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就激励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2021-07-16张五敏
张五敏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严重制约教师专业发展,但其根本原因是发展内在动力的衰竭。因此,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动力问题就成为破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为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实践视角。很多有效的成就激励案例也能够印证教师发展的动力来自对需要满足的期望。这种期望是一种内在的需求,可以内化为自觉行为。研究发现,成就激励比物质、薪资、职位等激励更具有意义,它能让教师保持旺盛的追求热情,也是解除教师职业倦怠非常有效的策略。
让首次成功发光,引发持续发展内驱力
成就需要理论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越是拥有成就的人越去追求成就,并且,在高阶需要方面,有哪方面需要必须先有哪方面的体验。例如,没有发表过文章的教师不会体验到发表文章的成就感,发表文章的需要就不会得到刺激和加强。所以,首次成功非常重要。教师一旦在某方面获得一定成就,成就需要就被点燃或加强,并激发出更高的需求期望。一位每学期写300多篇教育博客的教师曾经感叹道:“之所以这样不知疲倦地写,就是因为第一次发表博客文章受到众多的点赞。”
需要注意的是,激发更高需要必须有对第一次成功的反馈强化,强化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有效的是持续地关注和渴望。教师发表了一篇论文,如果得到持续的关注,就会激发他发表更多论文的需要。成就需要的研究还发现,成就和成就需要成正相关。成就越大,成就需要就越强烈,就是说成就还有个积累的过程。随着成就的不断叠加,教师越来越有取得更大成就的愿望,动力也会越来越强,在追求成就的路上就会“不知疲倦”。
渐进式梯级目标,开发成长不竭动力源泉
成就激励有一个规律:已经实现的需要只能提供满足感,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有激励作用。对很多人来说,目标的实现会成为懈怠的开始。事实上也是如此:有些教师评上高级职称以后就放弃追求,评上优秀教师后就不再上进;有些教师甚至校内懈怠、校外急代(课)。所以建立相应的目标机制是必须的,要制订渐进式梯级目标,让教师始终有远方,只要跳一跳,就有桃子吃。
有一地区在名师培养中的做法就验证了这一点:名师评比三年为一期,连续三期被评为名师则可以成为终身名师。这样一来,名师始终有追求目标,一位教师为了成为终身名师而奋斗了五期。梯级目标是最终目标实现的节点,最好的办法是能有发展性梯级,实践中的榜样引领便有这种特点。榜样,不仅是一个目标,它还有两个特性:一是感染性,感染教师产生成为榜样的需要;二是发展性,榜样不断前进,激励其他教师向榜样看齐。
点亮兴趣,发挥潜能中自我实现
麦克利兰研究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有做出成就的动机,但在美国大约只有10%的人受到成就欲的激励。这个结果虽然来自对美国样本的研究,但是,这种趋势特点却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现实中只有少部分人受到成就欲的激励,对于教师群体也一样,他们有“动机”,却很少被“唤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人员研究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唤醒就是要唤醒他们做出成就的动机。因为具有不同需求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所以,了解教师的需求与动机是找到合理的激励措施的必要前提。
兴趣和需求往往是相关的,点亮兴趣就可以“兴趣盎然”,焕发出对成就的期望热情。有一位50岁左右的女教师,校长了解到这位教师喜欢栽培,就郑重找到这位教师把“开心农场”任务交给她。她本来是很勉强地接受下来,没想到兴趣被点燃,创造力爆发,忘我工作,一举获得“创客教育”大奖,体验到了巨大的成就感,越干越有劲。正如于漪老师说的那样:“学生只有在有了‘深度的内心觉醒后,他才会主动地成长,不断地超越。”这句话对教师也同样适用,发展意识被唤醒,就有了自我更新的强烈需求,专业发展就具有了内在动力。所以,进行职业唤醒是克服倦怠的有效手段,唤醒的是个别人,影响的却是众人。
欣赏过往的美丽,往往有更美丽的期望
成就需要理论指出,追求成就的动机根植于先有的成就,而且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但进行有效的激励时必须找到激励的起点。怎样才能找到起點并有效激励呢?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在人类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可见,从情感出发是一条有价值的路径。欣赏已有的成就,会催生新的成就。经常回看自己诗作的人,会有写出更多好诗的需求;经常有学生回访的教师,会有把教学做得更好的愿望;经常阅读自己教学反思的教师,会有出版著作表达教育主张的愿望。所以,过往的成就往往会成为新成就的起点。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教师年轻时写过很多文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搁笔了。有一天,校长拿着一篇他原来的文章《家长应该看卡通》找他商量发到家长群里,发过之后引起了家长的共鸣,很多家长联系他进行讨教,这又让他重新燃起了继续深入研究的热情,还说自己以后“不敢懈怠”。可见,温故不仅能知新,更能创新。
跳一跳的挑战,引发最富激情的成长需要
取得高成就的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实际上,有挑战就不会懈怠,而且容易引发高阶的成长需要。
现如今,有的学校打造“挑战文化”,诸如赛学、赛课、论文评比、才艺比拼等,从多方面满足了教师的参与需求,激发了教师的热情活力。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这样的集体挑战,学校针对教师的不同特点,还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个性目标。例如,对有些青年教师提出其成为学校名师、区级名师、市级名师、省级名师的时间节点,对有些教师提出年度发表文章篇数,对有研究特长的教师委托其完成学校攻关的研究项目等。这样可以使教师变压力为动力,以成才愿望的实现助推教师的主动发展。成就需要属于人的高层次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励人自我实现,同时,成就激励也会给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难题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作者系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