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肿瘤CT及MRI影像表现的初步探讨

2021-07-2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包肿块心脏

虞 洁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心脏肿瘤在临床不常见,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相关研究显示该疾病临床发病率在0.001%~0.028%,其中3/4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为良性,剩余1/4患者为恶性[1]。因为心脏肿瘤发生在患者心脏位置,所以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预后效果较差,临床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疾病带给患者的危害。当前,临床一般采用X线、MRI、CT、超声检测患者心脏肿瘤,其中MRI和CT检查比较常见。本次研究主要对MRI和CT检查作出研究,现对结果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10月我院接收的心脏肿瘤患者20例,其中男女性别数量比为3:2,平均年龄(34.70±3.67)岁。患者按照1~20编号,按单双号划分为两组,单号患者进行CT影像检查,划分为A组(10例),双号患者进行MRI影像检查,作为B组(10例)。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全部确诊为心脏肿瘤;②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精神疾病;②患者无法使用语言表达自身感受。

1.2 方法

A组检查使用GE Light 128排CT扫描机,层距5 mm,厚度5 mm,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规格379 mg/mL。

B组检查使用CE Signa Excite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仪,此台仪器主要对R波触发射频脉冲和心电门控进行结合,扫描患者胸的横轴面,主要使用常规SE序列T1WI加心电门控,部分患者使用T2WI和梯度回波快速成像。

1.3 观察指标

比较入选患者的临床影像检查和病理诊断结果,分析A组和B组患者检查之后结果敏感度差异情况[2-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

A组患者进行CT影像检查,10例患者均存在心脏肿瘤,所有患者当中肿瘤在壁患者共有3例,比例为30.00%;腔内肿瘤患者数量为5例,比例为50.00%;心包肿瘤患者数量为2例,比例为20.00%。3例患者病理学诊断和CT诊断结果相同。

B组10例患者进行MRI影像检查,(1)肿瘤在壁:共4例,占比40.00%。其中肿块位于患者右心室壁位置共2例,影响显示肿瘤导致患者心室前壁局限性加厚,右心室腔缩小,T1WI信号中等,混淆肌壁界限,T2WI信号中高等,带有不规则的境界,在患者体内注射对比剂之后肿块得到强化,同时合并心包积液。1例患者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位置为患者左心室后侧壁和心底,形状不规则,在患者的心底大血管中穿行,T1WI信号中等,存在局限性信号,肿块内部出血,T2WI信号中偏高,强化情况不均匀。手术过程中能够见到肿块呈现蔓延状,在患者左室侧后壁和房室交界位置匍匐生长。1例患者为神经节肿瘤,生长在患者左中上纵膈处,逐渐入侵到患者的左心房,T1WI信号中等,T2WI信号高等。(2)腔内肿瘤:共4例,占比40.00%。心房黏液在患者心房内部时能够见到团块,T1WI信号为中等,信号边缘可以见到分叶。其中1个小直径肿块在手术之前未被发现,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小肿块与左心房黏液瘤并存。2例患者经过MRI检查后可见左心房黏液瘤,瘤体随着患者心动进行活动,随着血流变化改变形状。2例患者肿瘤位置位于右心房,其中1例为多发肿瘤,1例为单发肿瘤,肿瘤大小各不相同,T1WI信号为中等,T2WI信号为不均匀高等。(3)心包肿瘤:共2例,占比20.00%。其中1例肿瘤块位于患者的右心缘处,上缘达到右心耳部,包绕上腔静脉,信号中等。1例肿瘤块位于患者左心缘旁,呈新月形,信号为短T1长T2,手术之前确诊。5例患者病理学诊断和MRI诊断结果相同。

2.2 两组患者检查敏感度差异

经比较A组患者CT检查敏感度为100.00%,B组患者MRI检查敏感度为10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敏感度差异

3 讨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相对罕见,患者心腔内部生长该肿瘤之后会导致患者循环出现障碍,最终出现栓塞情况;如果肿瘤生长在患者心腔外部,则会出现心包填塞情况,严重影响患者传导系统,最终造成患者心律失常[4-5]。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比较困难,发病早期出现漏诊、误诊概率非常高,可能导致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严重影响预后。相关资料显示,大多数患有良性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相关症状,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恶性肿瘤如果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虽然效果不及良性肿瘤良好,但是仍然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命[6]。

临床一般给予患者超声、X线、MRI和CT等影像手段进行检查,其中最常用的影像检查为MRI和CT,本次研究选取20例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CT检查和MRI检查,经过本次检查得出应用CT影像检查共有3例肿瘤在壁、5例腔内肿瘤、2例心包肿瘤;应用MRI影像检查共有4例肿瘤在壁、4例腔内肿瘤、2例心包肿瘤。其中心脏脂肪瘤可生长在患者心脏的各个位置,部分心脏脂肪瘤也会生长于患者的瓣膜之上,一般来源为心包脂肪组织或者是心外膜。脂肪瘤密度相对特殊,使用MRI和CT都有非常高的确诊率,但是使用MRI检查确诊率更高。纤维瘤T1WI信号为中等,T2WI信号为低等或无信号,而且与患者正常心肌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分界。囊肿主要存在两种情况:心外膜囊肿和心包囊肿,后者主要多见于中纵膈下区位置,使用CT检查能够见到低密度囊性灶,极易诊断和辨别,使用MRI检查T1WI和T2WI信号较长,没有增强情况,且存在分隔现象[7-9]。黏液瘤在原发性心脏肿瘤中相对常见,主要生长在患者的左心房,右心房和右心室也有生长,一般为单发,在房室或房壁上蒂附,随着心脏运动而运动。黏液瘤内含有非常多的黏液样基质,在流行多边星状细胞周边夹杂纤维及平滑肌细胞,一般会带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变、囊变、坏死、出血情况,如果比较严重还会出现骨组织化生和钙化现象,所以使用MRI进行检查的时候T1WI信号显示为中等,能够见到团块影。

本次临床检测过程中存在2例心脏转移瘤患者,应用CT进行检查能够看到不规则的肿块边界,肿块内部存在密度不均匀的回声,可见浸润性生长。MRI检测T1WI信号中等,T2WI信号高等,增强扫描之后可以发现强化不均匀情况。心脏纤维瘤主要组成细胞为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主要生长在患者室间隔和室前壁位置,极少数可能出现在患者的房间隔、心房壁和右心室壁处,经过CT检测能够有效确定心脏纤维瘤的生长位置、瘤体大小,应用MRI检测得出T1WI信号低等,T2WI信号低等或者无信号。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CT检查具有较强的分辨力,视野相对宽大,MRI检查能够有效检测患者软组织情况,临床检查患者心脏肿瘤的时候需要根据诊断情况合理选择影像。

猜你喜欢

心包肿块心脏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心脏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