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压力问卷的编制:兼顾普教与特教教师

2021-07-27席居哲于慧珠黄白金王陆静左志宏

上海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探索性特教维度

席居哲 于慧珠 黄白金 王陆静 左志宏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2.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0335;3. 华东师范大学涵静书院积极教育(中国)中心(PECA) 上海 200062;4. 辽宁省大连盲聋学校 辽宁大连 116011;5. 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政治部 河南洛阳 471000;6.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河南郑州 450000;7.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 200062)

教师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无论是普通学校教师还是特殊学校教师均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普通学校教师方面,徐长江[1]对中学教师的调查表明,52.1%的中学教师认为自己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邵光华、顾泠沅[2]对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认知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91.9%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师是有压力的职业,其中62.7%的青年教师认为教学中有很强的压力。另有研究表明,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其整体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3]。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无法承受压力的教师会选择离开,选择尝试另一份工作。

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群体中,王玲凤调查分析表明,有61.3%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压力,说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其中,女教师职业压力显著大于男教师,30—39岁年龄组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最为严重[4][5]。国际研究文献显示,在特殊教育领域,以下5种压力源在多数研究中重复出现:学生行为、工作负担和时间压力、工作环境、与同事的关系、学校风气等。Wisniewske将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源归纳为两大类别:特殊教育学校的结构和工作条件所带来的压力源、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模式。我国学者发现,工作负荷大和学生行为管理是普遍的压力源[6]。与此类似,张茂林、杜晓新[7]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182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特殊教育教师最大的压力源为学生管教,王玲凤[8]亦有同样发现。探讨特殊教育教师压力是促进该群体健康工作的重要前提。

那么,与普教教师相比,特殊教育教师压力特点是怎样的?对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有赖于一个可兼顾普教与特教两类教师群体的压力测量工具。但统览已有的教师压力测量工具,多基于普教教师群体开发而来,因此,将其应用于特殊教师群体,其测量的合宜性是值得商榷的。而已有的聚焦特教教师的测量方法,要么未经过严格的测量学属性检测,要么仅基于特教教师群体,所以谈论特教教师压力特点的研究,实际上存在因数据测量可能存在偏差而导致不合理推断的风险。考虑到研究界日益感到开发一套兼顾普教和特教教师压力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在普教和特教教师群体中具有普适性的教师压力测量工具。

一、 编制程序

(一) 文献查阅

项目组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普教和特教教师压力的测量工具,以为寻找普教教师压力和特教教师压力的并集(注意:这里不是交集)做准备。同时考察这些工具的维度构成,以查看两类教师群体的一般压力和特殊压力。在查阅和编制半结构化问卷时,研究者力求最大限度悬置已有的关于教师压力、教师群体的观念和看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已有研究者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其工作对象有着紧密关联[9]:面对有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的教师,职业压力相当突出,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往往缺乏控制感,工作繁重感严重;而对于从事学习障碍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其主要压力是缺乏教学材料,以及得到的社会支持过少;从事听力损伤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情绪问题严重,情绪耗竭导致工作积极性缺乏、对学生冷漠和麻木的情况屡见不鲜;从事语言训练和治疗工作的教师,职业压力普遍较大,主要因为工作量大,教学设备和资源相对不足、教学孤立感强;从事智力落后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较少。这提示,要测量和把握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的压力,需要在更上位的职业层次寻找测查的基点和指标。

针对普教教师群体压力的测查,多从压力源方面进行。国际上,Clark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源包括专业的不足、校长与教师专业的关系、同事关系、班级教学和常规指导、工作负荷重等[10]。在国内,朱从书、申继亮[11]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共有46道测试题,其实质是教师职业压力源问卷。这些压力源包括考试压力、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类、家庭人际、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六类。李虹[12]则析取了7种教师职业压力源,分别是人际关系、工作时间、岗位竞争、担心失业、师生关系、知识危机、工作枯燥。综观国际国内有关教师压力的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工作本身、职业角色、人际关系(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学校氛围以及家庭等是压力研究需要着重考虑的,这与早年Cooper和Marshall[13]提出的职场压力源之构成颇为类似。

本研究将有关特教教师和普教教师的压力研究相统合,生成了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二) 半结构化访谈

对10名来自某特殊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访谈。由校方提供名单,兼顾平衡了工作性质、工作年限、性别、职称、年级段、年龄等因素,由该特殊学校统一将名单发送到项目组。项目组成员与这些教师取得联系,考虑到成本和距离等因素,双方商定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访谈。为求访谈效果,双方在访谈期间进行了场地的安置,以确保访谈不受外人打扰,顺利进行。接受访谈时间在晚上,有些教师20:00开始,有些教师20:35开始,每人访谈时间把握在30分钟左右。

对来上海参加培训的10名普教教师进行了访谈,兼顾了所教科目、工作性质、工作年限、性别、职称、年级段、年龄等因素,研究者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的实验室完成预约访谈。访谈时间从每天16:30开始,每人接受访谈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访谈之前,接受访谈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访谈全程均有录音。访谈结束后,项目组成员对录音进行整理和编码。

(三) 问卷初稿编制、项目确定及试测

根据访谈结果和质性编码结果,编制教师压力问卷初稿。初稿问卷共有42题。初稿形成后,请6名心理学、教育学、测量学专家(各2名)和10名教师对问卷项目表述的合宜性进行审查,对表述欠准确或易引起歧义的项目重新进行表述,最后形成待施测的教师压力问卷初稿。问卷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1表示没有压力,2表示有点压力,3表示压力较大,4表示压力很大。

对来自上海和湖南长沙的117名(有效被试10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初稿试测,其一是让被试回答项目所述的内容是不是教师压力的合适检测问题,若不是该如何表述更恰当;其二是被试思考除了这些项目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项目,请被试予以添加。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访谈、审核程序可能造成的遗漏。结果发现,所有题项均被评定为可以测查教师压力的项目。项目组又请专家对被试的一些增添意见进行审核,吸纳了个别代表性的表述,并将其归并到已有的项目表述中,或对已有的表述进行重组,仍得到一个42题的问卷。

对来自辽宁大连、山东东营、河南洛阳、安徽合肥的210名教师(有效被试195名)进行了42题教师压力问卷施测,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FA)。探索性因素分析过程是:首先检查题总相关系数,未发现有低于0.30的相关项目;接下来采用主成分法,方差最大化旋转,以特征根>1作为因素提取标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接下来,删除项目数≤2的因素下所有项目、因素载荷明显横跨2个以上因素的项目、与其他项目同属一因素但语义和内涵明显不同于其他项目的项目。最后得到最终问卷,再次请专家对因素命名和每一因素下项目表述的合宜性进行逐一审查。

(四) 正式问卷测试

对来自上海、浙江、吉林、山东的161名教师进行正式问卷的测查。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以考察所编制的教师压力问卷的结构效度。其中,有效数据159份。

此外,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河南某市中小学中抽取260名普教教师进行测量,回收有效问卷共240份,所得被试中,共有男46名,女194名。另于大连市及河南某市的特教学校中选取110名特教教师进行测量,回收有效问卷共102份,所得被试中,共有男25名,女77名。数据用于对问卷进行进一步的效度验证。

(五) 效标工具

中国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CA)由席居哲等人编制,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聚焦中国人心理弹性的文化内核,在参考古今中外文献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量表共有20个项目,分为坚韧性、乐观性、自若性、执着性四个维度。该量表经过多次施测和修订,信效度指标优异,表现出良好的测量学属性。

(六) 测试过程

把教师压力问卷印制出来,采用纸笔测验方式,集体施测。测试时两位项目组成员在场,在被测教师答题前进行简要的答题说明,并宣读了指导语,强调测查数据的保密性,请被试教师放心答题。

(七) 数据管理与分析

质性分析通过录音进行整理、编码,在Word文档中列出编码结果。量化分析主要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和IBM SPSS AMOS 22.0进行,前者主要用于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后者主要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

二、 结果

(一) 教师压力问卷题相关情况

除去无效问卷15份,初稿测试有效被试为195人,教师压力问卷初稿测试题总相关情况见表1。

表1 教师压力问卷初稿测试题总相关情况(N = 195)

(二) 探索性因素分析

1. 一级探索性因素分析

项目组采用主成分法,方差最大化旋转,以特征根>1作为因素提取标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FA)。首先发现,KMO值为0.866,Bartlett球形检验的渐进x2(N=195,df= 190)=1677.396,p< 0.001,提示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再接下来,删除项目数≤2的因素下所有项目、因素载荷明显横跨2个以上因素的项目、与其他项目同属一因素但语义和内涵明显不同于其他项目的项目。最后得到含有20个项目的教师压力问卷。这20个问卷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系数(题总相关)r= 0.379 ~ 0.707,N= 195,p< 0.001。因素载荷情况见表2。可见,除在项目20的因素载荷为0.425(根据测量学标准可以接受)外,各因素在其项目上的因素载荷均在0.60以上。因素1到因素5的方差解释比率分别为14.589%、13.546%、12.019%、12.015%和11.976%,累积解释比率为64.145%,方差解释比率较高。根据各因素内涵及其构成,可将其分别命名为身心负荷、专业成长、课堂教学、社会支持和学生管理。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43、0.794、0.782、0.737和0.799,整体问卷的内部一致系数为0.899,提示问卷信度良好。其中,s24的项目表述原为“缺乏有效的教学设备和材料”,与其余三个项目的表述方式稍有出入,研究者认为宜将其改为“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备、材料)的支持”。

表2 因素载荷情况

2. 二级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探索本教师压力问卷是否存在二级因子,项目组以身心负荷、专业成长、课堂教学、社会支持和学生管理五个因素为指标,对其进行二级探索性因素分析。各一级因素间接两两相关r=0.258 ~ 0.563,N= 195,p< 0.001,一级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 0.578 ~ 0.796,N= 195,p< 0.001。结果发现,KMO值为0.802,Bartlett球形检验x2(N= 195,df= 10) = 277.217,p<0.001,提示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项目组采用主成分法,以特征根>1作为因素提取标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FA),结果发现,五个一级因素隶属于一个二级因素,即教师压力。方差解释百分比为55.319%,二级因子在各一级因素上的载荷见表3。

表3 二级因子在各一级因素上的载荷

(三) 验证性因素分析

1. 问卷20个项目的相关分析

对159份有效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问卷20个项目的相关矩阵见表4,不同颜色框内的相关系数反映了隶属各维度的项目的一致性情况,其中,“身心负荷”维度下项目间相关系数r=0.467 ~ 0.732,N= 159,p< 0.001;“专业成长”维度下项目间相关系数r= 0.400 ~ 0.604,N= 159,p< 0.001;“课堂教学”维度下项目间相关系数r=0.414 ~ 0.575,N= 159,p< 0.001;“社会支持”维度下项目间相关系数r= 0.272 ~ 0.477,N= 159,p< 0.001;“学生管理”维度下项目间相关系数r=0.395 ~ 0.578,N= 159,p< 0.001。总体上看,维度内的项目间相关系数多数大于维度间项目相关系数,提示该工具在测查上的区分功效比较明显。

表4 教师压力问卷20个项目的相关矩阵

2. 待验证的模型路径图

待验证的教师压力问卷模型见图1,教师压力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见图2。

图1 待验证的教师压力问卷模型

图2 教师压力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

3. 模型输出结果

利用软件IBM SPSS AMOS 22.0将所获159名教师的数据载入模型,运行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良好,x2/df= 1.453 < 3,GFI = 0.878, TLI =0.931, CFI = 0.940, RMSEA = 0.054 < 0.080,各因子标准化载荷0.54 ~ 0.82,二级因子以各一级因子上的标准化载荷为0.60 ~ 0.89,均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极其显著水平(p< 0.001)。不难看出,项目组所编制的教师压力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前面EFA所发现的问卷结构被CFA所验证。

4. 效度验证

(1) 描述统计

两类教师群体压力问卷得分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5。虽然教师压力问卷的5个维度均包括4个题目,但为与Likert 4点量尺相对应,使分数的含义更加明了易懂,表5中的维度得分是用每个维度的部分除以题目数(均为4)而求出的。独立样本t检验未发现总体上两类教师群体得分的显著性差异,t(340) = 1.031,p= 0.303。虽然如此,项目组发现普教教师在身心负荷压力维度上的得分显著大于特教教师,t(340) = 2.122,p= 0.035;普教教师在课堂教学压力维度上的得分上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高于特教教师,t(340)= 2.442,p= 0.015;而在社会支持维度上,普教教师的得分在统计学意义上临界低于特教教师,t(340) = -1.796,p= 0.073 < 0.10,具体见表5。

表5 特教教师及普教教师在职业压力上的差异

(2) 教师压力与心理弹性相关

相关分析表明,教师压力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在普教教师群体,两者相关r= -0.189,N= 342,p= 0.003;在特教教师群体,两者相关r= -0.308,N=102,p= 0.002,提示教师压力测量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三、 讨论

(一) 教师压力的构成:兼顾普教与特教的结果

本研究通过严格的问卷编制程序,研制了一套可同时用于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的压力测查工具。通过因素分析发现,教师压力主要由身心负荷、专业成长、课堂教学、社会支持和学生管理构成。具体而言,身心负荷指向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专业成长指向职业发展和生涯意愿;课堂教学重点在于教不会、育不果,教学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社会支持反映的是家庭、学校的人际支持及资源支持;学生管理主要在于学生问题引发担忧、家长不配合等。这些压力同时在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群体存在。由于工具研制基于两类教师群体,这为探测两类教师群体压力的特点提供了测量依据。

本研究所发现的教师压力,与前人研究既有一致之处,亦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比如,教与学的张力表现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压力,生活与工作的张力表现在职业成长的压力与身心的重负荷等[14]~[17]。但也发现了不同之处,此前的多数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是一个独立的因子,包括同事关系或家庭关系等,但本研究发现,这里的人际关系强烈地指向社会支持,具体来说,是人际关系、他人支持和组织提供的资源与材料等的集合,这构成了教师的另一种独特压力形式。

(二) 教师压力问卷的心理测量属性

此20项教师压力问卷,经历了科学严谨的编制过程,从访谈到编码、从初稿到定稿再到最终稿,项目组基于文献查阅、一线教师的访谈记录、专家意见和数据测查结果,经历了完整的心理测量学检验过程。无论是内部一致性信度还是结构效度方面,均属良好。特别是,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后,又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无论是质性的材料还是量化的统计结果,均一致地提示,本工具在兼顾普教和特教教师压力测量方面,将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以上教师压力问卷简称为SQT-20,为英文20-item Stress Questionnaire for Teachers的缩写。

(三) 进一步研究设想

后续的工作是,通过对两类教师群体的数据收集,在进一步探讨教师压力问卷准则关联效度的基础上,具体探查和分析特教教师压力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影响后效,发现那些对压力和职业绩效(比如职业倦怠)的联结起中介或调节作用的保护性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对这些机制的深入分析,探求消解教师压力不良影响的教育管理策略,从而为改善教师的应对资源、提升他们的教育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证据。

猜你喜欢

探索性特教维度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同样的阳光雨露——特教教师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