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动态MRI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价值

2021-07-26李坤关江文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线片椎管体位

陈 韬,李坤关,江文彬

(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广东 梅州 514100)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一种颈椎间盘退变导致周围部位骨、软组织继发改变的一种疾病类型,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颈脊髓受压和颈椎管狭窄等体征和临床症状[1]。CSM约占颈椎病患者总数的10%~15%左右,且中老年人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方式治疗,但患者术后整体预后不良,并会对其运动能力和正常工作、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诊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210例颈肩部疾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主诉颈肩部不适患者70例为第一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为(50.5±20.5)岁,临床体征和症状检查符合但MRI检查无异常患者70例为第二组,男35例,女3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为(48.2±19.1)岁,确诊的CSM患者70例为第三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49.0±21.0)岁,三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接受MRI和CT技术检查,本研究所用设备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 Bright Speed Elite Select)CT,飞利浦Philips DR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以及MRI扫描设备使用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Magnetom Avanto I-Class, Siemens)1.5T系统,其中,X线片检查方法:利用侧位片对患者的椎管矢径和颈椎前凸角加以观察和检测,计算其椎体/椎管矢径的值。MRI检查方法:全部观察对象均以平卧位接受中立位MRI扫描,在受检者颈下放置自制的体位变更支架I,使其保持颈部的屈曲状态,让胸骨和下颌部尽量贴近,进行过屈位扫描检查,同时,在患者的肩部下方放置自制体位变更支架Ⅱ,将颈部尽量后伸,并进行过伸位扫描检查。

1.3 观察指标

(1)通过X线片技术对两组患者的前凸角、椎管矢径、椎体与椎管矢径比等观察指标情况进行测量分析。(2)通过MRI影像学技术对两组患者中立位、过伸位、过屈位等不同状态下,椎管矢径、脊髓矢径与软组织椎管中矢径比率的MRI表现情况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加以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X线片检查与JOA评分结果比较

第一组患者的前凸角、椎管矢径、椎体/椎管矢径均明显大于第二组和第三组,且其JOA评分结果也明显高于第二组和第三组,三组观察对象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X线片检查与JOA评分结果比较(± s)

表1 三组患者X线片检查与JOA评分结果比较(± s)

?

2.2 三组患者不同体位MRI检查结果比较

第一组患者中立位、过伸位、过屈位MRI检查的椎管矢径均明显大于第二组和第三组,而其不同体位下MRI检查比率则明显小于第二组和第三组,三组观察对象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不同体位MRI检查结果比较(± s)

表2 三组患者不同体位MRI检查结果比较(± s)

?

3 讨论

颈椎病指的是颈椎间盘发生的继发性或是退行性椎间关节病变,以及相关血管、神经、脊髓损伤等一系列的临床体征和症状,CSM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类型之一。医学研究结果证实[2],CSM的高发人群为50~70岁群体,约占病例总数的50%以上,且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CSM患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和特征,隐匿性较强,这也增加了疾病诊断的难度。对于已经出现脊髓功能异常的CSM患者,其治疗后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较低,患者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且随着疾病发生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也会更加严重[3-4]。

MRI、CT、脊髓造影和X线片等均为当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CSM检查和诊断方法,也是患者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不同的技术分别存在优势和缺陷,其中,MRI检查具有损伤程度较低、对患者产生的辐射较小、组织分辨率更高、多方位成像等优势,因而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技术[5-6],但患者检查过程中辐射风险较高。因颈椎部位的活动度和活动范围较大,因而常规的MRI检查无法对于颈椎疾病患者的动态致压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查,对于早期CSM诊断的准确性较低[8],这会对CSM患者的早期诊断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常规X线检查能够直接说明人体颈椎屈伸位稳定性情况,但临床医师仅仅能够获得有限的信息,对于颈椎不同状态下的病理改变情况的判断缺乏全面性[7]。

从本次医学研究结果来看,经MRI技术确诊的CSM患者均存在明显的以脊髓受压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情况,虽然患者接受常规MRI检查为阴性,但是动态MRI检查仍然可见明显的阳性特征,说明动态MRI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相对较高,也是CSM早期检查和诊断的可靠方法[8-9]。

综上所述,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SM)实施颈椎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线片椎管体位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