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师范生钢琴课程改革实践*

2021-07-19李晓莹

大众文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师范生旋律钢琴

李晓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73)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及音乐创造力为目标。随即对音乐师范生教学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合格的师范生需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课堂的应变能力、学科的思辨能力以及课堂表达的能力。钢琴学科作为师范生专业技术的一部分,如何将这门乐器以一种开放的、灵活的、即兴的方式运用于课堂一直都是师范生培养的重难点。

一、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钢琴的作用

(一)呈现作品

关于钢琴在中小学课堂上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展示经典钢琴作品、改编其他钢琴作品以及中外交响乐团作品缩编上。课堂上呈现作品方式主要通过音频或教师演奏,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利用钢琴的特点来对作品进行拆解,从而对各方面音乐要素进行靶向性、精确性地讲解,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过程有更深层的理解。

(二)创作与改编

钢琴在中小学课堂中常被视为创编音乐工具使用。在创作方面,钢琴可以根据教材中某一章节的音乐要素知识点进行即兴创作,如课堂上讲授三连音知识点时,可以根据三连音节奏即兴创作夜曲、船歌、爵士乐等曲目。在改编方面,钢琴可以将其他器乐曲改编成钢琴曲,也可以将已有的钢琴曲目改变其音乐风格。

(三)伴奏乐器

钢琴较多以合作与伴奏形式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作为伴奏乐器,教师需要通过钢琴来展现旋律的文化特征,同时需要时刻关注合作者的情绪、能力等问题。在专业技能方面,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演奏技能基础,和声的使用是否合理,伴奏音型是否符合音乐的风格特征都决定着伴奏质量的好坏。

(四)情感枢纽

作为情感枢纽的工具,在前三节中无一不体现。在音乐审美中存在的联觉对应,听者通过强弱、高低、快慢来体会音乐表达的情绪。无论是创作、合作、改编还是独奏,都是人对音乐语言以及对各类音乐要素理解、重组和编创的过程。由此推断,“创作思维能力”是师范生学习钢琴专业技术的核心,因此对于音乐要素的学习及创作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我院音乐师范生的钢琴学科教学情况

(一)钢琴课程实践情况

我院针对音乐师范生开设了专业主干课钢琴I—IV,从大一开始至大二结束,四个学期完成。专业主干课基本决定了音乐学专业钢琴弹奏水平基准,同时也决定了即后专业拓展课课程开展质量的优劣。但从2015-2020年的专业主干课的考试测评来看,成绩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在大二下期呈平行或下滑趋势。

(二)教学内容

关于专业主干课钢琴I-IV,在四个学期教学时长中,大纲的内容共五个大章节,分别是基础知识及演奏手型,音阶、琶音及和弦的演奏技巧,双音及跳音技巧、多种装饰音的演奏技巧及踏板的运用及八度的演奏技巧。在整个钢琴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车尔尼练习曲的技术进阶配以和弦连接练习为主。但重技轻艺的内容设置,并不会提升师范生的整体专业素养,同时也没法将知识进行整合及运用。

(三)教学方法

我院以较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为主,重视弹奏、读谱等技术,同时辅以I-IV-V-I和声连接练习。但由于演奏曲目与和声链接教授方式不同,导致学生没有将知识进行融合和内化,反而使即兴伴奏基础板块以一种附加的形式呈现。而音乐师范生而言,过于专业演奏化的教学让学生无法将“钢琴技巧”运用于课堂。

(四)教材使用

教材使用上,以传统教材使用为主,教师选曲为辅。以车尔尼练习曲中的技术进阶作为教学的主线,配合复调、奏鸣曲、钢琴基础教程等类型教材使用。这些教材虽被称为“经典”之作,但在学生培养上会存在审美单一,技术训练单一,教学理念单一等问题。长期以此作为教学目标会导致学生钢琴技术为何而生。

三、钢琴课程改革实践

针对所钢琴I-IV课程开设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课程改革实践从分析、演奏技术、审美及分析的几个维度出发。

(一)改革的方式与策略

1.以作品为基础建立音乐要素分析能力

师范生的音乐分析能力,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演奏作品时培养学生的“乐理”性思维,从局部到整体,有助于师范生养成分析习惯,将来灵活运用于课堂。分析从谱面局部的可视化信息开始,以《车尔尼练习曲849》第一条为例,前四小节的拍号、强弱、音高、节奏都预示了音乐的起伏与律动。其左手声部的伴奏部分,前四小节成I、I、V、V的和弦顺序排列,也预示其音乐从轻声开始,在第三、四小节逐渐推进音量。最后,旋律部分是由六音一组的短小动机组成,塑造出了连绵起伏、一气呵成的旋律形态。从段落或句法的信息开始,以一种拼图式的方式,整合音乐的碎片化信息,那么音乐的美感便会油然而生。

由整体带局部,是从音乐的整体结构出发,通过教师示范或聆听音频的方式,学生可以标记出作品的结构与句法,并把这些结构进行强弱、快慢、高低、情绪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整地理解曲目。

2.通过旋律形态理解演奏技术

演奏技术源于音符的不同组成形式,分析其旋律形态则能更有效地掌握演奏技术。同样以849的NO.1为例。第一到第四小节,其重复形态的动机,可以确定手所摆放的位置及演奏形式。由于强拍音都在小指上出现,为了增加其他手指向下的弹奏空间,可以让小指单独朝上发力,有利于五指发力的平衡。因此,正确的理解旋律形态有利于学生掌握演奏技术。

3.以音乐元素的组合形式认识音乐风格

每个时代或区域的音乐都有它特有的基因与特点。比如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以复调的形式的写作,旋律以短小动机连续模进和重复为主,自我发展直至衰竭,一气呵成。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旋律也是以短小动机模进为主,但不同于巴洛克时期,以主调音乐为主,有明显的句法与段落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发展,主调和复调音乐的基因虽遗传发展至今,但是其全音阶、世界民族音乐调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新的音乐元素不断地融合,让音乐的表达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以音乐元素的组合形式来了解音乐作品,有利于学生增强分析能力,累积审美经验,提升各时代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

4.提取作品伴奏辅之即兴训练

即兴伴奏能力也可以视作编创能力,编创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期的模仿经验与素材积累。因此,通过经典作品累积素材和经验,是即兴伴奏学习重要途径之一。比如提取849中第一条的伴奏,对旋律进行重新地编创,或者改变节奏创造出一首新的作品。这样不仅学习了经典作品的伴奏经验,同时有锻炼了学生的编创能力。

在实施改革方案的同时,还结合了一系列辅助性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如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增加阶段性测评、利用小组课讲解理论知识点、分组学习等等。让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会为自己制定目标、整合知识点等等。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学习的状态。

(二)改革实验数据分析

调研将2018级同一年级的3个班级所有学生共计105名学生作为实验样本,其中抽取11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剩余9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从课程钢琴I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成绩相当,从课程钢琴II开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改革实践直到钢琴IV课程结束,实验组的成绩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如下图:

从实验结果来看,钢琴课程改革的方式行之有效,相较于传统的以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虽然学生的弹奏能力有所提高,但技术层面的提升只是单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钢琴课程改革的意义与反思

课程改革从数据表面来看只是提升了学生的成绩,但所给予学生及老师的能量远不止如此。从学生层面出发,帮助他们养成了分析与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升弹奏能力的同时,充分累积伴奏及编创的素材,在即兴伴奏学习前打下夯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辨、审美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从教师层面出发,向数据取经验进行的课程改革,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手段,让教学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不断壮大。

在此次课程改革实践中,并未完全解决学院钢琴课程开设的所有问题。课程改革依旧建立在传统教材使用以及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同时没有与其他相关专业学科进行关联分析。但从学生成绩、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综合能力提升方面来看,课程改革所用的方法及策略确实行之有效,无论如何都有利于音乐师范生的专业核心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为钢琴作为教学辅助的工具灵活展现于课堂打下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师范生旋律钢琴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给你的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纸钢琴
7月,盛夏的旋律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