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韩语课程的优化路径

2021-07-21陈璐

公关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韩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

陈璐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下,作为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管理机制等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高效开展外语教学活动、优化外语课程设置,是高校外语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信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韩语课程设置为例,深入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韩语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优化韩语课程设置和韩语教学模式,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进一步赴外方大学深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韩语教学 课程设置

在全球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我国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复合型人才,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双语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高效开展外语教学活动、优化外语课程设置,是高校外语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信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6年,于2012年和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与韩国汉阳大学建筑工学和分子生命学开展本科教育项目合作。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外语教学以韩语为主,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韩语水平,让学生有信心赴韩国高校进行进一步学习深造,是学院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信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韩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提出对韩语课程优化的建议,为今后更好开展韩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一、学院目前韩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信阳师范学院与韩国汉阳大学合作举办的土木工程专业与生物技术专业于2013年和2014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人数100名左右。为达到外方大学要求韩语水平,保证学生出国留学质量,学生在入校后的韩语课程实行30人左右小班授课,学生大一、大二共需完成12门韩语相关课程,共计34学分。具体课程如下表1:

在提升我院学生韩语水平方面,学院作了长时间研究与摸索。小班授课于2018年开始正式实施,自项目开始招生的前几年均采用大班授课方式进行韩语教学。相比语言教学大班授课,小班授课形式更加突显语言学习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侧重于韩语基础的韩国语课程由中方教师进行授课,注重语言入门基础训练和语言语法基础知识的传授;侧重于韩语会话和听力的课程多由韩籍外教进行授课,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和发音等训练。中韩双方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在学院韩语教研室的管理安排下,除正常课堂教学外,在备课、学术研究、韩语社团活动等方面积极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就目前学院对韩语课程设置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韩语水平,树立项目学生赴外方合作大学留学的语言自信,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韩语课程设置,更好地满足项目学生对专业和语言的学习需求。

二、学院目前韩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院的韩语教学实践,就目前学院现有韩语课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学生对语言课程认知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

我校中韩合作办学项目通过高考统一招生,绝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并未对填报专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而是因为录取分数线较低、征求平行志愿等原因被迫录取。因此,对语言课程学习认知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

(二)韩语教材更换频繁,无固定教材参考模式

在学院近8年的韩语教学实践中,仅韩国语基础方面的教材已更换过5次,分别为《标准韩国语》《韩国首尔大学韩国语》《延世韩国语教程》《新版延世韩国语课程》《新標准韩国语》,听力和会话方面的教材更是更换频繁。因目前国内暂无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韩语学习教材,与专业学习缺乏联系,无法满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项目学生的韩语学习需求,因此,韩语教学无固定教材可供参考。

(三)学生对选修课重视不够,未达到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学业要求,满足学院学生全方面的学业发展需求,学院自2018年起通过实行大二学生选修英语课或韩语课的方式,对大三赴韩留学的学生和无意愿赴韩留学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分流授课。由于学生在大三前无法确定出国意愿,在选择英语课和韩语课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对选修课重视程度不够,无法达到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四)韩语学习课时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中韩合作办学学生而言,相对其他专业学生,除专业学习时间以外,更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韩语学习。不少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早到晚,甚至在周末还要增加实验课,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上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后一阶段需要赴国外学习,满足外方大学对学生的韩语水平要求,更需要时间复习巩固语言知识。因此,韩语学习课时有限,无法满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韩语的培养要求。

(五)韩语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韩语教授中,韩语教师缺乏对课程教学理念、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的科学认知,学术准备不足,导致教学设计不完整,缺乏与外方大学的学术沟通与交流,韩语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自身学术交流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韩语课程设置优化建议

针对以上在韩语教学实践中韩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多角度、多层面出发,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深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指导工作,加强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认知

新生入校之后,对新生深入开展入学教育指导工作,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对项目本身进行充分了解,明确学习动机和努力方向,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整体认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因才施教,编写适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外语固定教材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要求,编写科学的外语教材,是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有效实施外语课程教学的基础。针对目前相关教材出版缺陷、使用更换频繁等现象,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和韩语能力条件下,需要针对合作专业,结合韩语教师团队的集体智力,积极尝试编写符合本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的教材。

(三)加强对选修课认识,提高课程重视程度

从学院角度,学生在大二选修英语课或韩语课可以有助于学生提前为赴韩留学作准备,但由于学生无法明确出国意愿,所以在选修课的学习中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真正从自身角度出发具备“出国倒计时”或“备战TOPIK”概念。因此,应从学院层面加强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尽可能地多增加一些课时,开设针对出国语言学习和人文交流等实用课程,让学生能真正地深入学习,更快地适应课程,并提高对该门选修课的重视程度。

(四)创新教学方式,活用教学资源

韩语教师应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下,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切实提高韩语教学的趣味性,促进韩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在授课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播放与之相关联的网络资源,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记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学期中组织学生进行“韩语戏剧比赛”“韩语能力比赛”“韩语说课大赛”“韩语配音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健全韩语教研室管理制度,加强与外方大学教师学习交流,促进韩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韩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对韩语课程教学产生直接影响。韩语教师在韩语教研室的统筹管理安排下,开展韩语教学工作。韩语教研室应在制度层面对韩语教学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提高韩语教学质量。由韩语教研室牵头,组织韩语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增强韩语教师与外方大学教师的学习交流,加强韩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现韩语教师自我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促进教学能力发展。

四、结语

以合作办学为视角探讨高校韩语课程的优化路径不但可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更能助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对信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韩语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建议,希望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进一步赴外方大学深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家蓉,李桂山.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问题: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05):88-89

[2]程倡文,張方明.浅谈高校韩语教学新模式构建[J].经济师,2019(9):204-205

[3]唐振福.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3(2):28-30

[4]严贝妮.中国高校本土化双语教学模式研究和框架设计[J].郑州师范教育,2014,3(6):32-36

[5]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韩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
韩语教学中的先语末词尾概念及语法
中韩合作办学中跨专业学生的韩语教学探索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关于韩国文化在韩语教学中的探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创新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