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1-07-27曲彩霞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曲彩霞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各项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此达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开展,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应根据语文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字词句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汉字和词语,与此同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并合理地搭配字词句,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以《乌鸦喝水》教学为例,本篇课文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一篇课文,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应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确定语言建构与应用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是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2个字;二是初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是了解课文内容。前两个教学目标属于语言建构与应用方面,与此同时,识字、写字,读准课文的字音,读通句子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这篇课文讲给学生听。当朗读到本课要学习的生字时,教师可以重点强调读音,以强化学生的印象。教師朗读之后,提出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哪里看出来乌鸦口渴了?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且指导学生如果遇到不会的字和词语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学生交流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二、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能力与学习习惯是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等,这对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可以依托小学语文课文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

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师首先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接下来,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自学课文的任务和要求,具体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通过自主交流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点拨学生,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学生讨论结束之后,进行课堂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进行适当的总结,进一步强化重难点知识。

三、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收录的课文内容都具有较高的鉴赏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也是核心素养内容之一。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以教学《匆匆》为例,该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对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本课,感受课文中彰显的美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加强学生对本课内容理解的同时,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首先,教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通过通读课文,注意词语和语句,初步了解本篇内容,思考“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其次,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此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语文能力与学习习惯、语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以此达到语文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喻越.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9(2):16-18.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