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六拐到饶河

2021-07-25邱小平

新青年 2021年5期
关键词:饶河县饶河乌苏里江

邱小平

第一次去黑龙江省饶河县,是在2004年的1月,我和邱森涛被分配饶河县基层乡镇工作。

从双鸭山市出发,大路平坦,走着走着,客车像开进了布满弹坑的战场,起起伏伏,左冲右突,颠簸了六七个小时,等肚子里七荤八素的东西吐完之后,就到了东风岭。这时,司机大喝一声:“坐稳了,九岭十八坡到了。”

“九岭十八坡,三十六拐到饶河。”这是形容饶河道路难走的谚语,从东风岭到饶河县城,要翻9道岭,过18个坡,拐36道急弯。

17年过去了,已经是双鸭山边境管理支队政治处主任的邱森涛再陪着我走这段路时,早已经没有了那种恐惧:“2009年,你调走之后公路就修通了,新路一点也不颠簸。”

“一条街道一盏灯,一只喇叭全城听。”17年前,这句话适用于很多东北小城,当时的饶河县可能要好一些,有一条直通乌苏里江的通江街,百合广场前有条迎春街、新阳路,顺着乌苏里江畔还有一条沿江路,但全县没有一家電影院。

而我曾经工作过的西林子边境派出所坐落在中俄边境、乌苏里江畔的西林子村,距离县城15公里,离赫哲族聚居地四排村7公里。村里只有一条凹凸不平的土路,白天,过往车辆扬起的尘土扑面而来,令人无处躲藏。老黄狗睡在路中央,大道上不时有大鹅摇头晃脑来回溜达。村子里没有超市,仅有两家食杂店,玻璃柜里塞得满满的是小孩的鞋子、盖房的铁钉,还有自家腌制的酸菜。

我被分配到西林子的当年,穿过村里通往县城的依饶公路就开始动工了。1年后,随着公路的修通,从西林子南到县城,北上西丰,全都是平坦的水泥大道。向东7公里的四排赫哲族乡也成为了知名的民俗旅游胜地,通往四排的公路也随即开通。几年时间,西林子村已经有了2条高标准的公路,西林子人那贫穷的过往被留在原先的记忆里。

而西林子乡小南河村旁的大顶子山,不仅建成了风景区,国内一家大型能源企业也投入数十亿元在此建立了风电场。小南河村来了脱贫干部,去年底,央视新闻专门在这里进行扶贫直播,西林子乡正已“特快”的速度迈向现代化。随着养殖场、蔬菜大棚的拔地而起,好日子也款款向西林子走来。

西林子乡的蜕变是饶河县成长的一个缩影,而饶河县,正以百年未有的“加速度”,在发展的道路上呼啸向前。

站在饶河县的百合广场,广场的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当地的宣传片,饶河县先后完成依饶公路、饶抚和饶建公路、虎饶公路建设,饶河县与相邻衔接的所有高等级干线公路全部贯通。从双鸭山出发,无论是从南道宝清、红旗岭,还是经北道富锦、建三江,都有高等级公路直达饶河,“九岭十八坡,三十六拐到饶河”成为了历史。

随着公路的延伸,饶河县的发展因子像吸了水的海绵一般被激活,“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十佳原生态旅游名县”“龙江最美区县”的桂冠接踵而来。

更加令人高兴的是,2018年8月,戴了16年的“全国贫困县”的帽子,被饶河人彻底地扔进了历史的故纸堆里,饶河县全县整体脱贫。

波光水影,潋滟秀色,乌苏里江的一江秀水就这么如诗如画地流淌在饶河县城东边。小城风貌令人沉醉,我完全无法想象,等我下次再来饶河的时候,会见到怎样一番更加动人的模样。

猜你喜欢

饶河县饶河乌苏里江
空间与权力:清代鄱阳湖区饶河民间信仰神灵水神化刍议
鄱阳湖流域饶河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乡村振兴发展视角的渔业发展建议与思考
乌苏里江流域三面红旗的诞生地在饶河
饶河抗联七军花砬子密营地考
我们的作品
我们的作品
赫哲族
开发中俄界江游船旅游项目之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