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育人路径研究

2021-07-16万晖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实施路径课程思政

万晖

[摘 要]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是关于“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分离的积极尝试,是解决“课程”和“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融合路径。通过阐释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角色功能定位,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高校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进而提出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育人素养的路径,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尽快得以实施。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育人素养;实施路径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路径研究”(20YB139)

[作者简介] 万 晖(1970—),女,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8-0022-04   [收稿日期] 2021-01-19

目前“课程思政”的理念已日益受到教育者重视,针对当前如何认识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教师功能定位、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育人素养的路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新的角色定位

为培养更多服务社会所需的人才,全国各大高校设立了分别由相关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培育各个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的许多专业课程,专业课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并且以此为依托对学习者“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专门教育和训练”的教育者。

课程思政是一个内涵丰富且立意高远的创新,不仅彰显和发挥出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功能,而且能有机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课程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使学科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同时实现各专业教师努力挖掘专业课程育人价值,拓展其育人功能的新途径[1]。而在教学全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特指除了综合素养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之外的教师群体。专业课教师群体在各大高校教师中具有人数多且学科专业代表性强的特性。在课程思政实施中,进一步明确专业课教师新的角色功能定位,从而才能促进专业课教师发挥愈来愈重要的功能作用。所以专业教师除了具备所有教师共有特征和职责之外,还必须具有新的特殊功能和角色定位。本人认为在课程思政下专业教师新的角色定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专业教师应成为运用专业课程育人的主动传播者。在高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课程是育人主阵地外,专业课程也发挥着重要的育人载体。各高校专业课程都具备课程内容丰富、授课时间较长、开设比重较大、实践型与理论性融合、课程类型多等特点,这是思想政治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也凸显了专业课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优势。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这一重要的育人载体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专业教师应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领路者。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与大学生的接触时间较多,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尤其重要,专业教师要自觉承担起学科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及能力,多方面多层次挖掘所授课程的育人元素,精心设计充实教学内容,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

第三,专业教师应成为激发学生增强专业知识与思想成长的共鸣者。专业教师讲授的都是拥有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且学生更容易接受的专业知识,教师将正确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去,将教学内容向思想性、政治性教学内容的延伸,更易于激发学生实现知识与思想的共鸣。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专业教师思想上存在不重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专业课教师传授的都是专业核心课程,量大面广,教学内容多,其对学生提高专业素养非常重要,再加上授课时间有限,特别是理工科教师们认为理工科课程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偏重推理等,所以部分专业教师认为讲授专业课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做课程思政,导致了思想上不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第二,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各司其职。目前不少专业教师认为专业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工作应是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专业教师与学生工作干部应各司其职,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课程思政就是课堂+思政模式。有些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也能逐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但他们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课堂+思政,认为只要在课堂上结合某些时事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做到了课程思政了,所以有些老师热衷于搜集各种典型案例或心灵鸡汤,还有些老师认为在课堂上结合人生感悟,传递人生正能量就做到了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片面化。

第四,课堂思政就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叠加。有些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不免出现为了课程思政建设而课程思政,在授课时先讲述一些脱离专业课的思想政治内容,然后再讲述专业知识,导致课程思政表现为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

第五,专业教师人文素养欠缺。为了提高学生认可度和满意度,尤其是理工类专业教师會花大量时间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无暇顾及去学习广泛的人文素养,或者只关心自己喜好和关心的人文知识,形成在讲课中育人内容及方式简单。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育人素养的路径

(一)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新认知

“认识指导实践”,专业课教师只有进一步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并得到预期效果。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专业课老师的认知水平。

第一,新时代需要专业课老师对教书育人有正确认知。教书育人,需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得到有机统一,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教育工作者如果在思想上对教书育人理解不全面、认识不深刻,存在认知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易只注重讲授知识却忽视育人的重要性。推进专业课老师正确定位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将教书与育人有效融合,使专业教师真正地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2]。

第二,新时代背景下,专业课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课程思政讲授与贯彻中,只有让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意识到实施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才能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今互联网时代专业教师面对着一群可塑性强、心智逐步成熟、思想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00后”年轻人,专业教师通过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人生成长的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影响。因此,专业教师应不断自觉挖掘课程思政育人资源,积极推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水平,指导学生不仅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好,还需提升自身思想价值观的成长与完善。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还应不断树立评判优等生的新准则,让大家了解优等生不止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各能力的出众等,将培育德才双优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方向,助力开展课程思政的全面提升。

第三,新时代背景下要强化专业教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认知。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新时代,当代大学生能够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和信息,但由于人生阅历不足及自身水平原因,很多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不良信息、负面思想观念无法分辨好与坏,对他们成长成才或多或少造成一定影响。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仅单凭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思想政治课主阵地育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责任感,运用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断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比拟的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素养

专业素养是专业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而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实现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专业教师不能只做一位某学科专业知识的“教书匠”,还必须积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做到将传授专业知识与育人两者紧密结合,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己任[3]。由于教师常年讲授和研究有关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再去学习非本专业的其他知识,确实需要重新认知并努力学习的渐进过程。所以各高校应积极开展有关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各项教育教研活动,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帮助专业教师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领悟并从根本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激发专业教师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广泛地涉猎各类知识,旁征博引,将知识融会贯通,在不同知识的兼收并蓄中充实知识提高教育能力素养。

(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合作平台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师十分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学校可以邀请从事思想政治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促进专业教师知识方面新的交汇,指导专业课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素养。

(四)进一步挖掘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做到育人与传授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现在的大学生他们有着崇尚自由独立、追求个性的鲜明特性,不喜欢简单的说教,有些同学还对枯燥的理论知识说教表示出极大的反感。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避免讲一些假、大、空的道理,关注到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和兴趣需要,做到巧妙的融合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因此,除了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育人资源,更要注重如何思考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备课、授课、教学效果的教学全过程中去,做到“心中有学生”(出发点)、“腹中有知识”(支撑点)、“手中有方法”(发力点),达到更好的育人目标。

第一,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做到“心中有学生”,传授的知识有温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学习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学好某一专业的能力素养等。二是未来成长需求,即如某一课程对今后的就业、升学、成长是否有用,对提高自身政治和人文素养是否有用处等。三是专业兴趣的需求,其中成长和兴趣需要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一种良性的互通过程,因此专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思考如何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要素,还要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在利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授課,从而可以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智力的教育合力。

第二,立足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做到“腹中有知识”。为了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达到传授知识有深度,课程思政不能只是简单的灌输浮于表面的理论知识或者单纯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说教。学习知识不单单因为取得好的成绩或是毕业文凭,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与服务社会。

互联网时代年轻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获取愈来愈多的知识,同时他们又非常关注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专业教师只有将社会热点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让大学生从喜闻到信服教师所讲的专业知识,不断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与其他专业课程形成合力,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激情和吸引力,全方位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比如:在理工类专业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将科学家的实例讲给学生听,像钱学森、袁隆平、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这些科学家都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仅拥有广博的学识,还有着顽强的科学奉献精神、家国情怀,通过教学专业教师做到了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專业教师还应该多从生活细节中汲取灵感,将专业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将生活的细碎碾入教学的实际,实践与理论的交融,合乎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学生更易接受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并产生思想上共鸣。

第三,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育人,做到“手中有方法”,传授的知识有广度。“亲其师信其道”,为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应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切入点,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好育人功能。其一,教学对象差异性决定教学方法的不同;由于高校学科众多,各专业教师教学对象存在诸多差别,学生们除了专业知识背景的差异性外,思想品德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育人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殊情况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开展教学。其二,广泛运用各种新的教学路径开展育人工作。在备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充分考虑采用与时俱进及适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例如运用案例教学、视频播放、解析图片等方式传授课程内容,或者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及运用史料讲解概念和原理。再次,充分运用好网络教学手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学习知识量越来越大,过去口头讲授与板书结合的方式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们更习惯于互联网的使用,专业课教师更应与时俱进,加大学习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与学生们在网上进行共同学习、交流、互动,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最后,注重讲授与启发式教学方式相结合,过去“满堂灌”教学方式虽然能使学生接受多的知识,但也存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弊端,所以教师们应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采取知识教授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多讨论,并进行思维发散,在讨论和辩论中明辨事理,受到启发。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教学中应该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素养的路径和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的发展。专业教师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做支撑,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传授学生渊博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更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徐蕾.培养道德自觉: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6(15):56-59+64.

[2]李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3]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45.

Study on the Education Path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 Hui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s,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Abstract: The idea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active attemp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eparation of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value education”, and an effective integration path to realize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explaining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rol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by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teracy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teracy; implementation path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师实施路径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简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和工作要点
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培训探讨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