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送气音送气化矫正个案分析及反思

2021-07-17高雍象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舌根气化气流

高雍象

1 引言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结构异常、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发音障碍,以及虽不存在任何结构、神经、肌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1]。构音障碍是影响患儿言语清晰度下降的主要原因[2]。

汉语21个辅音根据除阻时气流强弱的不同,声母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强,送气声母包括/p/、/t/、/k/、/q/、/ch/、/c/;不送气音发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不送气声母包括/b/、/d/、/g/、/i/、/zh/、/z/。有学者[3,4]对儿童构音错误临床特征分析发现,儿童出现不送气音送气化的情况极少。目前少有对不送气音送气化构音错误的研究和针对性训练。本文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1名将不送气舌根音/g/替代为送气舌根音/k/的患者进行不送气音送气化矫正训练,对比实验前后患儿发/g/音的准确率,探究矫正不送气音送气化的有效方法。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患者某男,2014年出生,家长反映其说话不清晰,于2020年7月至宁波市康复医院听力语言康复科进行咨询。经检查,患者构音器官无形态异常,下颌、舌、唇运动能力不佳,听力正常,诊断为运动性构音障碍,进行构音矫正训练。患儿已掌握单韵母/a/、/o/、/e/、/i/、/u/、/v/,复韵母/ao/、/ou/,未掌握舌根音/g/与/k/,错误走向为替代和遗漏。舌根音/g/与/a/、/e/、/ao/、/ou/组合替代为舌尖中音/d/,与/u/组合表现为遗漏;舌根音/k/与/a/、/e/、/ao/、/ou/组合替代为舌尖音/t/,与/u/组合表现为遗漏。在进行舌根上抬运动治疗时诱导出送气舌根音/k/后,不送气舌根音/g/与/a/、/e/、/ao/、/ou/组合大概率替代为送气舌根音/k/,偶替代为舌尖中音/d/,与/u/组合表现为遗漏或替代为送气舌根音/k/。

2.2 研究方法

采取单一被试A-B实验设计。A为基线期,共5次评估数据。B为处理期,共8次评估数据。不送气舌根音/g/音矫正训练共持续4周,每周2次,每次/g/音针对性训练为30~45 min,比较患儿训练前后不送气舌根音/g/的准确率及错误形式。

2.3 评估方法

记录不送气舌根音/g/构音语音正确率,与不同韵母组合的错误形式及训练效果。评估内容为不送气舌根音/g/与被试已习得韵母/a/、/e/、/u/、/ao/、/ou/的单音节声韵组合。评估采用示范领读形式,让被试每个音发10次,时间间隔1~3 s。

2.4 康复训练方法

2.4.1 基础训练 舌根上抬运动训练、舌向后运动训练:包括敲击舌中线刺激法、漱口法、发舌后位音、舌根被动上抬、运动训练器训练等[5]。

2.4.2 针对不送气音送气化训练 (1)在患儿的嘴唇前放置点燃的蜡烛、撕碎的纸巾等。在发/g/音时,治疗师提醒患儿,火焰、纸巾是不动或微弱地动,通过视觉反馈,加强患儿对气流的控制,反复训练,发/g/音时逐步减少气流。(2)让患儿用力呼气,尽可能排出肺部空气后发/g/音。此时因呼吸支持不足,发音呼出的气体大量减少,难以发出送气舌根音/k/,从而诱发出不送气舌根音/g/。若仍旧替代为/k/音,可在呼气时下蹲,以进一步排出肺部空气,减少发音时的气流。(3)让患儿舌根紧贴软腭,保持成阻状态,腹肌用力,气道压力急剧上升,气体突破软腭与舌根的阻塞爆破发出/g/音。若患儿舌后根上抬能力较弱,可采用舌根被动抬升法加强软腭与舌根成阻的力度。(4)聆听鸽子咕咕声,鸭子嘎嘎声或水烧开气泡的声音,进行模仿。

2.4.3 音位对比训练 对于混淆的最小音位进行区分练习,治疗师按照交替发音,如嘎/哒、哥/科、高/刀等,让患儿进行跟读,通过对比,掌握二者的不同点,帮助患儿巩固和强化音位。

2.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基线期A与处理期B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基线期数据非自相关系数(|Bartlett|<1),则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及回归分析[6]。

3 实验结果

3.1 经过训练,患儿/g/单音节构音正确率有显著提升(P<0.05),见表1。

表1/g/单音节构音正确率(%)

3.2 患儿/g/音送气化率变化及趋势,见表2、图1。

表2/g/送气化率(%)

图1/g/音送气化率

4 讨论

通过构音训练患者/g/构音正确率有了显著提高,其中/g/与/u/、/ao/、/ou/组合出现送气化替代为/k/几率大幅减少,至第8次构音训练后送气化平均概率下降至27.53%,而/g/与/a/、/e/组合出现送气化的概率在处理期B前期出现上升,在随后训练中逐渐下降。这说明舌根音的基础训练以及一系列针对不送气音送气化训练具有显著效果。患者基线期A呈现非自相关,提示若不给予儿童合适的构音矫正,/g/音难以随时间的推移而完成自我矫正。

/k/为送气舌根音,一旦先学会送气在发不送气音/g/时将难以控制住气而替换为/k/[7]。最初患儿/g/音送气化主要出现在与/e/、/u/、/ao/、/ou/组合,而与/a/组合时表现为发音部位错误,替代为舌尖中音/d/。这可能由于/a/舌位处于自然位,位置相对靠前,且患儿舌根上抬和后缩能力不足,在发/ga/时易出现舌位前置从而替代为舌尖前音/d/。患儿/g/与/u/、/ou/组合除易替换为送气音/k/外,还常发生省略,其原因可能是发/u/、/ou/音时唇口部进行圆唇运动,唇部位置向前移动,而发舌根音/g/时舌根进行上抬运动,舌位朝后上方移动,两个构音器官朝相对方向运动,这要求构音器官需要良好的协调性,并且发/u/音同样需舌部上抬后缩,/u/舌位过高,会增加转换负担[7,8]。

在进行构音训练后,/g/与/u/、/ao/、/ou/组合送气化概率逐步降低。/g/与/a/、/e/组合出现替代舌尖音/d/概率减少,出现送气化替代为/k/概率增大的过程,这可能是由于患儿对于构音部位的把控强于构音方式,舌根音基础训练对舌位前置起较好的治疗效果,发/ga/音舌位正确。由于患儿对气流控制能力较弱,/g/与/a/组合出现送气化替代为/k/音。

不同人的音位习得能力有差异,习得顺序也有所不同。有儿童掌握舌根音/k/的发音,同时也渐渐引导出了舌根音/g/[9],而部分儿童可能因先学会送气音/k/在发不送气/g/音时难以收住气。因此在构音训练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对不同的错误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构音训练。

在构音矫正中让患者意识到错误音,并将错误音与目标音进行区分尤为重要[10]。由于将不送气舌根音/g/替代为送气舌根音/k/较为少见,目前少有针对性训练,但对于送气的错误,将气流可视化是一种常用方法。在/p/、/t/音的发音方式错误矫正中,治疗师或个训教师常在嘴前放蜡烛、小纸条、羽毛等引导儿童送气[7,11],通过纸条或烛焰的变化让儿童觉察发音方式是否正确。在此个案中,通过观察烛焰或纸条是否处于静止或微动状态,使患儿直观地感受气流,加强对气流的察知,从而在发不送气舌根音/g/时减少气流。其次通过发音前用力呼气,排除肺部气体,减少发音时的呼吸支持。最后让舌根紧贴软腭增强发音部位的成阻力度,加强气流的阻力。对于舌根上抬能力较弱儿童可采用舌被动上抬法及必要的舌根上抬训练。再通过音位对比强化训练对习得音进行巩固,在长期反复训练中纠正舌根音/g/的送气化。通过视觉反馈,减少呼吸支持,增强构音部位成阻力度这三部分针对性训练,及后期的音位对比强化训练巩固,可有效地改善患者不送气舌根后音/g/送气化。

猜你喜欢

舌根气化气流
锌对焦炭热性能和气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典型生物质的水蒸气气化特性研究
生物质CO2/H2O共重整气化的热力学分析
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在舌根部肿物的应用*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小水滴在风洞气流中的跟随性
蚂蚁
比翼双飞
惊魂未定
睡眠呼吸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