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探究
2021-07-27黄源军
黄源军
【摘 要】高中历史知识内容涵盖较多,课程体系较为复杂,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感觉体系零散且很难记住相关知识。对此,思维导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在长期学习中只要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历史学习起来就显得非常轻松,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形成直观的图像,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积极意义,对解决应试教育中机械重复记忆的困境提供借鉴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导图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42
近年来,我们可以通过反思感受到课上所授知识与高考存在差距,而平时所学的知识与高考试卷联系欠佳。雖然许多教师都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但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大部分教师在实践中依然选择传统的讲授法。这些教师通过考虑提高学生的成绩、课程的进度安排选择教学方式。在历史课外知识补充情况及补充形式方面,大部分教师能在课上介绍课本之外的历史知识;在这些教师中,很多教师仅用口头介绍,极少部分教师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详细展示相关历史背景。由此可知,想要解决问题必须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纵观近两年的考题特征,命题人不拘泥于教材内容,不追求知识点的覆盖率,秉承谬误要纠正、空缺要弥补、亮点要发扬的出题态度,目前的教育认知很难达到命题者的学术境界。就怎么考与怎么教而言,高考大多采用材料命题,进而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历史事实的理解,用材料创设特定情境,考查相关结论。虽然了解材料教学适应当今考情,但并没有深入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作为历史课堂的重点,而这恰恰是当下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史”指“史料”和“史实”,“论”则指历史结论,是人们对某些历史内容的理性认知,是人们历史的结晶和见解的研究和阐释。历史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对方法规定的内容之一是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在教学中达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每一个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用敏锐的洞察力积极主动地探索,唯有拥有牢固的记忆方法并配置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使知识在学生记忆中根深蒂固。历史课程的学习是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再到理解历史,最终达到解决历史问题目的环环相扣的过程。
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发现记住历史知识非常困难,对于各种琐碎的知识很难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更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每当学完整本书的时候发现知识体系零散,甚至不知所云,归根结底在于学生不能将各种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将课本与拓展有效结合起来,才是攻克考纲的良法。建立起基本框架,在此之上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填补,筑牢基石并不断延伸,这种办法一是可以解决高中历史知识较为零散的现状,将各种知识按照一定体系进行有效串联,做到“提起一串,丢下一片”。二是可以在高中繁杂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增强感官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应该占有其一席之地。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激发学生思维方面的无限潜能。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旨在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分别构建好知识的“骨骼”和“血肉”,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梗概,同时能够将整个历史体系串联起来,构建起正确的时间轴,将相应的知识填充到正确的所属范围内,使学习重点明确,提高复习效率,形成完备科学知识体系,并将思维导图的思维模式广泛应用于复习阶段。在完成构建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将历史知识逐渐内化,能够有效提高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文科的学习纷繁复杂,所涉及的知识广度与宽度无边无际。思维导图使学科内容脉络清晰,框架明了,无疑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开辟了一条捷径。纵然知识体系庞杂,但总归有相应的逻辑体系贯穿其中,若能使学生通过自己构建出历史课程的思维导图,结合课堂扩展,相信学习效果一定会形成质的飞跃。
一、思维导图在当今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20世纪60年代,思维导图的概念被人们所熟知,提出者是英国教育学家巴赞,思维导图是使大脑呈现放射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又被称之为“脑图”,是21世纪全球性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图像化,这种图文并重的思维技巧对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引导作用,它的存在相当于探寻到开启大脑潜能的钥匙,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世界。正是因为如此,思维导图在世界上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和科研等多个领域。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和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文字、词语以及语言的认知能力逐渐完善,但同时也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智力种类可以具体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记忆力基于生理情况的体现;晶体智力则体现为经过后天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预习阶段,还是复习阶段都能对记忆强化有重要帮助。现阶段是学生流体智力不断提高的关键期,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例如,不同时期的历史事实,利用时间轴可强化对于特定时期历史事实的归类整理,再对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发现任何事件的发生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对所学进行分类与记忆,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按照思维导图的逻辑顺序进行关联记忆,从而达到使学生对知识记得牢又快的目的。同时,以思维导图作为主要复习手段,还可以将历史知识相关的枯燥文字转变为可视化的记忆内容,使学生最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知识形象化记忆的学习乐趣。改善传统历史教学课堂的不足,利用思维导图与晶体记忆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并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不重不漏的教学目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首先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就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学生学习历史往往存在以下两种现象。第一,在相关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只对书本内容及书本所涉及的特定时间段的历史知识比较重视,对于课本之外的时代背景了解不足,因而对课本内容只是片面了解,而对整个历史的大环境欠缺相应的理解和体会。文科教学是掺杂着感性因素的教学,对于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大环境当中,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产生一定的共情,这样就体现出学生很难从全局的角度去掌握历史课程的内容。第二,对于许多历史事件的意义还有启示,尤其体现在试卷上,在题干中出题直接、明显,学生自然而然能完成作答,一旦题目变换说法,学生就很难抓住题眼,找不到问题的核心所在,而这恰恰体现出了在日常学习中的弊端。根据上述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学生处于哪一种情况下都很难学好历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让他们了解思维导图,更要培养他们养成构建思维导图的习惯和意识。
其次,高中歷史教材按照古代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做好划分,历史是紧随时代的脚步发展的一门学科。因此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史实,用不同形式思维导图对其进行构建,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利用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以及不同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归纳整理,可以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角度,既能做到不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强加于他们本就不够完整的知识体系当中,也能够使整个历史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掌握这种方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教学实践表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复盘,将思维导图充分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思维导图是当前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方式,可能对学生在多方面能力的培训稍有欠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使历史知识更系统化,并使知识框架的构建取得明显效果。若想要全方位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突破瓶颈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式使他们形成思想观念。
(一)多角度备课,引导思维多元化,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思维已经逐渐成型的情况下,让他们养成构建思维导图的习惯无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但无论学生处于怎样的阶段,让他们学习掌握思维导图这种形式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那么如何让他们形成这种思维模式呢?首先备课要多元化,依照授课内容做出课程大纲,再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思维方式,尽全力在备课阶段下足功夫。接着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将课程的重点突出展示出来,然后给予一定的方向引导,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对所学内容产生一定的联想,对整个知识体系的脉络以及重点有个清晰的认知。不能局限学生创作思维导图的形式或者所呈现的内容角度,一定要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去设计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带有个人特色的思维导图。展示出不同的风格、布局,同样要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让学生对他们设计的思维导图进行一个汇报整理。之后教师在课后的时候,既可以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挑选出优秀的思维导图让其他同学作为参考,这种互相借鉴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知识架构的过程。
(二)多形式结合,辅助理解,共同促进
仅仅只注重思维导图对于教学来说也是有欠缺的,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当中,同样也发现思维导图有它的弊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将思维导图与概念图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对考纲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架构体系,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发现每个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每节课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进而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他们具有的共性问题作出切实的指导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对各部分内容有更加全面的理解,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记忆的作用。取长补短,师生双方都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对知识有新的理解并进行相关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深拓展不仅可以使书本上常规的东西生动灵活,而且还有助于教师教学科研,同时对学生的自我反思、自律自省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要格外注意概念图的教学,初次接触概念图的时候,学生往往难以区分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强调辨别二者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一开始接触的时候便对主次概念的区分有明确的意识。针对不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比如初次设计概念图之后让学生对其中的错误部分进行更正,逐渐了解熟悉之后不给予任何提示,让他们将空白的部分填充完整,并让他们在课后的时候进行整理分析,思考错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方法探讨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使这种学习方法在学生的思维中萌芽,提高教学效益。
(三)教学互评,营造向上新氛围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从侧面观察到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色,用此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课前对课程的设计图,包括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与课堂相关的各项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所绘制的原图及时对课上生成的新内容进行修改。授课结束后或者通过听课得到的启发创作或改进思维导图。对不同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完整的思维导图,能够从各个方面去展示一个教师的学识涵养完成对其教学质量测评,也可以进一步全面评价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展现教师的学识水平、基础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对现代化教育水平的理解程度。这对教师知识架构的广度深度是极大的考验。从中也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科学,是否逻辑紧密且具系统性。
相关研究表明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学生心智能力的利用程度的考查。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就是依据学生原本对知识的认知和当前所处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情境的体现。通过这些在学生头脑中相互融合、综合起来对某些内容进行分类总结、梳理组织,建立起相关的联系不断形成属于自己认知的一个过程。帮助学生理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判断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成果,在课中协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和其思维过程,确定其能够完全理解课程所授知识,不能完全理解的知识以及完全不能理解的知识。在课后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辅助学生回顾并复习所学的内容对自己的学习程度有个基本的认知,尽快查缺补漏。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不仅仅适用于高中历史的教学,在众多的研究数据中表明,思维导图同样适用于个人、企业乃至家庭。因此,我们可以将此种方法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它能够成为一座桥梁将课前思考的成果和课后反思的总结结合。在笔者看来,整个教育过程中思维导图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制定措施方案,思维导图从辅助的位置满满占据到重要位置,逐渐培养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意识。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纵然我们深知将一个突然出现的方式插入我们现有的教学方法中,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我们要坚定教书育人的信仰,秉承教育的理念,拓宽教育思路,力争培养出栋梁之才。在循序渐进的新的教学方式中,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对于教学效率、学习效率提升大有裨益,即便是一开始存在一定的接受困难,但要相信,持之以恒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满意的回报,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学习中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建忠.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6(01).
[2]沈建强.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J].浙江教育教学,2009(6).
[3]刘悦.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