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心理干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留观病人情绪改善的积极作用

2021-07-22丁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门诊护理人员情绪

丁琦

(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4)

0 引言

作为一种极性传染性疾病,新冠肺炎防控更为严格,谨慎,因此对于发热门诊收取的留观人员来说,心理健康的护理至为关键。经密切接触、飞沫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患者最初的症状表现为干咳、发热和乏力等,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1]。在国家疫情防控症状的支持下,疫情期间在各个地方医院定点设置发热门诊,主要负责对发热患者的核酸检测、留观和疾病治疗等。为了避免患者之间较差感染,发热患者需要被安置在留观区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2]。留观隔离的环境与外界隔离,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时要穿戴严密的防护服,患者无法观察到护理人员的表情,加之对自身病情的恐慌,使留观患者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我院护理部门关注到发热门诊留观患者普遍存在神情紧张、焦虑等情绪,这对于疾病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提出心理护理的方式,旨在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3]。本研究中,重点以对比分析法,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发热门诊的发热留观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在留观患者心理建设和情绪改善方面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抽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在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诊治的48例发热留观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患者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94±1.25)岁。纳入标准:患者存在发热症状,由发热门诊的医生下达留观医嘱进行观察;患者需要等待连续两次核酸结果;意识清楚,无认知和沟通障碍,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病情稳定,无其他突发性疾病。排除对象:拒绝接受护理;沟通障碍;存在躯体器质性疾病等。

1.2 心理干预方式。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的方式,常规护理包含对患者饮食起居、体温测量、健康教育等内容的护理。心理干预流程如下:①心理状态评估。在患者初次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通过聊天的方法来把握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分析让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疏导方式[4]。在留观期间,要间隔2~4 h与患者进行一次心理干预,单次时间控制在15 min内,避免影响患者休息,直至患者离观;②主动关心。护理人员要穿戴防护服对患者进行护理,这样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与“隔阂”,因此护理人员要更加重视“温暖”护理,减少防护服穿戴给患者造成的“冰冷感”和紧张感。关注患者的饮食起居状态,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喜好,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送餐服务[5]。若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可提供助眠服务,如睡眠倾听舒缓的音乐、泡脚等;③耐心倾听。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情绪,耐性倾听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充分理解。为患者建立安全感,巧用体态、语言等与患者交流,使患者在留观期间更加舒适。重视患者的需求,同时也要让患者理解留观期间内的一些需求可能没有办法满足,做好解释,避免刺激患者的情绪。向患者的家属做好病情传达,让家属放心,不要恐慌;④正念减压疗法。当患者情绪稳定时,指导患者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来感受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有意识的对抗不良情绪,有清醒的自我认知,缓解内心压力[6]。保持积极、乐观与信任,共同战胜疾病;⑤家庭支持。积极借助微信、媒体社交平台等,倡导患者与家属和亲友沟通,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社会的关怀。在积极沟通的过程中,要联系社会的焦点话题,让患者能够了解隔离区域以外的社会生活;⑥认知干预。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存在恐慌、焦虑的情绪,同时也认知不足,存在很多的误解。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要有意识的纠正患者存在的误区,灌输正确的看待方式。帮助患者分析导致自己情绪不佳的原因,建立正确的认知。与患者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不断的提升自身防护理念、优化防护管理措施;⑦希望疗法。有希望才会有动力,患者有希望是疾病康复的积极信号。护理人员要挖掘患者的兴趣爱好,多谈论患者现阶段最期待和关注的事情,调动患者的希望,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心态[7]。在聊天中引导患者回忆有幸福感的事情,如家庭幸福的画面、自身经历等,激发内心的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⑧情绪放松。运用深呼吸、适当运动的方式让身心放松,不要时可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对患者心理、生理活动做有意识、有目的性的调控,如阅读、听音乐等,丰富精神世界。

1.3 评价指标。本次护理评价的指标是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分别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当下的情绪进行评价,量表内分为正向评分和反向评分条目,以50分作为正常的分界线,评分在50~59分之间是轻度焦虑(抑郁),60~69分之间是中度焦虑(抑郁),评分在70分以上是重度焦虑(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次护理分析的指标数据进行检验,运用的软件是SPSS 26.0,指标数据的记录方式是(),只有当数据对比有差异时,P<0.05.

2 结果

在护理前,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在50分以上;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改善,评分下降快,与护理前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表1 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SAS SDS护理前 48 59.16±1.25 55.71±1.21护理后 48 41.09±1.38 38.52±1.62 t-15.03 20.76 P-<0.05 <0.05

3 讨论

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中取得重要成就,不单单在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关注患者在隔离观察期间的心理状态。参考以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隔离问题,患者处于疫情隔离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这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发热门诊的留观区环境比较单调,与外界隔离。医护人员穿戴穿戴防护服后与患者交流不便,患者无法看到其表情,更容易出现恐慌情绪。基于此,提出了发热门诊就发热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相关干预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对留观患者均实施心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表1中的数据表现出,在护理前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心理疏导的需求非常高[8]。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得到明显的下降,与护理前相对比有差异,P<0.05。这表明,护理干预对于放松发热患者的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具有积极作用,充分的运用认知疗法、正念减压疗法、放松训练和幸福疗法等内容,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接受能力调整,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获得幸福感,减少紧张情绪。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优化和改善发热门诊的就医环境,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发热患者的心理情绪。现阶段临床护理已经认识到人文关怀对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因此可将心理干预进行推广,综合发挥其价值。

猜你喜欢

门诊护理人员情绪
门诊支付之变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