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认知与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为例

2021-07-17李晴晴

山西青年 2021年13期
关键词:习惯大学生学生

李晴晴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阅读方式也从纸质型转变为数字化网络阅读。但是人们从来没有过停止读书,阅读不仅能够增长见识,也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根据2019年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阅读数字图书比率为81.1%,其中使用移动设备阅读率达79.3%,与之相比,传统的图书阅读率仅为59.35%。[1]从中不难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捷化阅读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阅读,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息息相关。但随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数字化阅读便捷、随意、多变等特点,容易造成读者短暂的愉悦感,娱乐化阅读占据较大比重,阅读效果不佳。从研究数据中不难看出,国民纸质书籍阅读量不断下降,与此相关联的是各高校图书阅读数量占比也较往年有所下滑。由于阅读方式的改变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此次问卷采用无记名、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调研活动。在此次问卷中,共计600人参加,其中收回有效问卷为600份,有效率达100%。其中男女分别占比为36.5%、63.5%,大一学生占比为3.5%,大二学生占比为41.5%,大三学生占比为43.5%,大四学生占比为11.5%。

设置此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在进行线上阅读时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阅读态度、阅读目的、阅读时间以及计划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以及阅读需求,进而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改变当前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大学生网络阅读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二、调查结果

(一)阅读认知与态度

在进行对阅读的认知与态度一方面的分析调研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4%的学生认为阅读很重要,13%的学生认为阅读比较重要,应该根据自身量力而行、仅有3%的学生认为阅读不重要,读不读都无所谓。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认为阅读对大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是十分重要的。

表1 阅读重要性分析

(二)阅读计划与习惯

在探究大学生阅读计划与习惯这一研究板块中,23.5%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阅读、浏览,仅有6%的学生能够做到边阅读边批注,能够做到写读后感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仅占总调查人数的4.5%。不难看出,不少大学生认为阅读是十分必要的,且安排有阅读计划,但是能够真正付诸行动的人数却很少,这说明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惰性。

表2 阅读习惯

(三)阅读时间和数目

在探究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和数目这一方面时,研究数据表明:在每学期阅读的课外书数量中,仅仅有14.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达到3本以上,接近一半的学生阅读不足2本。由此可见,无论是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与国家标准课程的相关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

表3 阅读数量

(四)影响阅读的因素

在对影响大学生进行阅读的因素的探究中,我们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发现:41%的学生认为造成大学生不佳的阅读现状是因为自身没有阅读习惯,进而造成阅读障碍。25.5%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还有15%的学生将阅读时间投身于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而没有时间进行阅读,仅有10%的学生认为造成自身阅读障碍的原因是自己不爱读书。

表4 影响阅读的因素

三、大学生网络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阅读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性

在网络阅读模式下,大学生“伪阅读”现象严重,阅读行动力远远小于阅读认知力。很多大学生看似知识面广,实际上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读书只停留在表层,而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认为阅读是重要的,且认同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但往往很难付诸行动。因此很多大学生对阅读的行动与认知是不一致的。

(二)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盲目性

大学生在进行网络阅读时,往往是“快餐化”的阅读模式。大学生的自我监控力往往不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互联网这个多变的环境中,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的诱惑,更容易让大学生失其本心,失去其原本的阅读目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阅时,不仅自己的目标阅读内容会展现出来,而且还伴随着其他的“无关信息”,这些信息资料虽无关紧要,但是大学生还是会不经意地浏览到。这种行为可以叫做“注意力分散”,这往往会导致大学生阅读不集中,思绪容易受到干扰,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

(三)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碎片化

从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于2019年发布的网民数量统计调查数据来看,目前中国现有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8.54亿人,其中通过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访问的人数比例高达99.1%。当下,由于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互联网所发挥的功能都是其他任何工具都无法替代的。[2]无论是在阅读时间还是阅读内容上,“碎片化”问题无处不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读者一打开电子设备,立马就可以投身于网络阅读之中去,但是这些看似便捷的阅读内容往往是不健全、不完善的。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扩大知识面、形成完整性知识结构的时期,碎片化阅读使得大学生失去了精读的机会,而更偏向于表层信息的获取。

(四)浅阅读现象严重

所谓“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单一性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阅读形式。“浅阅读”对象主要集中在新闻、邮件、论坛、博客等,具有明显的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特征。[3]

阅读模式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变化着: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互联网阅读。网络阅读具有随时、随地、随意的阅读特点,且推送的内容较多为短篇的新闻娱乐资讯,阅读内容更加偏向娱乐化。娱乐化的阅读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往往通过简单、快速地浏览方式,没有任何阅读计划与目的,只是随意地阅读自己较为感兴趣的热点资讯,以满足自身的感官需求。

四、改善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

营造一个绿色、健康、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应以法律为基准对网络阅读环境进行维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有意破坏网络阅读环境的不法分子依法进行处置;其次是加大各部门网络监管力度,为网络阅读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后应合理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对网络阅读进行引导和宣传,这要求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向群众传达网络阅读的重要性及意义,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不仅仅是大学生,也让更多网民从中受惠,这也是营造良好网络阅读环境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根据调查表明,阅读习惯是影响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效果的因素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大学生在进行网络阅读时更加专注,进而达到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作用。那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经历阅读认知、阅读情感、阅读意志、阅读行为这四个阶段,阅读习惯是阅读行为的具体体现,阅读意志,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得对阅读目的的自觉坚持,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4]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避免阅读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阅读动机,正视网络阅读的意义和作用,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有效地进行网络阅读。

(三)促进“浅阅读”向“深阅读”转化

现如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泛滥,阅读载体越来越多样化,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如何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是人们面临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教育。深层次的阅读,即以一颗沉潜之心,深入有价值的作品中,熟读精思、反复揣摩,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深层次的阅读,才能细致辨析,融会贯通,甚至对原作品进行再加工、新创造,真正达到“深层次”的境界。[5]深层次的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深层次的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引导大学生去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对培养大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也有重大的意义。

(四)加强高校互联网图书资源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化产品不断得到更新和升级,5G网络的覆盖率也在扩大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网络阅读将成为数字资源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作为大学校园建设的核心——图书馆,在网络数字化阅读时代,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通过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设备提升,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有更多选择的阅读条件;另外应建立多途径借书模块,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图书信息搜索设备,通过调整布局和优化服务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无论是基于网络的特点还是大学生阅读的自身状况,阅读仍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传承性行为。基于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对我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尤其是在网络阅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这对于如何改变大学生“高认知、低行为”的阅读现象,提供了数据上的参考。最后,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网络时代下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今后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以及为我校学风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方向。

猜你喜欢

习惯大学生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赶不走的学生
好习惯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