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写作策略,提升写作能力

2021-07-22谢文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8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谢文艳

【摘要】社会的日新月异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其中,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进入人们的视野,教师也渐渐意识到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也必然要实现质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会观察;会思考;大胆想像;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由低年级的写话训练逐渐过渡到写段、篇的训练。而且从内容和篇幅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进入中年级后,在习作练习中有的学生对写作开始厌烦、不愿意写,有的学生有了材料也是寥寥几笔就完事,写不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有甚者干脆找篇范文完全模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努力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精彩。以下是笔者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引导学生多看多思,让学生写自己喜爱的内容

中年级不受文体和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去写,消除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像小鸟奋飞,爱怎么飞就怎么飞,但自由作文并不等于放任自由,必要的指导仍不可少,知道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给学生一个思维可以驰骋的广阔空间。

比如,四年级上册写学校一处美丽的景物时,笔者带领学生们走过绿茵茵的草坪,在绿荫如盖的大树下漫步,在花架廊前驻足,引导学生去观察一棵树、一朵花、一块石头……让他们去思考、讨论,然后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自己感兴趣的景物,互相启发,进一步激励表达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决定自己写什么。这样,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爱好,拓宽思路,畅所欲言,从而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境界。

二、积极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现在小学生对写作文兴趣不浓,习作时没话可写。要改变学生对待作文的不良状态,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是推动能力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愉快的心情和游戏能唤起学生的这种情绪,使之产生“我要写”的欲望。

如,一次作文教学中,笔者先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用红领巾蒙住游戏人的眼睛,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的黑板上为没有鼻子的人头像贴鼻子。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参与游戏,有的将鼻子贴到耳朵上,有的将鼻子贴到嘴巴上……做游戏的兴致勃勃,观看游戏的笑得前俯后仰。全班学生情绪高涨,笔者抓住时机及时启发:刚才小红怀着怎样的心情?踏着什么样的步子?先将鼻子贴到哪里?听到同学们哄堂大笑后又将鼻子贴到哪里?教室里的气氛怎样?……学生们一个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笔者及时给予肯定。一篇篇生动、真实的作文就在这种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完成了。同时,学生们也消除了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开始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三、会观察、理顺序,使学生写作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理顺序是为了教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说话、写话。在观察事物时,笔者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静态和动态的客观事物本身存在与变化的“序”进行观察。比如,观察“静物”时,要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左右、前后、远近、里外、正反等方位顺序进行观察。

有个学生即时观察放在桌面上的一支固体胶,写了这样一段话:“固体胶像一根又粗又短的金箍棒。它的盖子是蓝色的,图案是一位头戴花环、身穿浅蓝色的花花姑娘,她的周圍摆满了一盆盆颜色各异的鲜花。底下那个旋转的东西也是蓝色的。拧开盖子,就可以看到里面白色的固体胶,同时闻到一点点香味。固体胶可以把东西粘在一起,也可以把破损的纸张粘好。”

四、指导学生审题,明确写作要点

学生作文中离题、偏题,详略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学生习作审题是关键。每一次作文均有一定的具体要求,习作的重点,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否则学生一不留神,就会离题万里,写出的文章也就牛头不对马嘴了。笔者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反复读习作要求,让学生说说写作的范围及要求,明确写作的要点,理清思路,使作文顺理又成章。

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自画像”》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1.选择课前布置写的几篇优秀的小练笔,让学生知道“我的‘自画像”写的就是自己。

2.审题:向新来的班主任介绍自己,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自己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写清楚。

3.写“我的‘自画像”其实就是写人,抓住自己最有特点的地方介绍给教师,既然是写人,就要写清楚自己的外貌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通过典型事例来体现特点。

4.教给写作技巧:准确运用描述外貌特征的词语,恰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还可以将小特征放大。

五、让学生大胆想像,恰当运用修辞使作文更精彩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吸引读者。叶圣陶先生把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写得很有气势。那是因为他除了认真观察,还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令读者陶醉。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各种声音,看到许多颜色……这些都会引起我们的想像。如果我们在描写人或物时,留心观察它们的色彩和声音,抓住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比如,有个学生在观察小白兔时,注意它的动作和叫声,想像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写了下来:“有一次,当我拿来胡萝卜的时候,小白兔就一蹦一蹦地跳过来,好像在说:‘你怎么现在才拿来?我把胡萝卜放在地上,小白兔一根一根地吃。吃完之后,它那双红宝石般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主人,谢谢你,我吃饱了。”

有个学生在观察小树苗时,感情很细腻:“今天早上,我看到一棵小树苗落叶了,叶子都是黄黄的,好像快要枯死了。它无助地低下那往日绿油油的枝头,如同好长时间没喝过一滴水了。”

总之,习作教学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就而蹴的,它需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聚焦写作策略,加强指导,相信一定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作文教学一定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明.探讨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策略[J].读书文摘.

[2]万园芳.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习作水平[J].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

[3]刘利云.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策略[J].广东教学报.

责任编辑  林百达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