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游戏活动策略研究
2021-07-27宿振峰
宿振峰
摘 要: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课时少、比重低,对于升学的帮助也不甚大,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新课改对初中美术教学的要求,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好美术、爱上美术。
关键词:美术教学;游戏活动;策略研究
美术教学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教学中,美术学科的设置极为重要。受全国各地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不同限制,美术学科的应用质量也参差不齐,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令人担忧,因而教师如何使学生爱上美术、上好美术课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游戏活动,是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好学的最有用的方法。
一、分析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方面是初中学科数目变多,班级环境也有所改变,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家长态度的转变、学习压力的增加等,使刚刚从小学生转变为初中生的学生难以适应,而面对如此繁重的课业任务,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本是放松学生、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兴趣的学科,很难使学生提起兴趣,加之课时少,教师不够专业,设备不足的情况层出不穷,循环往复,初中生对美术学科只是敷衍、应付的态度,教师也难以靠自身之力改变现状。另一方面是受学生家庭、社会需求所影响,学生家长大多给学生报名参加辅导班、特长班,忽视学生本来的义务,一味地相信成绩能改变一个人,这也是素质教育很难实施的一个原因。
二、研究游戏活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美术知识
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穿插游戏活动,通过趣味性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了解美术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文化熏陶,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活动四——“快餐盒、塑料瓶造型”这一节内容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开始前用PPT展示数据和视频资料,告訴学生如今快餐盒和塑料瓶的污染、废弃以及回收情况,并把利害告诉学生,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环保意识,之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游戏比拼,谁的作品更有创意,谁就能获得教师给予的奖励;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倡资源利用和废物二次利用,充分地开发思维,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2.创设环境,激励学生创设游戏活动
教师除了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活动,也可以通过创设环境的方法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创设活动要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自主创设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学生的兴趣特点,从而明白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的创设,教师作为指导,使教学内容在游戏中进行体现,使美术内容很好地贯彻到学生的生活、游戏当中。
3.游戏活动检验学习成果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游戏活动,虽然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容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完成。因此学习成果的检验就非常重要、单一用成绩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通过游戏活动对学习成果检验,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够使学生不厌烦美术作业。同时还能够激励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美术作业,使学习成果在学生家庭、生活当中体现出来。
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活动——“校园的春天”这一主题中,通过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校园中寻找春天的足迹,找出最能够代表春天的事物。之后教师在全班同学的作业中进行优秀作品评比展示。通过比赛的形式,能够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在寻找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有利于美术素养的形成,也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使游戏活动高质量地完成应用美术教学。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使游戏活动贯穿美术教学始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发展美、创造美、保护美。游戏活动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对学校改革有积极作用,也适应了教育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崔粉霞.绘本阅读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初探[J].学周刊,2021(3).
[2]张幸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绘本阅读的价值研究[J].新阅读,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