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7-21徐溥澄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复发性

徐溥澄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 黔西南州 562400)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神经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微血管减压术,虽具有高达90%的治愈率,但术后也存在10%~30%的复发率[1]。术后复发患者可再次经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但其手术难度与风险将会增加。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由于其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等优势,对于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2]。本研究旨在分析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减压组(32例)与经皮组(32例)。其中减压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31~77岁,平均(54.32±21.17)岁;疼痛侧别:左侧9例,右侧23例;部位:第Ⅰ支(眼表、前额)17例,第Ⅱ支(颊部、上唇、齿)9例,第Ⅲ支(下唇、齿龈)6例。经皮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30~76岁,平均(53.94±21.75)岁;疼痛侧别:左侧10例,右侧22例;部位:第Ⅰ支15例,第Ⅱ支10例,第Ⅲ支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为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者;可耐受手术者等。排除标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者;病毒感染引起的后遗神经痛者;存在系统功能障碍者等。本研究经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减压组患者予以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取侧俯卧位,行乙状窦后入路,充分暴露乙状窦转角处,对三叉神经根附近粘连的蛛网膜行锐行解剖,注意探查三叉神经根脑干处的出入、责任血管情况,观察首次手术时置入的Teflon垫棉情况,注意避免Teflon垫棉压迫神经根,需要放置合适的垫棉以隔开责任血管。经皮组患者予以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手术,患者取仰卧位,使用Hartel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前面部穿刺,于患侧口角外侧2~3 cm的位置进针,使用导管专用圆头穿刺针(14号)对卵圆孔进行穿刺,将微球囊导管通过穿刺针置入Meckel’s腔;导管置入后,向球囊慢慢注入碘海醇注射液,使之得到充盈,直至球囊呈梨形;球囊充盈容积在0.3~1.0 mL,压迫半月节时间依据医师术中经验决定,之后排空球囊,撤出穿刺针。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根据《神经病学》[4]进行评估,显效:患者术后没有发生疼痛情况,不需要服药;有效:患者术后偶尔感到疼痛,不需要服药;无效:患者术后疼痛无缓解或有缓解,仍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控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复发时间。③炎性因子。分别采集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取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1 β(IL-1 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术后经皮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手术指标 经比较,经皮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减压组,术后疼痛复发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所用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后疼痛复发时间(年)减压组 32 103.22±28.26 11.87±3.42 0.52±0.25经皮组 32 20.95±7.58 4.34±1.82 0.87±0.24 t值 15.906 10.995 5.713 P值 < 0.05 < 0.05 < 0.05

2.3 炎性因子 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经皮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减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ng/L)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ng/L)

注:与术前比,*P < 0.05。IL-1 β:白介素-1 β;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IL-1β IL-6 TNF-α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减压组 32 46.32±7.53 39.43±6.72* 26.33±5.13 23.27±5.42* 38.29±6.04 30.55±5.26*经皮组 32 45.38±7.45 31.24±5.65* 26.19±5.06 22.18±5.36* 38.65±5.78 26.45±8.17*t值 0.502 5.277 0.110 0.809 0.244 2.387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属于常见的头面部神经疼痛,其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其发病机制虽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其是由于三叉神经出脑干区受血管压迫和神经脱髓鞘病所致[5]。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但其同样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对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再次运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但也可能存在全程减压后,疼痛无法缓解或缓解后再复发的现象。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具有手术操作便捷、安全性较高、舒适性较高等优势,可以通过选择性损伤有髓神经纤维,抑制痛觉传递,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同时无髓神经纤维不受损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6]。董韬等[7]研究结果证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可有效缓解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用于高龄、体弱及不愿开颅的患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经皮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减压组显著升高,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减压组显著缩短,而术后疼痛复发时间显著延长,提示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可以显著缩短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延长术后疼痛复发时间,疗效显著。

研究证实,血清中高水平的IL-1β、TNF-α及IL-6表达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病发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神经脱髓鞘发生变化,引起神经内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肥大细胞的破坏,神经内TNF-α、IL-6作用于三叉神经节、神经末梢并产生免疫反应,导致神经元敏感性升高,进一步介导疼痛,影响疼痛信息的传递[8]。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的神经卡压,进而缓解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减压组相比,术后经皮组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提示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可以降低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综上,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可以显著缩短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延长术后疼痛复发时间,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复发性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VEGF、Hcy、HbA1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治三叉神经痛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