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2021-07-19连婷婷
连婷婷
中国的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它发展于中唐时期,并开始了饮茶艺术的先河,但唐代饮茶的主要方式是煮茶,先用开水煮茶,然后用勺子将茶倒入杯中。饮茶时要将鲜白的茶沫、咸香的茶汤和柔嫩的茶末投入一起喝下去。到了宋代,喝茶的方式改为点茶,比煮茶更讲究。在宋代,喝茶需要用到半发酵的茶饼碾碎,接着候汤(烧水),用沸水进行冲洗后,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盏,先少倒点开水,将茶粉调匀,称调膏,然后从四面注入开水来点茶,同时用水边用茶筅加入悬浮液、汤色白,以盏边没有水痕为好。然后把茶和茶粉一起喝(如图1)。
图1 魄冰
宋朝是茶文化的发扬光大的时期,更将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至鼎盛,被茶学界称为“龙凤盛世”。自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风尚,太祖赵匡胤便有饮茶癖好,宋朝历代皇帝亦如此。宋代宫廷茶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宫廷茶器,见于春秋宴饮。皇帝经常给官员、学生、僧侣和百姓送茶,也给北朝的契丹使者送茶。士大夫传统文人也以茶仪为集会活动仪式,以致老师宋徽宗还亲自作《大观茶论》,全文2000 余字,首序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择、压蒸、制造、鉴别、烹点、藏焙、茶品等二十目,从茶叶进行栽培、采制到烹点、鉴别;从烹点的水、具、火到茶汤色、香、味,从茗茶、产茶大户到藏焙之要、点茶之法,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也正因为宋朝茶文化的兴盛才造就了点茶。用点茶的方法来比赛茶和茶汤的质量,称为“斗茶”,又称为“茗战”。爱作画,茶道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在他的《茶论大观》中写道:“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在斗茶的标准上,《茶录》中蔡襄是这样表述的: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也就是说我们先看汤色以纯白如乳为上,其次看茶汤,茶汤的表面没有泛起的“汤花”,能较长一段时间凝住茶盏内壁可以不动为胜,俗称“咬盏”;汤花散退较快,先出现水痕的为负,俗称“云脚涣散”。水痕出现的地方是茶盏内壁与茶汤相遇的地方。宋代茗战队在三场比赛中以两胜决出胜负。
宋徽宗本人以天子之尊倡导饮茶,达官贵人不计成本把玩茶盏,文人雅士借助诗词歌赋书画形式推波助澜。市井乡民以茶待客、以茶相赠,饮茶习俗已经渗透到了两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宋代“斗茶”活动风靡全国,从高高在上的皇孙贵族到路边贩售的平头百姓无不把斗茶当作生活之乐,积极参与其中(如图2)。
图2 《彩虹流星》
这种斗茶风气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是因为宋代在理学思潮的熏陶下,重视人的内省功夫。通过内心的沉思,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净化,而庄严肃穆、澄心静虑地面壁参禅式的斗茶,是一种很好的净化方式。其次是因为在宋代,美学思想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主体意识的突出,饮茶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消遣,而是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因为生活即是表现。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什么伟大的东西可以表露自己,所以斗茶者才在茶事上不断地完善自己,形成了在工具、材料、斗法上都不厌其精、不厌其巧的“斗茶”习俗。
两宋茶事,当推斗茶为第一。这是宋人集体对茶的品质优劣作出判断的一种形式。
斗茶主要有“斗茶品” “行茶令” “茶百戏”三种形式。斗茶无他法,点茶而已。“点茶法”,是以极细的茶末用开水冲下去,用力搅拌,使茶与水融为一体。宋人用点茶法,将茶团碾碎,置碗中,以不老不嫩沸水冲进去,再以茶筅充分打击、搅拌,使茶均匀混合,成为乳状茶液,同时表面呈现极小白色泡沫宛如白花,称为乳聚面。
宋人的斗茶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是熁盏,即预热杯盏。北宋蔡襄曾说:“凡欲点茶,先须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第二步为调膏,即往盏中挑入一定量的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和成浓稠膏状。
第三步为点茶,也是斗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即往盏中注入沸水。注水时,要求水自壶嘴中涌出呈柱状,注时连续,一收即止。
最后一步为击拂,就是用茶筅搅动茶汤,使之泛起汤花。(如图3)。
图3 《天曜》
建盏的发展与斗茶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斗茶所体现的是宋代文人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和追求自然的艺术理念,在茶叶和茶具的选择方面不断提高,将斗茶艺术向更高的层次推进。当斗茶风靡朝野达到登峰造极之时,必须是有极高艺术品位的茶盏才能与茶家的审美心境契合。
建盏的胎体厚实坚致,釉色黑而润泽,器型以碗、盏为主。建窑器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挂,有的凝聚成滴珠状。釉面呈现褐黄色、银灰色和褐蓝色。因釉色细而下垂,酷似兔毫,故称“兔毫盏”,按其釉色又叫“金盏” “银盏”和“蓝盏”。“蓝盏”最为可贵。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其釉面开细小蝉羽纹,点缀着雪花片的金星、银星和红星。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曲曲弯弯不规则的宛如西北黄土高原的丘壑,在太阳光下,其黑色釉面闪烁着金红色的光点,盛满水其金红色光点在水中跳跃,其妙无穷,深具自然美感。
建盏黑釉以一种自然不张扬的美感凸显了白色茶汤的纯净,设计古朴简素中透着与生俱来的韵味,天然去雕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真实状态。建盏的造型摒弃了华丽的修饰和雕琢,体现了道家大道无形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宋代统治者以宽广的胸怀尊崇各种优秀的思想,这一点在建盏的造型和釉饰上具有明显的体现。宋代建盏的发展过程与斗茶文化的兴盛密切相关,它的发展反映了宋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体现了宋人在追求舒适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关注和调整自身与外在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如图4)。
图4 《星辰》
宋人斗茶成风,咏茶成趣,许多的文人学子在诗中均有描述。
宋徽宗在他的《宫词》中赞曰:“兔毫连盏烹之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北宋名臣蔡襄《北苑十咏-试茶》中咏道:“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雾冻作成花,云闲未垂缕。”
苏轼在《宋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翁鹅儿酒。”
北宋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云:“金黄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斗茶香兮薄兰芷。”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陈蹇叔郎中出闽别送新茶》诗中写道:“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鸿。不待清风生两液,清风先向舌端生”。
建盏在宋代虽然盛极一时,但物极必反。在明代之后,由于人们饮茶习性的改变和文化趣味的转移,建盏渐渐没落,更甚者有认为宋代的灭亡正是因为宋人的“玩物丧志”所造成的,使得建盏在宋代之后再无传承,建窑的火也没有再烧起,建盏在历史的长河就此隐没。
宋朝作为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使得建盏也进入到普罗大众的视线里,变成一种迎合了宋人饮茶文化的器具。到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盏,体现了宋代对文化生活的高雅追求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蕴含了宋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让当代人在品饮的同时体会到宋朝的灿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