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评价

2021-07-2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孕囊包块肌层

姜 莲

(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重庆 40400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属于目前常见的一种剖宫产并发症,随着目前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此病症发病率升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后,患者会出现子宫肌层、绒毛层粘连,甚至还会引起子宫破裂、出血等,而此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过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后孕囊于瘢痕部位着床,故其也是目前较难处理的一种异常妊娠,对母婴健康有极大地威胁[1]。因此,尽早对其开展有效的诊治非常重要[2]。目前,临床采用了超声诊断此病症,实践发现,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方式用于子宫瘢痕妊娠中,对提升诊断符合率具有积极作用[3]。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是在高频率下进行检查,可以在高清晰图像下观察病灶,具有操作方便、无辐射、价格低等优点,且在三维超声检查中,高分辨率下可以快速取得轴面的图像,在瘢痕妊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方式展开分析,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的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月年5月—2020年5月接收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300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5~38岁,年龄中位数为(36.55±4.21)岁。妊娠距上次刮宫产术时间为1~5年,平均(3.25±1.16)年。

纳入标准:经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中诊断标准确诊病情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有过剖宫产手术史者;血尿β-HCG阳性者;妊娠期在4~12周者;有腹部疼痛、阴道出血、停经者;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精神功能障碍者;不配合研究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意识不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无家属监护者;非自愿参与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经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检查。选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迈瑞Mindra DC-N2S),探头为腔内容积探头,频率5~9 MHz。患者取截石位,排空膀胱,将避孕套套于超声的探头上,并于其上涂抹适量的耦合剂,从阴道内置入穹窿处。先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子宫与其附件的情况,在子宫的矢状面、横切面对子宫切口与妊娠囊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了解切口处的肌层的回声,观察妊娠囊的结构与形态,如观察原始的心管搏动、胚芽等,同时观察血供的情况[4]。之后再行三维超声检查,对容积的取样框进行调节,定位感兴趣区,做断层扫描,调整好X、Y、Z轴的平面,观察二维超声。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确诊率比较

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确诊率为63.3%(190/300);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确诊率为98.7%(296/300)。确诊率相比,阴道三维超声明显高于阴道二维超声,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阴道二维超声与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确诊率比较

2.2 比较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手术病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手术病理(例)

2.3 经阴道三维超声表现

孕囊型:子宫的大小正常,或是稍有增大,超声发现宫腔与宫颈管没有妊娠囊,子宫下段肌层出现回声,形态为圆形,可见卵黄囊与胚芽等。包块型:子宫的大小正常,子宫的内膜出现增厚,超声表现出宫腔、宫颈管有没有孕囊样的回声,子宫的下段有混合性的不均匀包块,回声不均匀,有液性、实性共存征象,并向浆膜层突出,前壁肌层变薄。宫腔下段孕囊型:子宫的大小正常,多数的孕囊处于子宫腔内,少数处于下段的深入瘢痕切口处。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属于异位妊娠,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认为其的出现主要是子宫基底层、肌层在剖宫产手术时被破坏,中断了其的连续性,对肌层的血供产生影响,故而在愈合中破坏了肌层的修复效果[5]。当再次妊娠后,如孕囊着床于裂隙处,妊娠的组织会进入到子宫的基底层,并于下段肌层与组织着床所致。当妊娠女性出现此病症时,早期无表现,诊断困难,但如果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在接下的妊娠中会出现胎盘植入,甚至会出现子宫破裂的风险,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因此,尽早诊治非常有必要。

目前,临床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主要采用超声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检查,其在检查时,探头可贴着阴道的穹窿、宫颈进入,在对其观察的同时观察附件情况,且不会受到肠气与腹壁的影响,分辨率较高[6]。其与腹部超声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且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其不仅可以取得X轴的信息,还能了解到Y、Z轴的信息,在诊断此病症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定位功能良好,有助于了解包块的大小与形态、部位等,可提升诊断符合率。此外,在三维超声检查时,可以用容积的数据,快速对感兴趣的切面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妊娠组织包块与子宫切口的关系,还可以从多角度对妊娠组织、子宫下段肌层的距离进行测量,进一步提升诊断符合率[7]。本研究显示:确诊率相比,阴道三维超声明显高于阴道二维超声,差异显著(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与手术病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会表现出子宫正常,或是略增大,子宫的内膜厚度增厚,如包块组织处于子宫中的下段切口,则说明子宫的前壁下段肌层变薄,还会出现妊娠包块征象,且血供较为丰富。由此说明,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时,可以观察瘢痕妊娠者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医生合理评估与选择相应的诊治策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虽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敏感度较高,但对于体积较大的包块,仍有一定的检查局限性。故可在此时结合腹部超声检查,从而了解病灶的具体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提升诊断效果[8]。另外,虽然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仍有4例诊断不佳,经相关分析,发现此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因对患者的病史不了解,相关检查结果也不了解所致。因此,需要在超声检查时,先要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与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等,结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结果,以此来提升诊断符合率[9]。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者,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孕囊包块肌层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颈妊娠2例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B超检查诊断早孕的临床意义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