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净化心灵
2021-07-23张爱爱
张爱爱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思想的成长变化和社会阅历的不断扩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不少人会出现学习、情绪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困扰或障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严重的危害。
心育是一个大舞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可供选择。今天笔者就来谈一谈“阅读疗法”。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其心理自助能力将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又称为“图书治疗”,是一种通过阅读图书或其他类似的信息材料帮助读者缓解消极情绪、净化心灵的方式。
有国外学者总结了“阅读疗法”的六个积极作用:
1引导读者在心中产生这样的意识—“我并非第一个遇到类似困惑的人”。
2帮助读者发现解决困惑的方法有多种选择。
3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们卷入某一特定情境的原因。
4有利于读者挖掘书中他人经验的价值。
5直接向读者提供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
6给予读者勇气,让他们现实地面对自己的遭遇,而不是逃避。
“阅读疗法”是适合中学生的心育方式
中学生的心理处于半成熟的状态,自尊心强,内心缺乏安全感,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特别注意隐私的保护。同时,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广泛,阅读能力也较强,因此阅读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可接受的也科学可行的心育方式。
阅读可以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其空虚心理
现如今,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也大,很多学生往往是在家长和教师的鞭策下长大,容易忽视自身的兴趣爱好,产生空虚心理,进而导致厌学。而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能够在书籍当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得到心理慰藉,在文字当中使消极情绪得到释放,充实内心。
阅读可以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中学生,教师和家长单纯的说教对他们来说已经难以起到理想的作用,因此,要塑造其对自我、對社会正确的价值体系认识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很好的选择。通过阅读充满正能量的书籍,中学生的心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指导其在现实中的言行举止。
阅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领悟能力
领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不阅读的孩子由于知识面狭窄、见识少,领悟能力相对也较弱,在遇事时反应慢。而经常阅读的人一般喜欢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书中的情境,对书本的知识和他人的经验可以很快吸收,并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储备起来为己所用。
阅读可以直接为中学生提供恰当的解决困扰的方式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上的“暴风骤雨期”,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扰,他们可能会选择默默承受,或者采用不成熟的处理方式,这非常不利于及时解决问题。文字是无声的老师,通过阅读,学生如果对书中的人和事产生了共鸣,在体验别人遭遇的同时,就能学会积极的替代性经验,获得极大的心理支持,便于他们自我调节和改善。
如何以“阅读疗法”助力中学生心理积极成长?
阅读对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
A选择恰当的书籍是前提。中学生与成人不同,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也较差,有些学生自称喜欢看书,但是可能看的是游戏类的书籍、恐怖小说、言情小说甚至是黄色书籍等。这样的阅读不仅无法使他们的心理更健康,还会起反作用。
因此,为学生选择正确的阅读材料是重中之重,教师和家长要严格把关。最好是在学生阅读前了解其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书目,并不断进行追踪反馈,力求将阅读的积极作用展现出来。一般而言,心理自助类图书、人生哲理丛书以及历史文学著作对中学生起的积极作用最大。
B阅读影响心理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实施的过程可能比较漫长。要维持学生的兴趣,就需要结合多种不同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班级组建读书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不同的主题(自卑、人际交往、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亲子关系等),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相应的书目,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自由选择想进入的小组,解决自身的困惑。
在阅读过后,邀请每一个小组为班级出一期相关的板报,把不同主题的精华内容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既能够增强小组间的合作,又可以加强阅读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由书籍改编的或励志或温暖治愈的同名电影,引导读者将电影与书籍的内容联系起来,获得更加立体的感受。
C中学生的心理成长一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他们而言,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因此,家校联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非常有必要。
在家庭中,父母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坚持阅读,同时也要花心思为孩子选择书籍,并及时鼓励孩子,可以开展“亲子共读一书”的活动,与孩子探讨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
在学校中,校图书馆(或班级图书角)要为学生服务,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场地以及丰富的书目,老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之美,并从中受益。
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中学生阅读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除传统的纸质图书外,视频、音频以及电子书等新媒体的方式似乎对中学生更有吸引力。
不得不说,信息化背景下中学生的阅读显得越来越便利,但同时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中学生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我,快餐式的阅读容易成瘾,其中的内容也是参差不齐,恐怕难以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成长。
中学生的心理可塑性非常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引导其掌握正确的调适方法,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研究表明,具有积极兴趣的人其心理健康状况远优于具有消极兴趣或没有兴趣的人。而阅读毫无疑问是积极的兴趣,一个有效的净化心灵的途径,它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