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07-19刘小宁
摘要:笔者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烟台大学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工作,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体会和经验,现整理如下,与各位老师共同交流探讨。
关键词:教学工作;实践;交流探讨
一、突出《纲要》课的政治理论教育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国情国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纲要》课是一门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的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这就要求我们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要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在《纲要》课教学中,笔者也始终牢记这一点,并力图把它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在讲授这门课时,笔者重点围绕着“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问题的讲解,使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例如在讲述“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问题时,我结合教材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通过对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的分析和对比,用大量史实雄辩说明:农民阶级不能建立一種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地主阶级在不触动封建统治前提下的一些枝节改革不能救国,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以上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近代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激发了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爱国热情,而且认识了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懂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增强了拥护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在讲授“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问题时,我主要是从世界历史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已经丧失,中国在当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客观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既具备了比较充分的客观条件,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衷心拥护,而不是少数人头脑中个人意志的产物。这样学生不仅对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问题不再困惑,而且明白了中国应当建立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的目标,我们党为实现这一目标也历经艰难和曲折。学生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自然激发了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纲要”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学生在中学时已经学习过,他们对这门课有了一定的了解,上大学后,还要学习这门课,学生难免有抵触的心理。因此课堂上经常是这样的情况,老师在上面讲,除了少数同学能够认真听课外,其他同学则完全成了局外人,要么做其它功课,要么玩手机,要么看其它书,要么睡觉,有的则干脆逃课。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呢?笔者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模式往往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单调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兴趣索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则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它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影视作品等音像资料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鲜活起来。笔者每讲授一个历史事件时,除了展示有关的历史图片外,还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如《千年局变》,辛亥革命系列片之“马戛尔尼使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马关条约、戊戍变法、庚子国变、失落的共和、柳暗花明”,抗战系列片等。这些音像资料不仅生动直观地还原了历史,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历史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思考,而且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弥补了教师讲授时因时间所限涉及不到的一些东西,对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历史有很大帮助,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这几年的学生反馈信息看,学生还是很欢迎这种讲授与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不过,由于这门课的学时所限,为了尽可能少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就需要教师对所放视频进行精选。笔者所选视频一般二十分钟左右一集,而且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开始播放,这样加上课间十分钟,一次课基本上能看一集完整的资料片。
(二)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为了打破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
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讨论也是笔者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在每学期初,教师将设计好的讨论题目(三到五个)布置给学生,同时给学生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课下准备。当课堂教学进行到与讨论题目相关的内容时,即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时,学生发言的人数和时间要加以控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平等身份参与并进行引导,使讨论不致离题太远,学生之间也可展开辩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最后由教师作总结,如果讨论题目有现实针对性且难易适中,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讨论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反之,讨论则很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笔者通常设计的讨论题目都是一些《纲要》课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和改良,如何看待义和团运动等。针对当前中国与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争端,也可结合日本侵华史,展开钓鱼岛问题的讨论。当然,讨论的目的并不是说一定要就某一个问题达成共识,它的主要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为之做出努力的。
(三)开读书交流会,给学生创造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繁杂,历史事件多,单从时间跨度上看,就有170多年的历史,
要在仅有的三十几个学时中把历史了解透彻,实属不易。因此平时多看一些历史书,成為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历史的不二选择。笔者对此作过一些尝试,每学期开课时,连同课堂讨论题目一起,给学生列出一些历史书籍,让他们阅读,到期中时,拿出一到两次课时间,开读书交流会。笔者通常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有:陈旭麓撰写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最好的导论性著作,虽然这本书更适合历史专业学生学习,但对非历史专业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历史读物;胡绳撰写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这是一部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近代史著作,适合大众阅读,内容与《纲要》教材也比较贴切;金一南撰写的《苦难辉煌》,这是一本反映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历史著作,故事性强,比较耐读。此外,还建议学生读一些历史人物传记方面的书,以及课本每一章后面所列的阅读文献里的历史著作。从几个学期的实施情况看,学生还是很欢迎开读书交流会,因为他们需要也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为此认真准备,做出精美的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有的谈读某一本历史书的感受,有的对某一个历史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有的就某一个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有的同学介绍自己家乡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受到了大家热烈掌声的肯定和鼓励。读书会结束后,要求学生每人提交一份读书报告,作为平时作业。学生反映,开读书交流会,不仅督促他们多看书,提高了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兴趣,把历史学习由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大大减少了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时间。这一教学形式,笔者每学期都采用,效果良好。
三、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建立多元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好的教学评价体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求知的兴趣,反之,则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被动消极地应付。开课初期,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形式单一,过于注重机械的记忆,学生往往是平时不愿把时间花在历史学习上,到期末时,临时突击,背笔记背教材背复习资料,考完之后一扔了之全部忘光。这样的评价体系很难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一些学生由于厌恶死记硬背,导致该门功课挂科。后来我们对此做了改进,建立多元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堂考勤、平时作业、课堂发言、期末考核四个方面,其中前三个方面占综合评价的30%,期末考核占70%,而且期末考核不再采用闭卷形式,而是开卷,考核题目也不是课本上直接能找到答案的,而是采用材料题,注重考核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对历史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如果平时对历史没有一定的了解,单靠临时突击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当然,考核题目要难易适中,过易过难都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这种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便于操作,效果也不错,考核中反映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的东西,挂科的学生也大大减少了,教师也更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准,以后的教学中也更有针对性。
以上是笔者对《纲要》课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还望各位老师指正,把《纲要》课上好!
作者简介:刘小宁(1964.10.28),女,汉族,山东荣成人,硕士学历,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