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2021-07-17毕晨慧
毕晨慧 徐 航
(长春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英语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也发生转变。2018年由教育部颁布的《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明确提出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道理品质;具有国际视野的同时,拥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标》明确了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素质层面,要求当代英语专业的学生站在理解全球政治文化的前提下,拥有家国情怀;在熟悉和掌握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跨文化能力和文化自信。在能力层面,要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的运用和思想情感等内容适度的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的语言交流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传播已成为新时代英语专业学生的使命,英语语言实践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需双管齐下、并行并重。
在新《国标》指导下,英语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课程改革应在思想上提升高度,与人文素质培养对标;教学理论在行为主义、认知理论、情感理论和建构理论基础上融入跨文化交际理论;在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课程相结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概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来表达不同文化的语言者、外教和非外教间的有效、适当地沟通能力或品质。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理解异文化的能力和适应异文化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ICC)模型的研究已比较成熟。在众多ICC模型中,Byram(1997)的理论模型最有代表性。其理论模式包含态度、知识、解释、联系、发现和相互作用、批判意识(政治教育)五个要素,强调语言传递者能对自有文化和异文化(社会习惯、行动模式等)的反应做出合理地解释和判断。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态度、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沟通,且能客观作出判断、接纳包容他国的观点、行为和态度。[1]Byram认为,语言学习者不仅要和外国人有效地沟通,还要克服文化优越性和文化偏见,培养跨文化态度,学习异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将自己的语言文化系统和他国语言文化联系起来,相辅相成地提高效果[2]。Michael Byram提出的ICC理论模型对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研究在综合Byram跨文化理论模型和外语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四个层面:(如下图)。
(1)跨文化知识是指在与异文化沟通过程中具备的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习惯和文化知识。(2)跨文化态度指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具有的积极态度,既包括主动进行交际的意愿、也包括摒弃个人固有成见和价值观的意愿、还包括身份转换,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意愿。(3)跨文化意识分为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批判意识。(4)跨文化技能指交际活动中的行为技能。包括对事件中民族中心主义立场的识别能力、对不同意见的接纳能力、对产生误解和歧义的解决能力、获取有关异文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应变能力等。
本研究以上述四个维度为切入点,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以此进行跨文化能力训练。
三、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外学者们对其研究逐步深入。国外学者Singh &Reed提出,混合式教学是指运用适当的教学技术,在适当的时间向学习者传达适当的能力,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Michael B.Horn和Heather Staker认为混合教学应包括网上学习、监督、课程整合三部分。[3]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方法是传统学习方法的优势与在线学习的特点有机结合。
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丰富课内教学活动扩充课外教学任务。师生互动完成线上、线下教学任务。(2)有效延伸教学内容和时间。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打破课堂时长的限制。学生课前、课后、线上、线下预习和巩固可提高实效性。(3)混合式评价方式,即融合机评、师生互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完成多样化评价。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来实现英语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能够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混合式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英语视听说》为例
《英语视听说》是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注重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目前,民办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是:(1)课上教学多为英语听说训练,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意识较为薄弱;(2)在沟通过程中,学生们只注意正确的英语表达形式,却忽略语言表达的适当性和目的国家的文化差异;(3)学生掌握异文化知识只限于学习相关课程,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异文化意识的培养;(4)个别学生受专业影响,过于重视目的国文化,而忽略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理解,跨文化思辨能力不足。
由此可见,注重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英语视听说》为载体,以培养跨文化能力为目标,将知识、态度、意识和技能(跨文化能力四要素)融于课程设计,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输出,以达到新《国标》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英语视听说》线上跨文化教学实施方案
线上基于混合教学平台,如:超星、蓝墨云班等进行线上学习,教师将传授跨文化知识作为课前预习的重点,以中国MOOC为基础,网络资源为补充,要求学生在线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这既可以打破时间的局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弥补教材中文化知识的不足。在学生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监控,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进行线上答疑。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后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平台完成线上测评。教师可即时、准确地掌握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效果并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学生跨文化学习中的不足。线上平台的学习优势是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自由支配个人时间,有效利用零散时间。另外,学生可以对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二次学习,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遗漏知识点等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二)《英语视听说》线下课堂跨文化教学实施方案
实践是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关键,也是提升跨文化技能的有效途径。线下教学时,教师考虑的重点是“学生中心”的设计标准,将语言技能训练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充分融合。线下课堂教学主要以转变学生跨文化态度,提升跨文化技能为主要目标。教师围绕教学单元的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包括:听说训练、师导生演、情景模拟、小组辩论和案例点评。
听说训练主要围绕课前预习的跨文化知识,选取适当的语音材料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训练。跨文化态度由语言者的内因决定,但外因的促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多元文化的视角去接纳和包容外来文化,以培养积极包容的跨文化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或情景模拟来对比文化差异、讲解文化冲突,从而启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以增强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有研究证实,扮演角色是改变态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作为导演设计任务,学生作为演员,设身处地地亲身感受可增强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转变其态度。
小组辩论使学生思维敏锐,洞察力增强,思辨意识提升。在辩论中明晰跨文化态度,提高跨文化技能。辩论结束后,教师应该高度概括各小组的见解,凝练各小组的成果,再要求各小组进行相互评价。同伴互评是进一步深化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
五、结语
本研究以《英语视听说》课程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跨文化四要素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根据新《国标》设定《英语视听说》的培养目标,将语言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合二为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