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策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1-07-27安银娥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5期
关键词:应用实践古诗词教学共情

安银娥

摘 要:进入初中阶段,语文的学习更加注重抽象化的理解。古诗词发展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和鉴赏价值。通过以“共情”策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例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共情”策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用实践

初中阶段的古诗词学习多是注重诗歌的诵读、理解和赏析为主。古诗词与白话文不同,不但语言较为精练,而且一词多义,其中蕴含的情感较为丰富。“共情”策略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感受古诗词中的不同情感,有助于将古诗词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共情”策略的相关内涵

简单来说,所谓的“共情”主要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作者创作时的精神世界,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利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将一些较为难懂的诗词简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基于这样的变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探究,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特别是一些较为经典的诗词,在“共情”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升华,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1]。

二、“共情”策略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

“共情”主要是指情感的交流和传递,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将自身的情感意识与文章结合,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义,深入文章当中,注意力被有效地集中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诗词赏析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

(二)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以自身的意识开展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和发展特性,教学中多会发现学生与教师“脱节”,课堂间的交流过少,教学的内容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习水平下降的现象[2]。利用“共情”策略,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不断地进行交流、赏析,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生所欠缺的点,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加强交流,使教学的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三、“共情”策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搜集资料,引发“共情”

首先,在开展此教学模式前,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适宜的文章,根据选定的古诗词进行讨论学习,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内容、作者的簡介、写作的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学生在自主搜集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统计结束后,依据搜集到的内容进行诗歌的赏析,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例如,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使至塞上》为例,首先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相关内容,如作者的《相思》《鸟鸣涧》等代表作,诗词主要写了作者在边塞的所见所闻,创作此诗的背景是作者被朝廷官员排挤,慰问西北边塞的士兵。通过其中的落日、大雁等既表现出作者此时内心的激愤,又体现出边疆战士不畏艰苦的精神。通过了解诗词的相关资料,可以将学生的身心集中到课堂上,有助于开展教学。

(二)模拟情景,强化“共情”

现阶段的学生受到社会发展变革的影响,思维更加活跃,为保障教学质量,发挥“共情”策略的最大效用,教师可以模拟相应的诗歌情景,使学生的身心都融入其中,强化情感的共鸣。还是以上述诗词为例,可以让学生自主演示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征蓬”了解作者此时的孤单,教师在大屏幕上放映较为落寞的视频,并配合适宜的音乐,使表演更具冲击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感受大漠、孤烟、落日所表现出的情感,强化对文章的“共情”。

(三)赏析文章,巩固“共情”

通过以上两种教学方式的引导,学生对诗词已经掌握得较为扎实。继续引导学生赏析文章,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学生的感同身受会更加明显,在深入学习文章时,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3]。在表演结束后,学生对本篇诗词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融入诗词中,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虽然文章中多是表现作者落寞、激愤的心情,但是通过全文的学习,可以了解大漠不仅代表了作者孤寂的心情,还体现出作者在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色后产生的豁达情怀。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整篇诗词“吃透”,从而完成巩固“共情”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翠云.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5):42.

[2]曹年国.文本细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11):124-125.

[3]林淑惠.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应用探析[J].名师在线,2019(6):7-8.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初中文言文活动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21]GHB105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应用实践古诗词教学共情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