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021-07-20安雅琼

天津教育·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教学小学

安雅琼

【摘  要】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要想学好数学,需要具备数学思维,具有充分的想象力与理解能力。而且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也较强,有很多知识是前后连贯的,这就需要学生数学思维清晰才能更好地利用已有知识结构更好地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能够将教学知识点的脉络结构清晰化,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弥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上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9-0010-03

【Abstract】Mathematics itself is a subject with strong abstraction and logic. To learn mathematics well, you need to have mathematical thinking, have sufficient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Moreo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thematics knowledge is also strong, and a lot of knowledge is coherent,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clear mathematics thinking to be able to better use the existing knowledge structure to learn new mathematics knowledge. As an auxiliary tool, the mind map can clarify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knowledge points. It can be use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help students learn mathematics better.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ind map

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不强,但是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又几乎不会做笔记,这也是数学教师默认的学习方法,但这也就直接导致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学生思维处于混乱的状态,所有知识混杂在一起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采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解決这一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与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思维导图突出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利用图像将有关联的事物进行连接,以此让分散的知识集中化。小学阶段数学是重点学科,也是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的学科。其中有很多知识也具备抽象的特点,而且小学生的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弱,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走神、溜号,但在小学教学中,一名教师要面对的学生数量较多,数学教师还要讲课,很难及时关注到每一名学生,若是老师在讲教学重难点模块时学生走神溜号,教学质量必然会存在问题,若是不能够解决,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完成,不利于学生未来学习更有难度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知识分散性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也分不清,最终导致学生容易在重要内容方面出现溜号的情况。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教学,借助思维导图突出教学重难点,有效控制学生走神的时间,在教学重难点时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可以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将教学重难点用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喜好选择连接方式以及声音、图片,以此提升思维导图的趣味性。

二、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各项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关键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课前预习环节,但是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依靠其自身能力很难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以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也能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以“时、分、秒”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将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绘制成为思维导图,但是思维导图只是一些简单的问题而非明确的概念,比如秒针的特点、分与秒之间的进率以及以前学习过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情况下用秒针等问题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保证一定的顺序性,然后借助微信平台或者学校专门的App发给家长,让家长监督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完成预习任务,这样学生预习起来有方向,保证预习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学生思考过的,即使预习结果不正确,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有所提升的。此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让学生回答自己预习后的结果,教师重视预习,学生才会真正重视预习。

三、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内容结构,提高练习课的教学效率

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时候分布得并不合理,而且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调整教学顺序,优化教学内容结构,让数学知识点更为清晰。这一点尤其适用在练习课中,以往教师教学时往往采取的是题海战术,其中运用到不同知识点的题型也是混在一起进行练习,这样就使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很难被培养出来,练习课的教学效果也并不佳,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为此教师应该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内容与结构,根据清晰的思维导图对题型进行归类,此时再进行数学练习,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能够有效增强。

以“四则运算”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是需要学生能够明确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正确运算顺序以及括号的特殊用法,小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很容易出错,尤其是带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这一个运算原则,为此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将这些运算规则制作成为思维导图,每一条运算原则后面紧跟的是有关这一原则的类型题,然后先带领学生复习这一原则再进行练习,以此类推,在每条原则的计算题学生都做过后再进行各个规则混合运算,有了前面运算练习的基础,学生对四则运算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计算准确率也会有所提升,练习课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除此之外,像是乘法的实际应用这样的知识也是有很多类型题的,结合思维导图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练习课的运算对于学生而言练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这也能够有效降低数学练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将思维导图与复习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强化数学知识

数学一直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的,一个单元中包含多个知识点,通常分为四到五节课将全部内容讲完,但是并不是知识点讲完就代表这个单元的教学就结束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复习课的安排,此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课的教学,首先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教学知识,当学生回忆不出来时也可以利用之前準备好的内容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其次,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即使教师绘制的思维导图再清晰,学生不亲自实践绘制,其中的知识点也很容易遗忘,而且课堂做笔记本身就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由于小学阶段的知识点较为分散,因此在教材中知识点也是分散在各个角落中的,并没有被归纳在一起,这就给学生自主复习带来了难度,虽然说教师会在单元介绍和期中、期末阶段带领学生复习以往的数学知识,但是此时的复习速度较快,对于一些基础掌握不好的学生来说复习效果并不佳,因此,还是需要学生自己能够认真复习数学知识才能让复习效果更好,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复习课时教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保证每一单元的数学知识点的脉络结构都是清晰的,这样学生自己复习时也能迅速掌握重要知识点。

五、将思维导图与数学教学评价相结合,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评价时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将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的重要渠道,同时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教师评价的内容也要保证多样性、全面性,要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仅从语言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感官冲击并不强烈,这样学生改正问题欲望也不会强烈,评价的质量也就很难得到提升。此时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教学评价相结合,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一段时间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试卷成绩、预习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且清晰的评价,每名学生的问题和优点一目了然,这样对学生造成的冲击会更加强烈,学生也会从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以及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按照教师思维导图去进行自我评价,为学生自我评价指明方向,让学生主动自我反思,只有学生最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就会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当教师提出指导意见时学生才会更加认真地听教师的指导改正自己的问题,为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帮助的,当学生能够灵活掌握思维导图学习数学的方法后学生对数学理解与应用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数学教师要将思维导图灵活地运用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此让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将之应用在课堂中,将之与新课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导图预习、练习、复习,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最后将之与教学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更为客观具体,为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奠定基础。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核心知识与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9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初长伟.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23).

[2]吕婷.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1).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数学教学小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