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企业家精神助力文化投融资研究

2021-07-20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投融资文化产业企业家

彭 玻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4)

一、引言

企业家是一个企业创建或发展的灵魂人物,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首要推动力量,也是当今国内外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释放了企业家的活力,各行各业均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家,成为带动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车头。

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同时逆全球化暗流涌动、自由贸易规则受挫,如何保护企业家的积极性、激励企业家开拓创新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为此,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对企业家精神进行肯定、弘扬、激励的专项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归结于一点,企业家精神的根本作用是让企业家更高效地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从而驱动企业实现最优发展。各类生产要素中,资金是关键性的,且与企业家精神联系十分密切。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金融就像一把筛子,其核心功能就是把那些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者挑选出来并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他们重新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推动企业经营和经济增长[1]。也就是说,企业家精神与投融资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企业家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有赖于资本和资金提供的支持;另一方面,只有具备良好企业家精神的经营管理者,才能做好投融资管理,充分发挥资本在整合资源、促进发展中的作用。

相对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起步较晚,文化投融资虽然近些年十分活跃,但总体而言不够成熟。当前,“文化+金融”“文化+资本”已被一些文化企业家确立为发展战略,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和日益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也为文化企业提供了众多投融资渠道,但文化领域的投资乱象和融资困境也同时存在。在充满机遇与风险的环境下,充分激发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提升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的效率,将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着。

二、文化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ial Spirit) 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提出,其意在阐明企业家这一角色在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 的集合,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达方式,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2]。关于企业家精神,国外存在三种主要观点:德国学派(代表人物是熊彼特和鲍莫尔) 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是奈特和舒尔茨) 强调企业家应对危机风险的能力和开拓进取的冒险精神;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是米塞斯和科兹纳) 强调抓住市场机遇的敏锐力、果决力。

中国古代强调“士农工商”,商人长期被轻视。近代以来,实业救国思潮涌起,商人地位有所提升。改革开放后,又逐步培植了有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土壤。如今,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得到广泛认可和尊崇,提倡、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已经蔚然成风。比如,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作为华为的精神教父,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专注、自省、简单、朴实、艰苦奋斗、坚韧、淡泊名利、危机意识、终身学习等,被认为是十分可贵的优秀企业家精神。

国内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企业家精神的几个代表性观点:一是认为创新和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两者缺一不可;二是认为企业家精神广泛存在,超越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三是认为当代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并且在动态演进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例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9 年3 月发布的《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精神: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2019·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企业家精神呈现五大新特征,即更讲诚信、尊重他人;更加敬业,热爱事业并坚韧执着;更重创新、善抓机遇,努力发展持续竞争优势;更具责任,普遍有回馈社会的意愿;更善思考、重视学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则从官方角度概括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激发文化企业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

文化产业是特殊产业,文化企业家也不是一般的企业家。除了包含创新、诚信、担当、责任、竞争等企业家精神共性外,文化企业家精神还具备或者说强调四种独特性(见图1)。

图1 新时代文化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构成

(一) 政治站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不只具有经济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不只承担着发展经济和产业的职责,还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不只创造经济效益,更要创造社会效益。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对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双重责任、双重效益是有要求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应深刻把握这一特殊性。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是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重要执政基础,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在落实国家文化政策方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起到主渠道、主力军、主平台作用。党和政府要求国有文化企业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和基础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双效俱佳。如果二者有所冲突或相悖,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因此,国有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强化政治家办企的意识,深刻把握文化企业的特殊属性,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内容导向、舆论风向,并将之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二) 文化情怀。文化企业提供的是精神产品,传播的是思想信息,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文化企业家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强的文化鉴赏力、判断力,能够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紧跟、引领乃至打造最新的文化风尚。文化企业家还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对文化产业保持热情和专注,进而升华为一种使命感、荣耀感,坚信文化产业能够取得大发展,通过传播优秀文化产品、打造重大文化项目,向社会大众传播先进思想和正能量。

(三) 融合意识。文化企业家要具备良好的融合意识,通过融合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首先,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碰撞、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和繁荣的。作为文化企业家,要善于借鉴和吸收不同地域、不同形态、不同时代的优质文化成果,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文化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催生新的产品。其次,要基于文化产业具备良好拓展性和衍生性的特点,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当前,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农业等融合发展新业态为政策所鼓励、资本所追捧,发展十分火热。第三,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从金石、竹帛、纸张到屏幕,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一次文明的跃升,促成一次文化的大发展。当前,移动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等新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重塑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呈现形态。文化与技术融合成为广泛共识,特别是媒体融合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关注点,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明确提出打造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的要求。

(四) 工匠精神。当前,一些文化企业迎合市场需要,表现得过于浮躁,文化产品出现了功利化、庸俗化、空心化、快餐化现象。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但低质竞争、赚快钱的情况客观存在,导致文化生产“有高原缺高峰”。强调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家的“工匠精神”,既是纠偏治乱,也是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回归文化发展的本真。坚守“工匠精神”,就是提倡和坚守文化的本质精神,就是对文化价值、精神和尊严的坚守和敬畏。文化企业家要引领企业保持踏实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追求慢工出细活的品质,努力做出传世的经典之作,推出文化与商业口碑俱佳、社会与经济效益兼备的产品。从长远来看,工匠精神不仅决定着文化产品的质量,也决定着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品质。

三、文化企业家精神作用文化投融资管理的四重维度

于生产要素而言,资本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正常发展与生存的前提。于企业经营而言,资本运营是比产品运营更高的层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起到杠杆作用、发挥倍增效应、体现纽带功能,能够让企业更加高效地配置、整合资源,实现创新性、跨越性发展。同时,投融资也具备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既需要企业经营者创新进取,敢于担当乃至冒险,也需要企业经营者具备良好的判断力和沉稳的管理手段。由此可见,企业家精神在投融资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投融资管理也对企业家精神有着较高的要求。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及文化投融资起步较晚,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而逐步推进的[4]。以最为标志性的上市融资为例(见图2),1994 年上海东方明珠上市,是为中国国有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之滥觞。2006 年到2007 年,上海、四川、辽宁、安徽等地的出版发行集团相继上市,形成了文化企业上市的首个高潮。2011 年党中央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大会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主题,提出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其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十七届六中全会前后的几年间,又有中南传媒、凤凰传媒、人民网等一批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形成文化企业上市的第二波高潮。2013 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后,2015 年至2017 年文化企业上市第三个高潮到来。2017 年,中国出版、中国科传、山东出版等国有文化企业以及新经典等民营文化公司相继实现上市融资。可以说,文化投融资助力中国文化产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文化企业的上市真正改变了过去文化单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体制,进一步扫清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释放了文化企业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负责人也正式从行政事业单位官员转变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其市场意识和资本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家精神得到有效激发。这期间,涌现出一批具有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文化企业管理者。他们在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敢于担当,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十多年来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 强的公司负责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图2 文化产业投融资改革进程(以上市融资为例)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本的作用愈加凸显,也要求文化企业经营者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进取的态度抓好文化投融资管理。基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企业家精神在投融资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定战略、把方向、解难题、控风险四个维度(见图3)。

图3 文化企业家精神在投融资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一) 定战略。对文化与资本的关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一度存在文化与资本相排斥的观点。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文化企业家越发积极看待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正面作用,并认识到相比产品经营推动企业出现线性增长,资本运营带给企业的增长是几何级的。一些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推动和引领企业将资本从要素层面提升至战略层面,确立“文化+资本”的战略方向。不过,影响文化企业投融资战略的因素很多,很难一举而定或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文化企业家充分发挥智慧,进行综合考量。一是考量外部因素,包括金融、经济、政治、政策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宏观背景,以及技术变革趋势、产业转型升级、行业竞争对手等各类因素。二是考量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战略计划、财务资金、运营营销及人才团队、执行效能等企业自身因素。此外,文化企业家也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相对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战略。一般认为,处于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文化企业,由于立足的资源禀赋和战略诉求不同,其投融资战略也各有侧重(见图4)。

图4 企业不同时期投融资战略侧重

(二) 把方向。有效实现投资目的并避免投资风险,要从源头抓,把稳决策关。文化企业在进行投融资时,尤其应该把准正确的投资方向,这就需要经营管理者具备良好的文化企业家精神,形成较好的判断力和把控力。首先是把准政策方向,使文化投融资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又合乎资本市场规则;既顺应政策的东风,又避开政策的禁区。国有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把准“聚焦文化主业”的政策要求,并通过投融资运作逐步压缩、退出非主业和亏损低效业务。其次,文化企业经营者要以其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市场意识,引领投融资趋向符合文化风尚、顺应市场需求的领域或项目。第三,文化企业经营者要以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融合发展意识,推动投融资与产业创新升级以及技术迭代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同时,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投融资时,也需把准两种关系。一是把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避免唯流量、唯发行量、唯收视率、唯票房、唯利润。国有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尤其要把控好社会效益第一、文化责任第一的要求,在投融资上做好引导和表率。例如,有的国有文化企业负责人就坚持不投资成瘾性游戏以及过度娱乐化的产业。二是把准当下和长远的关系。不同于一般产业项目的可量化和可预期性,很多文化项目是内容创意项目,不仅需要长期投入,而且短期内难以产生效益。很多重大的文艺创作工程、影视出版工程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耕耘与雕琢。从长远来看,这些项目的文化意义十分重大。这就需要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具备良好文化定力、投资定力,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三) 解难题。由于文化产业本身的特殊性和文化投融资市场的不完善,不少难题有待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发挥创新进取的精神予以解决。首当其冲的是融资难。文化企业多是中小微企业,资产以版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为主,固定资产较少。而文化创意产品的无形资产评估和市场定价问题至今难以解决,导致文化企业较难获得金融支持和银行贷款。对融资问题,除了积极对接传统渠道外,一些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尝试与互联网金融对接,或采用众筹等办法进行融资筹资,降低自身的投资风险。其次是投资难。一方面,资本在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时的各类阻滞因素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资本运作的流畅度和穿透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文化企业也常常面临着优质投资标的难寻、优秀投资人才难找以及投资效率不高等问题。对此,一些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推动成立了文化投资公司,或牵头发起了文化投资基金,通过打造专业机构、建设专业团队,灵活采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PE 投资及PRE-IPO 投资等专业化投资方式,最大程度提升投资效能和整合优质资源。

(四) 控风险。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文化投融资的风险来自决策、政策、财务、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而最主要的风险还是来自市场。决策、财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风险,文化企业家通过优化管理,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但市场风险却难以预测。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在市场运作的规律难以精准把控,所以也很难预测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可和受到消费者欢迎。当前,大量文化投融资行为集中在影视、娱乐、游戏等领域。但即便是在电影产业极度成熟的美国,因为错估消费者需求而票房惨淡、亏损严重的电影项目比比皆是。在进行投融资时,文化企业家应对扎堆、逐热现象抱有警惕。要从投资项目是否合规、与市场需求是否匹配、被投资单位或团队是否可靠等各方面综合研判,要通过严谨的调研、冷静的分析、科学的决策、严格的管控,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文化企业家还要推动企业加强内控建设,完善“融、投、管、退”体系,建立健全必要的风险预防机制和全面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体系,制定多种风险处理备选方案,有效防范投融资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信用风险乃至系统风险。

四、激发文化企业家精神助力文化投融资的优化策略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企业家精神与文化投融资是互促共进的关系。文化投融资的健康繁荣有赖于文化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而不断完善的金融资本市场对文化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激发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激发文化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社会氛围、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府服务、文化体制改革以及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综合推进。

第一,大力营造推崇文化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夯实文化企业家精神的根本,也有助于文化企业家精神的激活与发挥,并通过投融资管理等一系列行为拓宽创新空间。一是要在教育上引导,完善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贯穿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或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让孩子们从小就强化创新的意识,让创新成为一种社会追求和文化风尚。二是要在舆论上支持,深入挖掘、生动报道优秀文化企业家的创新故事和先进事迹,充分展示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等精神,加强表彰和推介,让文化企业家更有荣誉感、获得感。三是要在法律上提供保障,保护好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的财产权、创新权益和知识产权[5]。考虑到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其政治性和政策性要求较高,如因政策变动对产权造成影响,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补偿机制,特别是要将加强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创业的基本手段,建立体现知识产权价值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此基础上,文化企业家们才能更积极地通过投融资管理等手段,持续推进内容、产品、业态、市场、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创新。

第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化投融资创新,壮大文化资本市场。充分发挥文化企业家精神在文化投融资管理中的作用,既要激励文化企业家成为“巧妇”,也不能让巧妇做无米之炊。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与资本融合,既拓宽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入口,也要丰富资本投向的出口与标的。针对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进一步吸纳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介入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文化金融服务组织形式,探讨设立全国性的文化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文化金融产品,特别是要在知识产权、版权等无形资产的抵押、质押上提供支持。大力培育文化消费金融市场,有针对性地推出较为灵活的文化产品类、文化服务类信用贷款等产品。继续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支持文化企业上市,支持文化企业运用各类融资工具聚集资本资源。

第三,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对文化企业家的支持、服务和引导[6]。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遵循文化企业家成长规律,加强对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鼓励支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核机制,优化面向文化企业和企业家服务项目的办事流程。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探索建立鼓励创新的审慎监管方式。进一步破除妨碍各类文化资本平等、合理、公平流动的各类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打破各类枷锁和屏障,让文化企业家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设立国有文化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发起设立、投资参与各类文化投资基金,重点在精品内容生产、新型文化业态培育等方面加大资金资本扶持。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既尊重文化企业家的自主经营权,又要加强监管,确保文化投融资市场健康稳定有序。要注意引导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科学决策、理性投资,避免跟风炒作,杜绝违规操作,以免引发市场紊乱,造成重大损失。

第四,遵循文化例外原则,建立健全以双效为核心的文化项目评价机制。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对文化项目的评价要与一般的产业投资项目区分开来。在考核评价文化项目时,既要重视投入产出效益,也要突出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一些电影票房很高但被视为“烂片”,一些游戏日进斗金但对孩子具有致瘾性,一些短视频平台市值高达数百亿但格调不高……这些项目不能被视为成功的文化项目。反之,一些文化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公益属性,但不能产生高利润或短期内不能带来较高的经济回报,这些项目也不能视为失败。要通过建立健全以双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性(文化性、公益性、商业性) 为核心的文化项目评价体系,强化文化企业家正确的价值观和投资观,推动文化投融资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第五,建立文化项目投资容错机制,激励文化企业家担当作为。投资是有风险的,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投资一定成功。文化项目具备双重属性,投资需要考量的因素更多,风险系数相应增加。文化企业家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负责人担负国资保值增值的重大责任,一旦投资不成功或造成较大损失,可能面临较大的追责压力。一方面文化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机制,规范投资行为,最大程度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树立对文化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在文化企业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投资项目考核中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7]。要正确认识投资风险,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精神,对投资失败不搞唯结果论,不搞一刀切,而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辨“为公”还是“为私”,分清“无心”还是“有意”,严格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要加强对投资决策全流程的依法依规考察,对严格按照规定投资的进行免责,对于故意乃至违纪违法的从严从重处理。通过容错鼓励担当,支持文化企业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激励他们敢闯敢干、创新创业,在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做大做强的征途中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

五、结语

近年对文化投融资的研究增多,但多数聚焦于文化投融资本身。文化投融资作为一种经营行为,直接体现的是经营者的精神意识。学界尚缺乏从文化企业家精神角度切入并探索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研究。本文基于文化例外的基本思路和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从政治站位、文化情怀、融合意识、工匠精神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文化企业家精神的独特内涵或要求。在实际操作层面,从定战略、把方向、解难题、控风险四个维度探索了文化企业家精神在文化投融资中的作用机制。基于当前束缚文化企业家精神发挥和文化投融资市场发展的制约或不足性因素,本文认为既要从法治、市场、舆论、政府、金融、改革等多个方面综合优化,也要注重激发文化企业家本身的主观积极性,重点是建立健全以双效、三性为核心的文化项目评价体系,树立对创新创业的正向激励导向,在文化企业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投资项目考核中建立容错机制。

猜你喜欢

投融资文化产业企业家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对话“疫线”企业家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