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节奏,悦动课堂
2021-07-28方飞飞
方飞飞
摘 要:音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小学音乐课堂中所讲的内容较为传统,并未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而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开展的基础,教师需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有效的节奏训练活动,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乐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活动
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和提高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通过节奏训练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整个学习当中,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让音乐更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了解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并开展有效教学活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展节奏训练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是借助传统理论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并不能够满足当前教学发展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需要融入全新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节奏训练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因此,开展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将节奏训练融入其中,以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开展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景,开展节奏训练
教学情景是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有效展现,我们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当中,就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小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快速进入节奏训练学习状态当中。
(二)运用游戏教学,开展节奏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融入游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入游戏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以提高教学带入感,提高课堂节奏训练质量。
音樂教学当中包含了较多的教学内容,而“16分音符”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在进行16分音符讲解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拍手游戏的方法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从而开展有效节奏训练活动。一名同学在听到音乐后需要通手语和口语描述的方式向另一名学生传递16分音符中所包含的音符,另一名同学负责接收信号,在接收之后做出相应的表演。通过游戏开展节奏训练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掌控能力。
(三)借助乐器,开展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涉及较多的乐器,而在小学教学中,老师会采用打击乐器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步投入整个训练中。
在教学过程当中最为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手鼓,老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会借助手鼓进行辅助教学,带领学生更好地感受乐曲的节奏感。当我们在讲解《嘀哩嘀哩》这一首乐曲时,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首乐曲当中,小黄鹂在尽情地演唱歌曲,小黄鹂所演唱的歌曲是可以通过手鼓进行展现。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至关重要,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有效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感知节奏,感受音乐的特殊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后期音乐学习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旭东.巧用故事 演绎精彩: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故事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9(23).
[2]葛卫兵.打造“活”“动”的小学音乐课堂:以《乃哟乃》的教学为例[J].黄河之声,2020(3).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生节奏感培养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19B6M1YZ64])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系扬州市教育学会2019年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小学生节奏感在艺术考试改革背景下培养路径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yjhkt2019108])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