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潭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与推进路径

2021-07-20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湘潭开放型测度

谭 赛

(湖南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开放型经济赋予了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竞争力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实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湖南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1]。处于湖南中部地区的湘潭,区位优势不明显,开放程度相对较低,2019 年湘潭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5.62 亿美元,同比增长4.9%,总量位于湖南省地市州中第六。从统计数据来看,湘潭开放型经济规模存在不足。湘潭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贯彻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为更好地研究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必要构建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测度,找出制约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短板”,这有利于掌握一个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全貌,并给国内不同地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指标设置从一个或几个指标发展到构建一套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外学者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起步较早,通常采用贸易开放度或资本开放度的单一指标进行测度,如关税税率和非关税壁垒覆盖率[2]、国际贸易[3]、国际投资[4]及国际金融[5]等指标,虽然测度有一定的成效,但结论证实单一指标无法全面揭示某一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Sachs 和Warner[6]在单一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含5 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测度了贸易开放度;Edwards[7]在综合前人9 种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综合指标法进行测度;Bülent Ulaʂan[8]构建了名义开放度、实际开放度、进口关税与进口总额的比率等评价指标。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国内学者提供研究借鉴。国内学者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从选取指标的层面来看,李翀[9]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3 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黄繁华[10]分别从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开放度、直接与间接投资开放度评价经济开放度;肖俊夫等[11]构建了以开放结构、开放程度、开放支撑3 个层面的指标;王晓亮等[12]在研究此类问题时,在开放结构、开放基础、开放规模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放效益指标;张应武等[13]构建了4 个层面的评价指标,包括开放基础、开放潜力,另把开放程度细分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2 个层面;曹扬[14]构建了对内对外开放、金融基础、政府干预、开放潜力4 个维度的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视角丰富多样,测度指标各具特色。此外,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式也有所不同。吴园一[15]采用主观赋权法进行评价,把外资利用率、外资利用占协议比率、制成品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内部资金供求比率分别赋予20%、15%、35%、10%、20%,这种方法对权重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研究结果自然也会出现偏差;隆国强等[16]采取了类似的办法测度;何计文等[17]采用改进的TOPSIS 法对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任保平等[1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7—2016 年中国开放水平进行测度。

综上可知,开放型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大多数学者基于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测度方式,这为本研究构建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既要考虑数量型开放指标,又要涉及开放质量与效益类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本文在开放基础、开放规模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放质量与效益和开放潜力2 个一级指标,采用熵值法对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18 个二级指标进行测度研究,并着重研究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探讨湘潭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开放型经济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市场开放规模,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和国内的自由流动,与国际接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形成持续有效的开放型经济运行机制[17]。

根据以上定义,遵循全面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应综合考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要追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过程,还要追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结果;不仅要把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当前能力,还要把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景与潜力。综合考虑现阶段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际,并结合开放发展的新理念与新要求,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质量与效益、开放潜力构建4 个一级指标,下设18 个二级指标,如表1 所示。开放基础是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引进外资、扩大贸易和促进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因素;开放规模是评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从量的角度衡量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能力,为开放型经济的质变做好量变的积累;开放质量与效益是评价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方面,从质的角度衡量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情况,强调质量要素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前沿性,是对开放规模的有效改进;开放潜力是衡量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表1 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方法与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熵值法对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其核心思想是在对各测度指标数据做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熵来确定各测度指标相应的权重,然后测算出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熵值法既可以克服主观赋权法无法避免的随机性、臆断性问题,又可以有效排除数据不同单位不同量纲所带来的差异[19]。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运用极差法对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

式中,xij为第i 个地区、j 项指标的原始数值,为 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第二步,将各指标同度量化,计算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地区占该指标的比重(pij):

式中,n 为样本个数,m 为指标个数。

第三步,计算第j 项指标熵值(ej):

第四步,计算第j 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

第五步,对差异系数归一化,计算第j 项指标的权重:

最早社会公众开始关注土壤是几年前湖南的镉大米,在南方有色金属矿藏丰富,降雨量大,土壤本来就呈酸性,被活化的重金属进入到作物籽粒,没有啥稀奇的,当时竟然有些专家说是磷肥施用引起的,真不知道他的数据来源于哪?之后国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高度重视,也划拨资金用于治理,可很多地区却怕一旦他们接受了治理资金,会让外界以为当地的农产品是不安全的而拒绝。

第六步,计算第i 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Fi):

(二)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自2009—2019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2020 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和《湘潭统计年鉴》。对于某些指标数据,由于统计年鉴没有直接数据,我们通过计算得出;对于缺失数据,采用均值法进行补充。

(三) 结果比较与分析

1.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根据整理、计算得到的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出湘潭2008—2019 年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分析及结果输出借助Matlab 软件实现,结果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知,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出现了反复升降的变化过程,呈现出开放型经济的阶段性、时代性、全球化的特征,如在2008 年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2016 年以后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整体开放指数明显下降。从综合指数来看,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平均值为0.900,最高值出现在2016 年,达1.109,2019 年的指数值最低,为0.77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处在“量质转换”的关口,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未完全实现,发展空间仍然广阔。

表2 2008—2019 年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各类指标数

评价开放型经济发展四个维度的大致情况是:第一,湘潭的开发基础呈现出“W”型变化趋势,存在一定波动。具体来看,2008—2010 年呈下降趋势,由0.726 下降到0.594,之后反复升降,最大值为2016 年的1.075,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发展态势,反映了湘潭在这一个维度的关注度上亟待加强,从而巩固现有的开放型经济实力。第二,湘潭的开放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态势,其中2019 年的对外贸易规模在湖南省14 个地市州中处于第六位,占湖南比重为5.53%,与排名第一的长沙差距甚远;外贸依存度略高于湖南平均,排名第五;实际利用外资处于湖南排名第四的较高水平。可见,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仍不够充分。第三,湘潭的开放质量与效益出现反复升降,最低的为2018 年的0.193,最高的则为2016 年的1.737,且最近三年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受限于开放型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瓶颈,且未有效实现质量、效率、效益协调发展。第四,湘潭的开发潜力尽管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也存在升降波幅较大的特征,其值由2008 年的1.476下降为2011 年的0.694;触底反弹之后,在经历2012—2015 年的先上升后下降后,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处在深度调整期,仍然具备大发展、大开拓的格局。

2.湘潭与湖南部分其他地级市对比

为了更好地促进湘潭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各测算指标与湖南对外贸易规模较大的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对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做进一步分析。根据2019 年湖南省各地级市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本文选取长沙、株洲、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六个地级市与湘潭进行比较,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与上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测度的年份较长,只选取各地级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四个维度的平均值做比较,结果如图1 所示。综合来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四个维度指标除长沙较高外,湘潭和株洲、衡阳、邵阳、岳阳、常德五个地区的差距不大,表明地区之间的开放型经济长期存在竞争的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湘潭的开放潜力指数较为突出,表明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1 2008—2019 年湘潭与湖南其他部分地级市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比较

从开放基础来看,湘潭明显落后于长沙,紧跟株洲之后,高于岳阳、常德、衡阳和邵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均GDP 和城镇化率的高低有很大关系,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沙这两个指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进一步提升湘潭的开放基础并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应综合从人均GDP、城镇化率、第三产业比重三个层面共同发力。从开放规模来看,湘潭的开放规模排名第二,说明开放型经济“量的积累”已初步形成,但与第一位的长沙差距甚远。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在于湘潭开放规模的对外贸易规模、外贸依存度、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等各项指标的总量不大,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开放质量与效益方面,湘潭表现不佳,在七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五,这是因为湘潭外贸经济贡献度从2008 年的0.326 上升到2019 年的0.380,外贸技术贡献度从2008 年的0.5809 下降到2019 年的0.153,一增一降,加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开放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逐渐滑落。在开放潜力方面,湘潭排名第三,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湘潭在科技和教育方面投入明显增加,注重开放型经济可持续能力的打造。

四、推进湘潭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从测算结果与发展评价来看,湘潭开放型经济发展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深度调整时期,要立足于解决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开放基础、开放质量与效益中出现的“短板”,结合湘潭开放发展的实际,推进湘潭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 促进外资提质增效。从国内外总的趋势来看,招商引资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目标,湘潭应当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在外资的投资方向上,明确产业培育的方向,打造湘潭产业生态圈,加大高技术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力促项目成功落地。二是要加大高端服务业的引进,带动湘潭服务业能级的提升,这有助于提高湘潭本土服务经济的竞争力和满足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要关注外资的生态环境效益,限制污染性行业的外资进入,确保开放型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二) 积极主动扩大进口。2019 年,湘潭进口、出口总额的比例是1∶2.16,可以看出,进口规模偏小,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扩大进口是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不仅有利于平衡进出口贸易,还能更好地满足湘潭人民在消费品中的高端领域竞争力不足的短板,有效激发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速商品的进口替代质量升级。因此,一要培育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湘潭已成功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要以点带面,推动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要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借助湘潭岳塘国际商贸城线上平台、园区平台、口岸平台的优势,打造进口商品批零供应基地,实现进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三)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出口产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根据湘潭当前实际情况,一要强化出口企业的质量管控,扩大出口贸易总量,不断提升出口企业的外贸竞争力;二要发挥湘潭本土优势,围绕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农产品精深加工、大玩具等产业,出口商品种类多样化,用足用好外贸促进政策,推动湘潭出口外贸稳定增长;三是除了支持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外,还需要发挥桑顿新能源、蓝思科技、长荣贸易等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的活力,打造出口外贸新高地。

(四) 提升对外投资水平。实施高水平对外投资对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湘潭对外投资的历史很长,但“走出去”的时间却很短,对外投资规模较小,目前湘潭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为此,一要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往来,特别要加强与沿线国家中的发达与转型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与沿线国家的双向投资拓展;二是可由本土的湘钢集团、湘电集团、桑尼森迪等龙头企业牵头,带动如迅达科技集团、沃森电气科技等民营企业“走出去”,通过并购、合作的方式有效整合全球先进的创新资源、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三要顺应全球价值链适时调整对外投资战略,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形成一批稳定的海外资源供给基地。

(五) 推进开放型经济载体建设。自贸区已成为当前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实验基地,也是开放型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湖南省已获批自贸实验区,湘潭应充分利用长株潭一体化的区位优势,结合湘潭本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地方特色产业,积极发挥自贸区的辐射带动效应。要发挥湘潭已有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开放引领作用,还要积极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经济载体,带动湘潭本土优势企业走出国门,通过与投资所在地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有效盘活当地的资源禀赋,促进当地的税收、就业和经济增长。同时,增强投资所在地企业对湘潭市场的了解和投资湘潭的动力,为湘潭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点。

猜你喜欢

湘潭开放型测度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湘潭:天生C位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开放型应用问题变式训练教学的策略
湘潭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关于Lebesgue积分理论中按测度收敛问题的教学研究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