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研究
2021-07-27苏子红
苏子红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对学生未来的价值取向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小学是学生思想和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时期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角度出发,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进行学习。本文结合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理念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议,帮助小学德育实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 实效性教学 理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9.023
德育教育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下,在学生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德育教育成为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小学教育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智力发展,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小学阶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发挥德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围绕新课改和素质化教育的大背景,结合学生的实际,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升自身的素质,重视学校和家庭的联合教育,不断提高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的一个阶段,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世界的认知还很模糊,任何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改变他们刚刚形成的道德观,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走向。此外,小学生潜力巨大,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继承者和中流砥柱,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小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判断,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德育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优秀传统和优秀文化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必须引起重视。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都是智慧的结晶,经过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检验,只有把这种优秀的文化传递并发扬下去,才能培养出国家的栋梁。
二、小学阶段德育课程开展面临的困境
(一)教师对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有限
在当前小学阶段,德育教学缺乏相关的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很多学校只重视智育教育,有的教师和家长也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无形中造就学生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思想品德较差,在学校不尊重教师、欺负同學,在家里好吃懒做,和家长顶嘴,丝毫不理解父母的辛苦。
(二)缺乏多样化的活动开展
在当前的德育教学中,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大多是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传递,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一定的了解,缺乏相关的实践活动,缺乏多样性的形式,单纯地依靠课本相关内容。仅仅借助教师进行思想的传递,无法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加上缺乏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无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联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德育教育的知识理念都存在于学生的思想层面,无法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多样的德育活动对德育有深刻的认识。
(三)德育教育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当前,德育教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相关的内容都停留在浅层面,主要是围绕理论和浅层教育所开展,没有深层地将各种理论知识融入其中。没有结合相关的内容使德育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让德育教育真正发挥成效。德育教育没有到位,会使一些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比如,现在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有的新媒体也给我们输入了不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或者消费观。一些小学生在观看这些内容的时候没有家长的引导,会在观念上受到影响,是非观念不清,容易被带入歧途。
三、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注重师德培养,通过以身作则,让语言有更多的传递方式,围绕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所在。[1]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模拟场景,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结合现实新闻报道,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一)提升教师素质,重视家校联合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开展德育实效性教学,教师自身的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要想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第一,学校应该重视德育教学,选拔一些品德素质较高的教师加入教学队伍。通过定期开展讲座或者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与学习,给教师提供德育教育培训的平台,不间断地提升教师的素养。第二,教师自身也要重视德育教学,对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相关理念要有科学的认知,并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调整教学手段,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教师要多关注自身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在给学生传递各种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将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接受,对德育教育有更深刻的认知。[2]小学生都喜欢模仿,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从而影响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给学生传递错误信息,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观,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
学校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小学生年龄较小,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年龄的跨度比较大,因此学校在进行实际的教学中要保证实效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比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计划,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教育他们遵守道德,辨别是非;中高年级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引导行为的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然后再实施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让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德育教育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家庭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堂。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比如,教师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把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传达给家长,让家长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愿意配合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然后教师再把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告诉给家长,让家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渗透和教育。家长要发挥好模范带头的作用,如家长想让孩子做一个懂孝道的人,自己就要孝敬父母,要做好学生的表率,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不管是在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还是在课外实践中,教师都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培养。比如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可以把文化课和德育课结合在一起,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让他们理解“五壮士”之所以会这样做的原因,从而学习他们的爱国之情,也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受到德育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公德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中,重视对教师的管理,轻视对学生的管理,重视统一的标准,轻视每个人都有着个体的差异,重视活动的形式,轻视教育的质量,重视程序,轻视策略……这些问题都很难真正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转变教育的理念,既要抓好智育教育,也要重视德育教育;要对德育教育的形式进行优化,克服形式主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不同,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才培养观要正确,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学生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还要有正确的目标和计划,比如要从德育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入手,根据国家的要求调整目标,提升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关心别人,慢慢学会为人处世的哲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既要有竞争意识,还要有合作精神;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承受的能力,面对挫折或者困难时可以自强、自信,有顽强的意志力。
(三)基于实际,引入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关心祖国的未来发展,牢记自己的使命,了解祖国历史,展望祖国未来。
1.立足学生实际,召开爱国主义班会。在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有极大的好奇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实际,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班会中,教师以新中国的成长为主题,让学生开展班会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工调查,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和不易,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的知识是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而不是被动传递给学生的,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及探索心理。在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教师应借助视频等现代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一步一步在强大,由此产生爱国主义情怀。
2.结合日常生活,帮助学生感知爱国主义。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帮助学生感知爱国主义。小学生的生活经历非常少,生活经验也严重不足,直接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学,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就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爱国主义。传统的德育教育开展过程都是以理论传递为主,但是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在听到这些理论知识之后会觉得非常不理解,这就无法让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展现爱国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都比较喜欢看电影,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的教育影片,利用电影帮助学生从感官上调动对爱国主义的热情,更深刻地起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洪水侵袭河南,借助疫情中的“逆行者”事迹和救灾事迹可以给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最鲜活、最生动的材料,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在和平美好的当代社会,有些学生甚至不懂疫情是什么,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些“逆行者”之所以一往无前地前往前线,和病毒斗争,面对危险、面对牺牲毫不畏惧,都是因为个人的爱国主义以及强大的责任感。可以以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举办手抄报绘画比赛,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创意设计。这些措施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油然而发地萌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爱国主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落实到实处,创造学生亲手制作爱国手抄报的机会。在学校每周一都有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国旗下的演讲,在演讲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防疫抗疫等情况,对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围绕根本,明确榜样的力量
借助榜样的力量,通过共同游戏、共同学习等让学生在交往中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道德健康。小学生可以在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中更自觉、更有效地构建自己的德育结构。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对积极行为的反应中,同伴会做出积极的回应;对消极行为的反应应该是否认、厌恶和拒绝的,让学生在其中不断学习提升[3]。
1.多样实践活动,实现进步提升。在小学阶段,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就需要小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来享受体育的快乐。以足球运动为例,在开展足球运动时,学生需要分组,并结合相关的战略战术来进行体育锻炼,在五人足球活动中,两队的学生要分别结合自己的情况,安排好前锋以及守门员的适当人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队伍赢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各个团队成员的配合,如果没有配合得当,就会导致足球比赛最终无法取得胜利。在配合之余还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在赛场上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够在规则范围内进行体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学会合作交流、规则竞争等诸多的道德习惯。
2.明确规则要求,助力进步提升。在小学德育课教学中开展文明的竞争对手活动,使用文明的光荣榜和文明检查员来建立一个平台为小学生提供反馈道德行为,引导小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摒弃不文明的行为,并能够及时反馈。这样可以有效激励小学生纠正错误行为,并且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加强道德教育知识,最终融入集体生活中。在小學生的学习过程中,班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发展都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如果只是通过普遍性的课堂教育,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在班级中教师要针对这些不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学习他人的品质,不断提升自己,在班级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选出德智体美劳都表现优异的学生,让他们组成班级督查员,在班级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相关的记录。在学生的记录下,同龄学生的表现也更加全面地呈现在教师眼前,能够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善这些不良习惯。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是对学生三观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德行品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本文围绕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教学理念和方法展开研究,对于当前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方法,将爱国主义引入其中,让小学德育教育更有深度和广度。借助多样的活动,让德育教育全面开展。教师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在多方的配合下,推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振立.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J].中华少年,2019(02):100.
[2]陈志合.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探究[J].家长,2019(31):79.
[3]钟伟梅.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8(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