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匹配负波对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评估
2021-07-17刘辉傅新星莫玲燕陈雪清
刘辉 傅新星 莫玲燕 陈雪清
人工耳蜗植入(CI)技术使患有严重听力损失、不能从助听器中受益的人群获得了极大帮助,人工耳蜗电极可绕过外耳、中耳及内耳毛细胞,直接刺激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听觉神经纤维,帮助患者恢复听觉感知。人工耳蜗植入者对声音的辨别直接影响其言语康复,因此选择适当的方法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对了解患者康复情况非常必要。
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是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的主要成分之一,MMN是在一系列重复的标准刺激中嵌入偏差刺激诱发出的反应,是标准刺激和偏离刺激产生的波形相减得到的差异波,刺激信号在频率、强度、时长、音色及音调等方面的差异均可诱发MMN。MMN存在表明听觉系统可分辨出具有不同声学特性的刺激,并且MMN可以在受试者不主动参与的情况下记录到,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目前,用MMN做为客观指标评价人工耳蜗康复效果,多集中在与健听人群比较的横向研究,本研究对一组成人人工耳蜗受试者进行纵向评估,比较开机1、3、6个月时MMN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方法
1.1 被试
来自我院行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的成人语后聋患者10例,男女各5例;年龄19~51岁,平均31.4±10.4岁。右利手。术前均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病程3个月~23年,平均8年3个月,术前均有一定言语能力,所有患者均使用奥地利MEDEL公司人工耳蜗产品。体内植入设备为PULSARci 100,体外设备为OPUS 2。人工耳蜗言语编码策略为FSP。术中电极全部植入,术后电极均可正常使用。
1.2 仪器及测试方法
诱发电位记录设备为美国E G I 公司G e o d e s i c Sensor NetTM高导联脑电分析系统,配备128通道电极帽。测试前将电极帽浸泡在盐水中3~5分钟,受试者测试前一天清洁头部,电极阻抗<40 kΩ。眼动电极:在双眼上下方的电极监测眼球垂直运动,双眼旁边的电极监测眼球水平运动。参考电极为Cz电极、地极为“COM”电极(位于Pz电极前方)。数字带通滤波为0.1~30 Hz、采样率为500 Hz。使用Net Station(EGI,USA)记录脑电图数据并存贮,用于离线数据分析。
采用Eprime 2.0软件呈现刺激,在声场中通过扬声器给声。扬声器与头部水平,入射角呈0°,距受试者头部1 m,声强为60~70 dB SPL(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准)。刺激信号为/ba/和/da/,采用经典oddball刺激模式,/ba/为标准刺激,/da/为偏差刺激。刺激声持续时间350 ms,刺激间隔900 ms。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呈现概率分别为80%和20%,标准刺激诱发的反应叠加800次,偏差刺激诱发的反应叠加200次。
言语测试:测试场地为标准双间隔声室,本底噪声<20 dB A。将电脑与听力计连接,校准后通过声场给声,受试者面对音箱,距离1 m左右,音箱高度与头部平齐。采用汉语(普通话)测听词汇表(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MSTM)7张词表,每表50个单音节词,随机抽取一张词表。测试前由工作人员对受试者进行指导,反应方式为受试者听到测试词后复述,当受试者没有听清楚时,鼓励猜测,测试结束后计算正确率,得分=(复述正确的单音节词数/50)×100%。
测试环境和步骤:10例受试者分别于人工耳蜗开机后1、3、6个月时,在我院隔声屏蔽室内进行ERP记录和言语测试。ERP测试时,受试者为坐位,佩戴好电极帽后配戴人工耳蜗,言语处理程序及设置选择为患者目前最常使用者。测试前向受试者讲解测试要求,安静放松,观看无声有字幕的DVD,并忽略听觉刺激。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密切注意受试者状态,发现其困倦,立即停止测试,到室外放松,然后再继续测试。测试时间约30分钟。
1.3 数据分析
观察全部128个通道记录到的脑电反应,选择波幅最大的Fz电极做为数据分析。采用Net Station(EGI,USA)系统将脑电图数据进行离线数据分析,经过滤波(0.1~30 Hz)、脑电分段(-100~+600 ms)、伪迹去除、坏通道替换、叠加平均、参考电极转换(全脑平均)和基线校正等步骤后,取Fz点记录的波形进行分析,用偏差刺激波形减标准刺激波形,取150~300 ms平均波幅做为MMN波幅,取MMN波形的起始点作为潜伏期,通过Net Station工具软件自动测量数据并导出,进行分析处理。
1.4 统计方法
所有测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开机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数据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MMN和言语测试结果
10例患者的测试结果见表1,其中5例言语识别较好者平均耳聋时间为4.0±1.7年,5例言语识别较差者平均耳聋时间为13.6±8.7年,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5)。10例受试者人工耳蜗开机后1月、3月、6月时言语识别率、MMN潜伏期、平均波幅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2,开机后1个月言语识别率与3个月和6个月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10 例人工耳蜗受试者开机1月、3月和6月言语和MMN 测试结果
表2 人工耳蜗开机后1月、3月、6月的言语识别率、MMN 潜伏期、平均波幅的均值和标准差
2.2 MMN波形
开机后至半年时间内,10例受试者的MMN群体平均波形见图1。5例受试者开机后1个月可记录到MMN,此后的3个月和6个月言语识别率增加,MMN波幅增加,群体平均波形见图2;另外5例受试者3个时间段的MMN波形分化欠佳,开机6个月其言语识别率均<20%,在群体平均波形上,开机6月时的MMN波形分化尚可(图3)。
图1 10例受试者开机1、3、6月后平均MMN波形
图2 5例MMN波形较好者开机1、3、6月平均MMN波形
图3 5例MMN波形较差者开机1、3、6月平均MMN波形
2.3 MMN波幅、潜伏期与言语识别率的关系
经统计分析,10例受试者开机1个月言语识别率分别与3个月(P=0.023)和6个月(P=0.022)识别率有显著差异,MMN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在3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评价人工耳蜗康复效果通常采用言语测试法,言语测试法需要受试者主动配合,其结果受到受试者知识背景、词表选择等因素影响;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记录法是一种无创、客观的测试方法,可以在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上研究大脑的认知和感知功能,特别是听觉ERP,可记录与听觉事件相关的大脑电位变化,得到了广泛应用。
MMN是听觉ERP的主要成分之一,大脑将重复性的刺激(标准刺激)短时存储于感觉记忆里,并与新传入的刺激进行比较,如果与记忆中刺激不同(偏差刺激),将会激活自动检测功能,随即出现MMN。MMN可以在受试者不主动参与的情况下检测相对复杂的脑功能,MMN的波幅和潜伏期随受试者对小刺激识别能力的增强而变化,可用于预测主观行为识别的准确性[1~4]。由于MMN的这些特点,很多学者将其用于人工耳蜗术后言语识别能力评估。CI术后言语表现较好者,其MMN波形与健听人群相近,而言语表现较差者MMN波幅较低,潜伏期延长[5~8]。
本研究观察了10例成人CI术后患者从开机至6个月的言语识别率与语言声诱发MMN之间的纵向关系,从MMN的群体平均波形看,MMN波幅随言语识别率不断增加,潜伏期有缩短趋势,但统计学显示只有1个月与3个月和6个月的言语识别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受试者例数较少有关。Lonka等[9]随访了5例人工耳蜗受试者,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言语辨别能力改善,MMN波幅增加,但由于参与者较少,未发现MMN波幅和潜伏期与言语表现间的相关性。在本研究中,开机后1~3个月波幅增加明显,3~6个月波幅增长趋于饱和[10,11],可能与MMN特点有关,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的差别越大,MMN波幅越大,本研究在3个时间段测试MMN,所用刺激声相同,因此受试者能够辨别出两者差异后,波幅不再增加,提示相同刺激声诱发的MMN,其波幅指标可能不适合用于纵向长期跟踪观察言语识别的改善。由于本文只研究了开机后6个月的结果,通过更长时间的跟踪测试,可以更好的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中5例受试者在1、3、6个月3个时间段的MMN波形分化较差,开机6个月其言语识别率均<20%,平均耳聋时间13.6年,显著长于言语识别率较好的受试者(平均4.0年)。但在群体平均波形上,开机6月时的MMN波形可被识别。此种情况有可能是MMN个体分析时信噪比较低,而群体平均波形可改善信噪比,提供清晰反应波形[12,13]。言语识别能力也与MMN出现有关,Singh等[7]使用MMN对CI患者长期评估中观察到,在言语表现不佳的植入者中,只有15%~20%可记录到MMN。两年后,言语表现不佳的植入者中,50%言语表现良好并记录到了MMN,25%虽然没有记录到MMN,但言语表现良好。因此,本研究中这5例受试者需要通过长期观察确定植入效果。
人工耳蜗工作时产生的电信号伪迹会对包括MMN在内所有ERP反应造成干扰,短时程刺激(40毫秒以内)产生的电信号伪迹可以从ERP信号中分离,因为这些伪迹在时间上先于脑电反应的响应;然而,对于时程较长的音乐或语音刺激,伪迹可能会贯穿整个ERP反应[14]。本研究也遇到了相似问题,笔者观察到人工耳蜗产生的伪迹主要集中在人工耳蜗植入侧和枕部,所以选择Fz电极用于分析,此处受干扰较小,对MMN的识别影响不大。在国外文献报道中,2010年以前较少提及伪迹干扰问题[15~18],2010年以后多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去除人工耳蜗伪迹[8,19~21],国内此类报道较少[22]。ICA法可以在尽可能去除伪迹干扰的情况下,较少地损失ERP成分,可用于多导ERP测试的伪迹去除。Ortmann等[23]认为在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中均含有相同的人工耳蜗伪迹成分,两者相减提取MMN时,可以消除部分伪迹。采用此类“减法”去除人工耳蜗伪迹的方法其他学者也有报道[14,24]。
综上所述,成人人工耳蜗开机后1~6个月,言语识别率不断增加,MMN波幅增大,潜伏期有缩短趋势,而由于受试者例数限,并未观察到MMN波幅和潜伏期随开机时间变化的相关性,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