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22张芳
张芳
(张家港市大新镇人民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0 引言
在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中,盆腔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主要包括盆腔腹膜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患者在病情发作过程中会有发热、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表现出现。罹患本病者,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其机体健康,甚至会造成宫外孕、不孕等性质严重的后果。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对盆腔炎知识认知不高,各种负性心态随即出现,极大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料疗效[1]。本文收集的盆腔炎病例选自我院,共90例,现需要将实验结果作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90例盆腔炎患者,将其参照摸球法分组,均为45例,全部参选病例均符合《妇科学》中盆腔炎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对照组的年龄24~43岁,平均(35.6±2.4)岁;病程范围在6个月至7年,平均(2.3±0.4)年;研究组的年龄25~44岁,平均(36.4±2.5)岁;病程范围在7个月至8年,平均(2.4±0.6)年。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比较后,确定组间的差异上没有显著性,P>0.05,能进行此次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包含了如下内容:由护理人员将各基础性护理提供给患者,指导其合理调整体位,保持卧床休息,做好外阴、皮肤的清洁工作。营造温、湿度适合的病房环境,对患者感受进行主动性的询问,及时处理失血、腹胀等临床症状。研究组优质护理包含了如下内容:①疾病知识健康宣教指导: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再次进行深入性的交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加以掌握,以患者的病情需要、性格特征等对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开展,利用图片、视频、文字以及网络、多媒体等将盆腔炎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讲解,让病人可对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常用治疗手段、护理方面的相关注意要点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②心理护理干预:护患交流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掌握。以患者的心理特点作为依据,积极开展计划性的、针对性的、全面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发现有焦虑烦躁、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存在的患者,通过疏导、倾听以及一对一交谈等不用方法对其负性情绪建议缓解和改善。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播放视频、电视节目及舒缓类型的音乐等,尽可能转移患者对自身病痛的注意力,同时让其保持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③饮食护理干预:综合患者的具体需求,制定饮食干预计划,以营养丰富、均衡、容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及时补充维生素、水分等,蔬菜、水果的摄入比例要相应增加。叮嘱患者选择矿物质、微生物丰富的饮品,以促使水电解质均衡尽快恢复正常提供参考。患者及其家属、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协作,增进护患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④生活护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要对日常生活中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进行纠正,并适当调整饮食方案;伴随腰腹部疼痛症状者,叮嘱其饮用红糖水或姜汤,保持充足的休息,会阴部要保持清洁干燥状态;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开展运动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加快病情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评价生活质量需要用到的工具是SF-36评分,主要包含了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等项,分值均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越说明的是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3];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主要包含了护理技巧、护理态度、行为支持、健康教育。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此次研究数据,以()行表示,使用t检验,以百分率(%)行表示,用χ2检验,如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对照组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等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研究组的比较上,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表1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组别 例数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对照组 45 81.4±10.3 44.4±10.3 50.4±9.4 51.2±9.1研究组 45 42.7±10.0 79.7±10.8 68.9±10.2 66.6±9.7 t - 18.0837 15.8668 8.9469 7.7671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技巧、护理态度以及行为支持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
表2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态度 护理技巧 健康教育 行为支持对照组 45 14.2±1.1 14.5±1.4 13.3±1.0 14.2±1.2研究组 45 18.6±1.3 18.4±1.1 18.2±1.2 18.7±1.1 t - 17.3324 14.6940 21.0429 18.5436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所谓的妇科盆腔炎疾病,其主要是指盆腔生殖系器官和有关结缔组织出现炎性病症的一种总称,目前临床方面暂时未找到特效的治疗本病的药物,优先选择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但鉴于患者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各有不同,再加上患者在心理状况、日常饮食、生活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病情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从这一角度进行考虑,非常有必要在开展盆腔炎治疗时辅助和加强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4-5]。
优质护理是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理念指导下新提出的护理模式之一,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将人性化、周到的、全面性的护理服务提供给广大患者,制定和实施心理方面、社会支持方面以及生理方面的护理干预,促使病人始终保持在舒适、稳定的状态中,尽可能的将诊疗期间需要承受的痛苦减轻,加快病情转归速度,对身心状态加以改善,取得理想的预后。优质护理的实施,重点强调的不仅仅是各项护理操作和技术方面能否标准执行,其对人性理念的践行更为高度关注,可将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水平展现出来的同时,对其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进行反映。通过优质护理,可对日趋紧张的护患关系进行改善,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6-7]。
相关性文献证实,盆腔炎患者护理中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意义重大,高效可行,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给予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利用多种办法,与患者实际情况相应结合,耐心为患者介绍疾病预防措施以及产生原因等,促使患者增强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在用药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严格遵医嘱为患者实施用药治疗,确保患者明确用药剂量、方法等,与患者实际符合,做好患者科学合理用药指导工作,护士应指导患者尽量将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进食,护士应正确引导患者烦躁、自卑、焦虑情绪等,促使患者抵御疾病信心明显增加,提高患者整体治疗依从性。护士应引导患者明确疾病产生原因,促使患者将良好生活习惯养成,避免患者进一步发展病情,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治疗患者期间,应利用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树立健康意识,定期复查患者,将患者不健康生活方式相应纠正。在患者出院康复期间,给予患者提供一个月院外随访,利用互联网或者电话,与患者保持持续联系,对患者康复状况、用药情况进行相应了解,若发生异常,患者应定时返回医院复诊,促进患者机体健康尽快恢复。
此次实验结果提示:研究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健康教育、行为支持、护理技巧、护理态度等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这可以说明,盆腔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开展和落实,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可广泛运用于临床妇科疾病护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