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文明班集体建设研究

2021-07-23巩昌盛武永江王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

巩昌盛 武永江 王成

[摘 要] 班集体作为高校教学和管理学生的基本单位,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加强文明班集体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高校管理模式创新等都对文明班集体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新时代,为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提升高校文明班集体建设水平。本文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文明班集体多样化发展趋势、加强班级管理人员建设,树立班级共同体意识、建立健全机制、发挥评价导向作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发挥榜样的领头雁效应六个方面对高校文明班集体的建设进行思考,以期为高校文明班集体的建设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文明班集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6-0081-03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并强调本科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班级是高校进行教学活动和管理学生的最基本单元,具有传递知识文化,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职能[1],而班集体不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是通过相互融合形成的息息相关的整体[2]。小学和中学教育中,学生基本按照固定的班级接受教育,所以学生对班集体的概念、凝聚力、归属感和荣誉感等都较强,而进入大学后,教学的形式和载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接受教育有的也不再以固定的班级为单位,而是采用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如网课等;此外,大学生相对独立活动的时间也更加宽裕,参加班级集体活动的时间和频率有所减少;以上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班集体在大学生心目中的概念、凝聚力、归属感和荣誉感,进而增加了高校文明班集体创建难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精心引导和栽培”;此外,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大学生步入大学的第一年,也是其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新生能否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生活,事关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3],而班集体建设是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此情况下,高校做好文明班集体建设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事关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应充分重视文明班集体建设工作。

一、新时代高校文明班集体建设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了新时代,时代特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今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较之前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为紧跟时代潮流,增强育人成效,高校也不断在创新其管理模式。高校文明班集体建设在迎来许多机遇和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众多的挑战;认识当前高校文明班集体建设所存在的挑战,是进一步提升其创建水平的前提。目前,高校文明班集体建设的挑战主要有:

(一)大学生个体生活向共同体生活转变带来的挑战

如今,千禧宝宝也已步入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们和之前的大学生群体相比,存在一些不小的变化。首先,他们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网络在促进这部分学生成长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因为网络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视野,它对人类的物质实践、认知思维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致使当代大学生性格趋于自我封闭[4];其次,“90”后和“00”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这部分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温馨和优越,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有的可能很少离开家庭参与到群体生活中,对群体生活的接受能力有待提升,而大学的培养模式、校园环境和学习要求等都与中小学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大学生能否及时适应大学集体生活和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等,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这些学生步入大学后第一课即为尽快适应大学校园和生活。新时代大学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个性突出,思维活跃,视野宽广[5],而大学生由个体生活向共同體生活转变无疑为文明班集体的建设工作增加了一定程度的难度。

(二)高校管理向治理转变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高校逐渐由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推动了高校快速健康发展,但也为文明班集体的创建提出新的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进步,基于学生实际需求和学校管理需要,高校将部分科技创新成果引入学校学生管理中,进一步提升了高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例如:学生报道、学生评优和学生奖助学金的申请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和审批,这种创新较之前极大地减少了烦琐的手续环节,节省了大量时间,给学校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便利,也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但是,对文明班集体的建设而言,高校的部分管理模式创新也为其带来了影响,例如:目前多所高校采取学生在报道之前进行网上选宿的模式,这种模式下,选宿效率非常快,也便于学生选得心仪的宿舍,但也造成了同一宿舍学生具有不同专业或是不同班级的结果,这对于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和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的增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而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和归属感是文明班集体建设的关键,这无疑也对文明班集体的创建带来了挑战。

二、高校文明班集体培育的路径

(一)持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筑牢思想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大学生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价值认知和价值行为易受外界影响[6]。思想政治教育是班集体的基本功能之一,高校应通过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等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等途径,继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强化价值引领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促进文明班集体建设打牢思想基础。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双重作用,因为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相比辅导员要高,辅导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之一,且辅导员与学生平时相处的时间更多,距离更近,是学生最亲、最近的人,深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动态,在这方面可能具有专业课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水平和效率。高校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班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将个人理想追求的实现与集体的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为文明班集体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的激情和魄力。

(二)创新文明班集体培育模式,形成多样化发展趋势

目前,高校文明班集体的培育模式较多,现无完全统一的培育模式,各个高校根据国家教育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文明班集体培育模式,这些模式对于培养人才均发挥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等内容的变化,高校也应紧跟时代潮流,为更好地提升班集体育人实效不断探索和思考,对文明班集体培育模式及时创新,建构多样化发展趋势。以C为例,其高度重视文明班集体的培育工作,以班集体围绕“学风为先、特色发展”的建设思路,将主题教育融入班级建设,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实现有序、特色、全面发展,建设团结、向上、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为目标,创建“1+X”培育模式;其中,“1”为学风建设,班集体必须以提升学风为重点,引导学生“回归主业”;“X”为特色发展,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班集体可以从这五个方面进行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提升文明班集体建设水平。学校也对评选出的文明班集体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引导其他学生和班级向先进学习,切实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建设文明班集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加强班级管理人员建设,树立班级共同体意识

班级管理人员应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班主任可选配专业课教师担任,对其也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在专业方面和指导学生科创方面要有较深的造诣,且在班级管理方面也需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既可以解答学生的专业疑惑,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同时也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等。《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党团和班级建设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之一,辅导员应与班主任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发挥各自优势,深刻把握文明班集体建设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为提升文明班集体的建设水平积极合作、开阔思路、主动创新、发奋作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班干部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发挥班集体的功能,但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个性发展需求、师生交往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7],目前“00后”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强烈,思想意识趋于个性化是其主要的特点之一[8],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其沟通协调能力相对不足,而班干部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之一,对于文明班集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他们的执行力和自身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决定文明班集体建设的实际成效,所以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班干部的培养,提升班干部的执行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班级的每一个成员对于文明班集体的建设都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树立班级共同体意识;班干部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引领下,带动本班同学共同商讨制定班级相关的规章制度,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本班同学都能够自行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相关规章制度,为文明班集体建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而促进文明班集体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四)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完善和健全考核机制,是促进文明班集体建设的保障。目前,学校的考核多注重对于学生个体的考核,而对于集体的考核则相对较少[1],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只重视个体的发展,而缺乏集体荣誉感,对班集体建设关注度低,忽视了班集体建设。制度是文明班集体建设的保障,对于提升文明班集体建设水平具有基础性作用和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文明班集体考核制度,落实主体责任,使得文明班集体建设充分得到重视,学校、二级学院(系)、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学生将文明班集体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整合资源、凝心聚力,以提升文明班集体培育和建设水平。

(五)促进班级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育人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由此可见,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而文化育人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9],它是塑造人和引领人的重要实现途径[4],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对于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也具有深沉持久的促进作用。高校管理部门和班级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整合相关资源和元素,创新班级文化内容,合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在增强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和育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文明班集体建设凝聚人心,提神聚气,使得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打造出良好的學风和班风等,进一步加快文明班集体的建设步伐。

(六)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领头雁效应

榜样引领时代,力量振奋人心。青年人对榜样都有着强烈的向往之情,也都想成为榜样一样,闪闪发光。高校可以通过奖励和激励机制在学校内打造一批优秀文明班集体,畅通宣传渠道,对优秀文明班集体进行表彰和宣传,发挥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其他班集体和学生个人自觉向榜样看齐,为班集体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争做和榜样一样的集体和个人。以C为例,从2018年开始,每年在全校内评选出10个班级引领之星,这些班级引领之星都是从文明班集体中产生,属于优中选优;学校对这10个班级引领之星进行相应奖励,并和其他“**之星”等一同进行集中表彰,并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等形式对他们予以报道和宣传,充分发挥其榜样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学校内形成向榜样看齐的浓厚氛围,促进了文明班集体的创建水平。

高校文明班集体的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校应高度重视文明班集体建设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发挥班集体育人的实效作用。通过各方努力(高校管理部门、班主任、辅导员和班干部等),形成育人合力,直面存在的挑战,积极破解遇到的难题,推动文明班集体建设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宏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班集体发展状况及特点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50-52.

[2]代玉启,李济沅.高校班集体本质的时代拓展及其有效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19(3):110-113.

[3]张骞文.大学新生成长愿景系统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6):75-81.

[4]吴满意,景星维,唐登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言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10.

[5]颜雪艺.高校辅导员与班导师协同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61-62.

[6]李祖超,杨柳青.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与特征透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18-20.

[7]李玲,邓文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融合建设多维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1):70-73.

[8]沈千帆,付坤,马立民,黄荟宇.“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教育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55-56.

[9]卢文忠,何春涛.底线思维下高校文化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3):91-92.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新时代高校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