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2021-07-16罗开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罗开森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加强教学研究。本文主要探究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性的教学,学生面对枯燥的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和合作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具体分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初中数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氛围比较轻松、愉悦,可以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可以让学生互帮互助,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获得进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解决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可以使学生在团队合作和相互配合下高效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内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都想为小组争光,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对于比较优秀的小组,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扬或颁发奖品的方式激勵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步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需要进行总结归纳,在班级发言时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学困生可以回答难度不大的问题,可以让这些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优等生可以回答难度大的问题,有助于提升优等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给学优生创造探索提升的空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下具体分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科学划分小组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科学划分小组,将学优生和学困生进行合理的搭配。一个小组内既要有学优生,又要有学困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探究中。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分工协作中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这样的分组可以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促进学优生的提高。通过科学划分小组,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科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设计问题很关键,教师要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才能发现、探究、体验。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动脑筋研究,设置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太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花费心思、精心设计,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问题,是学生出错率比较高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且根据教学经验合理设计问题。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对教材知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感到疑惑的问题可以作为小组探究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3.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把握合作时机。如果学习任务比较多,就可以选择分工合作学习。学生面对疑难问题,无法通过个人努力解决,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另外,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比较多样化,面对一题多解的情况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例如,对于《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的教学,由于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有几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学生研究边和角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这一问题。

4.关注小组内的学习情况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小组参与情况,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并且教师可以分层设计讨论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

例如,在《图形的位似》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小组探究问题:什么样的图形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有什么特点?怎么去做位似图形?这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由浅入深,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点拨。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回答简单问题,学优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通过肯定性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热情。

5.处理好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个体独立思考才能进行合作交流。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形成独特的认知,学生需要整理思维,组织语言进行小组交流。学生要明确合作学习是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在小组讨论和相互启发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进步,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讨论才能有深度。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可以赞同或反对小组内的不同观点,可以吸收有效的成分修正和充实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6.处理好倾听与参与的关系

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的倾听和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倾听与参与的关系。学生要倾听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只有听清楚讨论的问题,才能保证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同时学生在表述自己的想法之前需要倾听其他学生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多个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升讨论的深度,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讨论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旨在提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与应注意问题[J].文理导航(中旬),2020(4):22.

[2]陈星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52-5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