间交流探讨,逐步完成项目任务,之后向老师和同学展示项目完成的结果,并总结归纳项目实施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实施过程能够更好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这个教学任务进行思考。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部分内容,教师在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收集关于天然指南针的资料,设计相关的项目任务:在野外迷路了,可以寻找的事物包括太阳、树叶、北极星、竹子等,指导学生在课下仔细观察其变化。这些天然的指南针需要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与课文所学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这种实践性的项目化教学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项目化学习策略的积极引导
(一)特定情境的创设与构建
小学语文教师在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决定着项目的雏形以及结局。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项目规律寻找解决方式,之后构建项目化教学的完整体系。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需要教师开展策略性指导。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实际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利用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结合项目化学习模式,最好结合生活场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要让知识呈现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形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开展项目化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体验文本中更加深层次的作者情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会,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深层联想能力。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项目化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作者对文章人物角色性格、品质、特点的描述,从而获得深层次的了解,跟作者内容深处隐藏的情感描述产生共鸣。
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中,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对妈妈睡着时的样子是如何描述的,并在课下认真观察妈妈熟睡的样子,将其作为项目任务。语文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利用恰当的修饰词语来描述,如形容妈妈累了,可以写成“妈妈睡了,完全听不到外面小鸟的叫声”“妈妈睡了,看起来非常慈祥”等等,让学生对文章中作者精美的用词有深刻的体会,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静态词语,并从深层视角完成阅读理解。
三、组织完成项目化学习的总结
小学语文在阅读项目完成后,可能会在学生心中存在诸多疑点,他们面对这些无法解决的阅读问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回顾,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弱项,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头回顾项目的始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疑点,通过系统性的总结,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阅读项目内在的含义,并在以后的阅读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这些问题规避掉,克服阅读障碍。如此,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学生会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
四、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中采用项目化学习,有利于学生通过项目的科学设计和实施,完成项目的系统性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项目参与积极性,教师要科学地结合自身教学内容,合理地融合项目化学习,推动学生的阅读层次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1]雷程.探究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
[2]董博华.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